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葶苈子的作用(本草备要防己葶苈)

通,行水,泻下焦血分湿热 大苦大寒(《本经》)平,《别录》温)太阳(膀胱)经药能行十二经,通腠理,利九窍,泻下焦血分湿热,为疗风水之要药,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本草纲目葶苈子的作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本草纲目葶苈子的作用(本草备要防己葶苈)

本草纲目葶苈子的作用

防己

通,行水,泻下焦血分湿热

大苦大寒(《本经》)平,《别录》温)。太阳(膀胱)经药。能行十二经,通腠理,利九窍,泻下焦血分湿热,为疗风水之要药。

治肺气喘嗽(水湿),热气诸痫(降气下痰),湿症香港脚(足伤寒湿为香港脚。寒湿郁而为热,湿则肿,热则痛。防己为主药。湿加苡仁、苍术、木瓜、木通,热加芩、柏,风加羌活、萆,痰加竹沥、南星,痛加香附、木香,活血加四物,大便秘加桃仁、红花,小便秘加牛膝、泽泻,痛连臂加桂枝、威灵仙,痛连胁加胆草。又有足跟痛者,属肾虚。不与香港脚同论),水肿风肿,痈肿恶疮。或湿热流入十二经,致二阴不通者,非此不可。然性险而健,阴虚及湿热在上焦气分者禁用(《十剂》曰∶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通草即木通,是徐之才亦以行水者,为通与燥剂无以别矣。木通甘淡,泻气分湿热;防己苦寒,泻血分湿热。本集以行水为通剂,改热药为燥剂)。

出汉中,根大而虚通,心有花纹,色黄,名汉防己;黑点黄腥木强者,名木防己,不佳(陈藏器曰∶治风用木防己,治水用汉防己)。酒洗用。恶细辛。畏萆 。

葶苈

大泻气秘,通,行水

辛苦大寒。属火性急,大能下气,行膀胱水。肿中水气 急者,非此不能除。破积聚症结,伏留热气,消肿除痰,止嗽定喘(水湿泛溢,为肿胀,为痰嗽,为喘满)通经利便。久服令人虚(《十剂》曰∶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大黄泄阴分血闭,葶苈泄阳分气闭,气味俱浓,不减大黄。然有甜、苦二种,甜者性缓,苦者性急,泄肺而伤胃,宜大枣辅之。仲景有葶苈大枣泻肺汤,治肺气喘急不得卧。昂按∶辅以大枣,补土所以制水)。

子如黍米,微长色黄。合糯米微炒,去米用。得酒良。榆皮为使。

甘遂

大通,泻经隧水湿

苦寒有毒。能泻肾经及隧道水湿,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以攻决为用,为下水之圣药(仲景大陷肠汤用之)。

主十二种水,大腹肿满(名水蛊。喻嘉言曰∶肾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源。脾不能散胃之水精于肺,而病于中;肺不能通胃之水道于膀胱,而病于上。肾不能司胃之关,时其输泄,而病于下,以致积水浸淫,无所底止。肾者,胃之关也。前阴利水,后阴利谷。王好古曰∶水者,脾肺肾三经所主。有五脏六腑十二经之部分,上头面,中四肢,下腰脚,外皮肤,中肌肉,内筋骨。脉有尺寸之殊,浮沉之别,不可轻泻药,当知病在何经何脏,方可用之。

按∶水肿有痰裹食和瘀血、致清不升浊不降而成者,有湿热相生、隧道阻塞而成者;有燥热冲击、秘结不通而成者,证属有余。有服寒凉伤饮食、中气虚衰而成者;有大病后正气衰惫而成者,有小便不通、水液妄行、脾莫能制而成者,证属不足。宜分别治之。然其源多由中气不足而起。丹溪曰∶水病当以健脾为主,使脾实而气运,则水自行。宜参、苓为君,视所挟证加减,苟徒用利水药,多致不救),瘕疝积聚,留饮宿食,痰迷癫痫。虚者忌用。

皮赤肉白,根作连珠。重实者良。面裹煨熟用(或用甘草、荠 汁浸三日,其水如墨,以清为度,再面裹煨)。瓜蒂为使。恶远志。反甘草(张仲景治心下留饮,与甘草同用,取其相反以立功也。有治水肿及肿毒者,以甘遂末敷肿处,浓煎甘草汤服之,其肿立消,二物相反,感应如此)。

大戟

大泻,通脏腑水湿

苦寒有毒。能泻脏腑水湿,行血发汗,利大小便。

治十二种水,腹满急痛,积聚症瘕,颈腋痈肿,风毒脚肿,通经堕胎。误服损真气(时珍曰∶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痫;入肺则塞窍,为咳喘背冷;入肝则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疼痛;入筋骨则牵引隐痛;入皮肉则瘰 痈肿。陈无择并以控涎丹主之,殊有奇效,此乃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火。则结为痰。大戟能泄脏腑水湿,甘遂能行经络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痰气,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又曰∶钱仲阳谓肾为真水,有补无泻。复云痘症变黑归肾者,用百祥膏下之,非泻肾也,泻其腑,则脏自不实。腑者,膀胱也。百祥惟大戟一味,能行膀腕之水故也。窍谓非独泻腑,乃肾邪实而泻肝也。实则泻其子,大戟浸水青绿,肝胆之色也。痘症毒盛火炽,则水益涸,风挟火势,则土受亏,故津液内竭,不能化脓,而成黑陷之证,泻其风火之毒,所以救肾扶脾也。昂按∶泻心乃所以补心,泻肾即所以救肾,邪热退,则真阴复矣。《机要》用大戟一两,枣三枚,同煮焙干,去戟,用枣丸服,名枣变百祥丸)。

杭产紫者为上,北产白者伤人。浆水煮,去骨用。得大枣则不损脾。畏菖蒲。反甘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