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不重来(人生七年着实短暂)

人生七年不重来(人生七年着实短暂)(1)

一提到《人生七年》这部伟大的纪录片,我就有种说不明的感觉。它带给我的是心灵上极大的震撼。为何这么说呢?虽然这仅仅是一部纪录性质的影片,没有高低起伏的情节,没有吊人味口的悬念,一切全都属实,但是有什么比真实性所带来的冲击力更强大呢?人生其实并不长,人活在这世上,关键就是看他的成就和生活,事业与幸福不是并存的。影片真实地记录了英国十四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从尚很稚嫩的七岁,直到那染白头的五十六岁。每人家庭背景不同,人生观念不同,处世 方式也不同,如同单一的个体,奔向各自的人生战场。纪录片并不太长,但它所包含的价值与意义却远非如此。

人生七年不重来(人生七年着实短暂)(2)

十四个人的生活被缩放在小小的电视屏幕上,听着幼年兴奋激昂的“演讲”,目睹老年叹息不已的面庞。我的心一时被悲叹与感慨所笼罩。难道不是吗?人生好比一场戏,这十四个的一生就这样不断地在电视机里重复着,让观众怀着感触地看,可那些在其中“扮演演员”的人,他们的人生却不能再来一次了。想想自己,不也是这样的吗?我现在还不是太大,唯有十二岁,可今后的日子,转眼就过去了,如若此刻放纵自己,到时候还是是像《人生七年》中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们那样,对自己的过去哀叹不已吗?就像那杰基,小时候,嘴巴全能能说,可到头来,还不是撑着肥胖的肚子,戴着老花镜,悲伤地看着面前的照相机,瞄准了身旁的儿子们,见他们大说特说,自己只有叹气的份儿。无疑英国的《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蕴含着极富的意义和道理,“不要虚度光阴”这样的话人人都能说,人人都会讲,可又有哪些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呢?见这部影片,在“七岁”这个部分中,有许多孩子面露喜色地谈着自己的未来,可再看“二十一岁”到“三十五岁”这三个部分,那些曾经极有把握的人如今最多能靠工作来养家,再多的需求却是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的了。对这一见解,我感悟颇多,但却并不是光会用笔纸来大作文章,《人生七年》做到了将这一理念,深深烙印在我的脑子里的程度,让我肯将它付诸实践。

当然了,这部纪录片远非这般简单,如果我们将其中每个人都分隔开,就能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从出身到未来的事业,其实就造就了他们本身的人生观。这些观念也正是此片的意义所在,它们才是内在真正的启示。不知多少人都察觉到了这一点,那就是,影片侧重地强调了每个人的家境与阶级地位,这些人从他们七岁的介绍中都能够一眼瞧出来。这也是本片重要的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生七年》中,有出身较差的,比如汤尼,也有生来家庭条件就非常棒的,比如约翰,这样的层次性很强,每人之间的间隔也划得很远。没错,钱和阶级地位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出生在穷人家中,那么今后走的人生道路多半只比自己的父母好一点点,很有可能自己的未来依旧在家徒四壁的房子里:而如果你出生在富人家中,那么起步就会较他人更高,今后的路也更好走些。但是请注意一点,钱虽是重要之物,但它的作用是片面的,只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条件更好:第二,起跑点超过了别人,但是,假若相信钱与出身便决定了一切,那么人活在这世一又有什么意义呢?千万别这么想,因为未来的成功并不是由出身所决定的,大多是由后天的努力去逐步完成的。《人生七年》中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他就是耐克,他的人生就是证明此说法的最好的例子。他小时候家境并不怎么好,有一个母亲和一个瞎眼的弟弟,可他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出身的限制,反倒考上大学成了物理学家,虽后来的项目没有成功,但也做到了物理学教授。而后,耐克的生活也颇为幸福,有了妻儿——这一切难道是他的出身和家境所造就的?当然不是,这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又如约翰,他的家庭背景真不赖,但是九岁时丧父,全靠母亲撑家,可后来还不是钻研法律与政治,成了一名相当出色的律师,家庭美满吗?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未来在绝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个人后来的努力,至于出生时便有的阶级,条件与背景,固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还不能促进个人的发展。

人生七年不重来(人生七年着实短暂)(3)

人生只此一回,哪像一段录像带,可以重复不断地播放。因此,当走上这条神圣的道路时,请注意,一定要小心翼翼地走,否则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影片中,五十六岁的十四个老者长吁短叹,一会儿说这儿也不对,那儿也不对,一会儿又对自己的过去感触良多,让人见了甚为伤感。福利院中的山姆说过,他总会为自己留条后路,但是在往人生最后的一个目标紧赶慢赶的过程中,时间会为你留条后路么?看本片几乎每个人都在感叹自己年幼时做错了什么事,早知结果会这样当初就不该如何云云。但是,生活就是这样的,无论发生了什么,它都会继续,丝毫不会有半分停歇。比如尼尔出逃的那些岁月,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如果后来没有布鲁斯的帮助,生活还会在惯性中滑去,他会保持原样直到死去——这便是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生活,这种人的存在如同一个影子在太阳下慢慢蒸发。当然了,要想有个快活的人生,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必要的因素之一,这是《人生七年》中最讨人喜欢的人之一的汤尼为我带来的启示。汤尼热爱各项运动,虽家境贫寒,但从不气馁,里而赛马,时而赛狗,后来明白自己做不了骑师后中,又想当一名出租车司机。当主持人问他:“如果当不了一名出租车司机又该怎么办呢?”他本人的回答则是:“当不了就算了呗!”正是这种乐观随性,但却不乏理性的处世态度,才使得汤尼有了自己的美好家庭。我们还可以看出,汤尼这人对自己的要求一向不是太高,总是为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刚好能满足的要求,接着一步步地完成并实现。我觉得这种法子挺好。

人生七年不重来(人生七年着实短暂)(4)

说实话,在《人生七年》中,我最为钦佩的人就是布鲁斯。为何这么说呢?在节目主持人问还值七岁的小布鲁斯有何志向时,他答的并不是想成为天下第一有钱人,也不是想当英国首相,而是“成为一名传教士,将知识,信仰与财富分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穷人。”当布鲁斯开口讲出这番话时,我觉得自己对他肃然起敬。若我们在他那般年纪时被问相同的问题,口中冒出耿的大半是空话,可布鲁斯却不同,“传教士”的姓名不为人知,而且还会将极有价值与意义送予了他人,这就是一种高尚的做法。而布鲁斯此番说法也并未讨观众欢心,相反地,他考上了好的大学,随后前往孟加拉国支教。作为知识的“传教士”,意义相同,这种做法使我觉得布鲁斯的身上似乎披着圣洁的灵光,将力量赐给那些穷苦的人。布鲁斯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我认为,沉稳冷静是他的做事风格之一,这一点也颇有益处(即使被“暴力”的同学踢了一脚也同样如此),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不暴躁,一团和气,利用那踏实的性格,布鲁斯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选择)。我们每个人也有着相似的使命,无论是对谁付出(自己或别人),不管目标是怎样的,如果用这种沉稳踏实的态度来一一解决,不怕没有达到目标的这一天,难道不是这个理儿吗?

人生七年不重来(人生七年着实短暂)(5)

《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真实地纪录了十四个英国孩子由小到大的人生历程,从七岁每隔七年直至五十六岁。它所刻画的并不仅仅是孩子们各不相同的家庭背景,更为主要的还是他们后来的奋斗。不过令遗憾的是,在那些小时家境较差的孩子中,长大后有番作为的人实在是少得可怜。我们可以将他们分类进行分析,见证他们的成长有何秘密。首先,十四个孩子中选择稍多的是女孩子,她们可以自己有番成就,也可以选择结婚,条件同样也可以变好。而男孩则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去争取,他们的气质和其他方面都是以单独存在的方式变化着的,没有第二次可供选择的变化或机会;其次那些家境较差的孩子中,有些受到家庭或外在的影响,从而对自己的生活有某些超出计划外的变化,使得生活遭到阻塞和打击,而另外一些孩子的父母给予了鼓励与关怀,使他们能够轻松,无所顾虑地往前走;最后,有些孩子的家境实在是太糟糕了,根本没有足够的费用支持他进行学习和进一步的提升。这样筛减下来,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出人头地一番,更多的人不 受那限制,就是遭那停滞,不是吗?所以说,除自身外,外在因素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情况谁能做得了主呢?只有将自己要做的事做好,其他的“环境影响”是不可猜测瑟琢磨的了。不过,即使发生了这种恶化情况,靠自己一人也是可能解决的。不管怎么说,只要有较好的观念,气质与条件,就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人生七年不重来(人生七年着实短暂)(6)

《人生七年》着实短暂。只是将那十四个生命的历程截取了很少的一部分来搬到影片里,它们并不值得观众对此发表任何具体的看法。人生不可能只有那短短的几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根本用不着做任何事。我们眼中所看的《人生七年》,此刻也已从电视上消失不见,但它所带来的心灵海啸却依旧在我胸中怒吼。那场感伤在前,感悟在后的台风也久久不得停歇。

人生七年不重来(人生七年着实短暂)(7)

人生七年不重来(人生七年着实短暂)(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