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讲话解读(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讲话解读(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1)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的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四路红军共进行各种战役战斗600余次。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讲话解读(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2)

正是80年前这场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大转移,彻底改变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

二万五千里长征,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用鲜血与汗水铸就了中华民族今天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更需要我们去传承,去纪念!

航天科工副总经理方向明看望慰问老红军

10月14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方向明看望慰问了三院老红军罗光理,为罗老送上了亲切的问候和祝福。罗光理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参加过长征唯一在世的老红军,为党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讲话解读(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3)

“发扬长征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主题活动

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与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策划发起、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承办的“发扬长征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主题活动在10月8日启动以来,走过了瑞金、遵义、冕宁、会宁、延安,弘扬长征精神、传承航天精神,传播航天知识,凝聚中国力量。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讲话解读(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4)

第一站 瑞金

发扬长征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

10月8日,正值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纪念日之际,在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共和国摇篮”瑞金,“长征精神”与“航天精神”的传承之旅正式拉开序幕。在瑞金叶坪红军旧址庄严肃穆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前,来自航天系统、红军后辈、瑞金市叶坪新华希望小学的师生们以及教育局、科技局等各界代表近200人,共同参加了启动仪式。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讲话解读(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5)

在万里长征的出发地——瑞金,每一位活动参与者都深深感受到了革命老区的红色记忆,共同追忆先烈拼搏的无悔付出,一同传递长征精神和航天精神。此次活动将精神的火花和知识的火种留在了革命老区青少年的心中,激励孩子们用坚韧的品质追寻渴求的知识,用探索的眼界凝望遥远的星空,为祖国的繁荣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

第二站 遵义

转折•在发展困境中确立方向

10月10日,离开长征出发地“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发扬长征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主题活动走进第二站——遵义。本站活动以“转折•在发展困境中确立方向”为主题。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讲话解读(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6)

遵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书写了“历史转折、出奇制胜”壮丽篇章。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实现了在困境中的转折,由宏观战略层面再度确立了胜利的光明道路,为长征的胜利完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困苦中走向辉煌,经转折实现璀璨,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中同样经历着此般的艰难。在科技封锁的年代,老一辈航天人在拼搏中实现自主创新,在挑战中实现跨越、在艰辛中铸就辉煌。历经磨难、传承血脉的“长征精神”与“航天精神”都表征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拼搏意志。

第三站 冕宁

光辉•在百折不挠中彰显力

10月12日,离开“转折之城,会议之都”遵义,“发扬长征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主题活动走进第三站——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本站活动以“光辉•在百折不挠中彰显力量”为主题。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讲话解读(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7)

冕宁,“长征”二字由此传遍华夏大地,百折不挠间摸索中前行,艰难困苦时无畏启征程。81年前,刘伯承与小叶丹在彝海畔歃血为盟,“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增添了光彩的一笔,凉山与凉山人民为红军长征与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冕宁,一座真正的航天之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坐落于此。伟大的祖国和五十六个民族飞天的梦想随着一次次“长征”系列火箭的腾飞,从群山里,从祖国和民族伟大的脊梁上升腾、穿越,走向世界,走向更加浩淼的宇宙空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一颗国际商业卫星“亚洲一号”、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所有的北斗导航卫星等,中国航天从西昌走向世界,中国航天从西昌走向深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长征路“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四站 会宁

胜利•在突破重围中铸就史诗

10月14日,冕宁“彝海结盟”的佳话犹在耳畔,会宁三军会师的胜利已令人神往。“发扬长征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主题活动走进第四站——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本站活动以“胜利•在突破重围中铸就史诗”为主题。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讲话解读(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8)

革命圣地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之地,是标志长征胜利结束的重要纪念之地,在红军长征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征服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一次次的围追堵截,纵横10余省,终于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掀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崭新的一页,为新中国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历经万难突破重围之境,百万敌军拦不住革命的火光,艰难险阻挡不住征程的胜利。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讲话解读(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9)

第五站 延安

跨越•在积蓄力量中奠定基

10月17日,星辰启程,奔向太空,神舟再问天宫,在“神舟十一号”发射圆满成功之际, “发扬长征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主题活动一路走过“红色故都”瑞金、“转折之都”遵义、“航天之城”冕宁、“革命圣地”会宁,走进收官之站——陕西延安,本站活动以“跨越•在积蓄力量中奠定基石”为主题。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讲话解读(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10)

陕北,这片与中国革命息息相伴的黄土高原,亘古不变的是红色的印记,而凝刻在历史扉页上的必将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记忆。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延安和整个陕北红色根据地一道成为党由武装斗争走向全面胜利的革命圣地。这里经历了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精神传承是民族振奋的内在源泉,强国建设是华夏儿女的共同担当。从长征路到飞天路,从长征精神到航天精神,贯穿两部伟大史诗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意志和不朽精神。当年的战火已经散去,新的征程依然山高水长。今天,中国航天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阔步开始建设航天强国的新长征。以长征精神成就航天梦和中国梦,中国航天将续写新的传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为增进人类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图文:钟晴 郭丽娟 张祚天 陈欣 唐耀

编辑: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