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可打印(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清单)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清单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1、中国位置: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领土四端;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南北跨纬度为49个纬度;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东西跨经约60个经度。

3、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陆上邻国有14个(熟悉),陆上疆界线长2.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4、中国位置优越,地域广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5、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面积前三的岛屿分别是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海峡有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等。

6、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7、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熟悉掌握)、5个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记住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会中心。

8、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9、中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

(1)东部地区人口多; 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汉族地区人口多。

(2)西部地区人口少; 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 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10、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了92%,其他55个民族共占了8%,为少数民族。

11、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1、中国的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中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能在图上找出)

3、我国主要的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我国主要的南北走向的山脉有:贺兰山;横断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sōng)山)

4、我国的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峰峦众多、地面崎岖。

5、我国的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黑土广布,多沼泽和冻土。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由黄河、海河、淮河的泥沙冲积而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物产丰富,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美誉。

6、我国的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内部较平坦,沙漠广布,最大的为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内部平坦,有沙漠分布,西部有缺口。

柴达木盆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为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成都平原较平坦,但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

7、我国的主要丘陵有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8、气温分布特点;我国冬季(1月份)的气温:南北温差大。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分布。

我国夏季(7月份)的气温:除青藏高原较低温,全国普遍高温。

9、降水分布特点;我国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的年降水量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

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10、我国的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1、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12、自然灾害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13长江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主要的支流有嘉陵江、汉江、赣江等。(能在图上找出来),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主要水利枢纽有:葛洲坝和三峡

上游---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急,水能丰富;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有利于航运。

14、黄河概况;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干流流经9个省区 ;主要的支流有:洮河、湟水、汾河、渭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的桃花峪,主要水利枢纽:三门峡、和小浪底

上游---多峡谷急流,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

下游---流域面积狭窄,形成“地上河”。

15、长江的利用价值: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上游水量大,流经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水能宝库”。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变缓,航运价值较高。被誉为“黄金水道”

16、黄河的综合治理措施

黄河的主要危害在于泥沙,中游黄土疏松,水土流失严重,使下游成为“地上河”,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治理黄河的措施与手段有:在上游进行水能开发,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下游进行加固堤坝,疏通水道。

17、青海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湖,是一个咸水湖,分布在青海省。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分布在江西省。洞庭湖分布在湖南省,太湖分布在江苏省。

18、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要注意节约使用。

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9、我国土地类型: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20、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夏季多、冬春少;空间上,南多北少,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

24、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其中的一个大工程。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修建水库。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业

1、交通运输业的地位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现代交通运输五种形式及其特点

铁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运量大,运价低。

公路:最灵活的运输方式,可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

水运: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

航运:适合贵重或急需的且数量不大的货物运输,运速快、运价高、运量小。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可打印(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清单)(1)

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3、记住主要铁路线

(1)南北向铁路干线:(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主要东西向铁路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4、重要铁路枢纽: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郑州(京广线、陇海线)、徐州(京沪线、陇海线),兰州(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兰青线)等。

5、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

6、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起止点:西宁--拉萨。

第二节 农业

1、农业地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我国土地资源分类:耕地、林地、草地(农业用地)、建设用地(非农业用地)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各类比例分配不合理,耕地、林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

4、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5、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1)耕地分布在平原、我国东部的湿润和半湿润的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干湿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南方地区

湿润地区

水田

水稻

油菜

甘蔗

北方地区

半湿润地区

旱地

小麦

花生

甜菜

(2)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

(3)渔业主要分布在多河流湖泊之地,我国海洋渔业比较发达的是沿海地区,淡水渔业发达的地区是南方地区,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4)草地主要分布在高原,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牧区有:

牧区

优良畜种

牧场类型

A:内蒙古牧区

三河马②、三河牛① 宁夏滩羊③

草原牧场

B:新疆牧区

细毛羊⑤

山地牧场

C:青海牧区

牦(maó)牛④

高寒牧场

D:西藏牧区

牦牛④ “高原之舟”

高寒牧场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可打印(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清单)(2)

第三节 工业

1、工业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3、分布:我国工业分布表现出沿海、沿江、沿交通线的特点

4、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北重南轻,中间两个为综合)

辽中南工业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5、资源(1)煤炭资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山西最多,有“煤海”之称。

(2)石油资源: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大庆油田(黑)、胜利油田(鲁)、辽河油田(辽)、甘肃玉门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6、我国目前初步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分布特点。

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8、我国第一个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北京的中关村,号称中国的 “硅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