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有做出正确决策能力(生活当中我们应当如何有效决策)

有原则、有标准,了解事实、综合分析,慎重决定,方为有效决策。

大多数人都有做出正确决策能力(生活当中我们应当如何有效决策)(1)

原则

《原则》这本书强烈向大家推荐,里面介绍的原则有很多,总有那么几条会触动您。

这篇是我总结的关于如何做好决策的原则,里面讲得很多要点还是非常实用的。

我所理解的做决策的正常流程是:

先了解事实情况是什么?中间要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有效结果,最后决定怎么做!

一、做出有效决策,首先要注意两点:

1、避免情绪影响

大多数错误或低效的决定,都带有情绪,匆忙决定或靠感觉行事。

因为有情绪的时候,影响自己了解事实,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时候直接下决定,或者受情绪带动,让我们不能进行正确的综合分析,从而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完全是在赌运气,正确的概率非常低。

2、决定前先充分了解事实情况

站在客观的角度,全面了解与所要处理事情相关的所有事实和观点

了解与处理事情相关的决策基础知识和相关原则。这样可以为接下来的综合分析提供详细数据。

二、根据充分了解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综合分析不仅要考虑表面的情况,还要考虑更深层次的情况。

为了把综合分析做好,你必须:

1、综合分析眼前的形势

分析眼前形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正确区分哪些因素是重要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

b、正确区分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哪些观点有参考价值,而哪些没有。

c、碰到不能区分的要知道向哪些人请教。

知道向谁请教可以帮您做出正确判断,这也是能力的一种。

d、站在更高的角度(全局的角度)进行分析,不要掉进问题里。

从问题里走出来,不然容易放大问题。

有时候当我们正在经历问题的时候,会感觉问题太大太难,我们很可能解决不了。而问题真正过去的时候,又感觉问题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困难。

2、综合分析变化中的形势

分析变化中的形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了解事物所处趋势的大体位置,以及其变化的方向和变化的速度

b、对于变化中的且没有规矩的事物,不必过于精确,理解其差不多在那个层面上就可以了。

c、优先考虑最重要的事情,凡事不必太完美。

要记住,只需处理20%的事情就可以得到80%的价值,而想获得剩下20%的价值就需要了解80%的事物。

这块整体表达的意思是:

因为变化中的事物存在不确定性,是变化的,所以我们对这些事物没有必要全部了解,没有必要了解100%准确,只需了解其中最重要的事情、事物大概所在的位置和变化幅度,从而做出大概情况的判断。

例如:虽然我们不能马上口算出48✘52的准确结果,但我们可以快速地得出答案的范围在2500左右。

3、高效地综合考虑多个层级

高效地考虑多个层级,但不要陷入一个问题而无法出来,而不能解决问题。

在考虑一个问题时,要能分清这个问题是属于什么层次。如果这个问题不是决定性问题,在无法解决的时候可以先忽略,先解决直接问题。

永远记住,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如下图:这四种情况哪种是我们想要的

大多数人都有做出正确决策能力(生活当中我们应当如何有效决策)(2)

大多数人都有做出正确决策能力(生活当中我们应当如何有效决策)(3)

大家肯定想要的是第二种结果,既有结果,还考虑细节。

第一个虽然有结果,但完全没有考虑细节。第三个和第四个确过度考虑细节,反而没有结果。

三、综合分析过后,就是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里也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才可以长期形成习惯,做出好决策。

1、决策应当基于证据、符合逻辑,否则决策程序将不可避免地被最强大而不是最明智的成员主宰,这不仅不公平而且质量较低。

例:绝对不能有指鹿为马的情况出现。

2、根据预期价值进行决策,而不是根据概率做决策,预期价值越高的决策就相对越好。

很多人做决策只选概率高的而不是预期价值高的,所以我们要走出误区。

最好的决策并不是没有坏处的抉择,而是好处多于坏处的选择

例如:有2%概率可以获得2000元,但也有98%的概率损失2元钱,这样的机会您参与不参与?

3、综合分析哪些事情必须立即做出决策,哪些事情可以延后做出决策?

权衡不做决策和收集更多信息延时决策所造成的边际成本。综合权衡当前情况,立即决定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再收集一些更多资料,从而做出决策会带来什么收益,根据预期价值判断是立即做出决策还是延后做决策。

4、所有的分析与决策都必须灵活使用原则。让自己的思维慢下来,分析问题所属哪个大类,按照这个大类的原则进行执行

例如,先判断这个动物属于哪个物种,再应用这个物种所存在的原则进行处理。

5、如果是多人交流或多人抉择,要把他们做出的决定进行可信度加权

必须避免不合逻辑地高估自己的可信度或者不区分可信度不同的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出一流决策的,要把他们做出的决策进行可信度加权,包括自己。

6、刻意练习、系统化、机器化自己上面的决策流程。让自己可以像条件反应一样更快地做出抉择,而不是僵化的一步一步应用原则。

7、把原则转换成算法和计算机一起进行抉择,但不能过度依赖计算机。

它可以作为我们的辅助,也可作为我们的辩证,但不能作为我们的替代

现阶段计算机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可以完全替代我们的程度,对于机械重复的记忆和处理上,它可能更胜一筹,而在灵活判断思考方面,人脑还是无可替代的。

至此,如何做出有效决策的原则和方法就差不多结束了。想要形成这样的决策原则或流程,还需要我们依次不断刻意练习,直至形成自己的条件反射一样。

所谓熟能生巧就是如此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