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丛林危险(孩子模仿野外求生)

前几日,通江县两个小孩小军和小陈在看到电视上“大真探”的节目后,相约体验“野外求生”。

走时,两人背着书包,一人带两瓶营养快线,还带了一本姐姐的地理书(上面有地图)。

儿童丛林危险(孩子模仿野外求生)(1)

当晚9点过小军自己回来了,而小城却不幸落水。

经过几十个大人连夜寻找,第二天上午9点过,小城在下游几公里处的河边被找到,所幸只是擦伤,没有生命危险。

野外求生有惊无险,

荒唐背后隐患大

1.孩子好奇心需要被正确引导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不吵不闹,把电视、ipad当成了哄孩子的“保姆”。但是孩子的认知能力、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甚至分不清“幻想”与“事实”。

处于好奇心和模仿欲超强的年纪,如果父母对孩子接触的信息缺少适度的把关和正确的引导,将是非常危险的事。

除了“野外求生不幸落水”,还有“模仿奥特曼飞行、从6楼窗台翻落”、“模仿光头强自制超级电扇毁手”的前车之鉴。

2.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

电影《不可思异》里有一句台词:“为人父母,一分钟没看好孩子,那都是我的责任。”

江苏一个幼儿园请来家长扮演人贩子,20分钟就拐走了46名孩子。万幸,这只是一个演习!否则,46个孩子的失踪,等同于46个家庭被毁灭。

对于这个结果,很多家长都大吃一惊:“自己平时千叮万嘱,为什么孩子还是没把安全教育放心上?”

家长对孩子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流于形式,是各种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

儿童丛林危险(孩子模仿野外求生)(2)

好奇心旺盛,

父母为孩子的安全护航

1.带孩子游戏、郊游,满足好奇心。

带着孩子游戏、运动,甚至野外郊游,体验户外生活,不仅可以解放孩子的天性,满足探索的欲望,还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2.安全教育和生存教育,都应该融入到生活中。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安全教育,真的不是一句“不要乱跑”就了事的。安全教育的重要之处,往往就是在细节处给孩子的信息确认。

第一个关键点:利用日常琐事给孩子做细节情景假设。

比如提醒孩子不能独自上电梯,我们常说的是“你不要自己进电梯啊。”孩子也会点头称是,但这样就行了吗?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明确演绎出场景告知孩子,比如在乘坐电梯的时候:

儿童丛林危险(孩子模仿野外求生)(3)

如果现在爸爸妈妈或者陪伴你的亲人不在你身边,电梯打开了,你能进去吗?-不能。

如果有相熟的小伙伴进去了,你能进去吗?-不能。

父母更要以身作则:夏季玩水禁止去野外的江河湖泊,过马路不能随意闯红绿灯,不要在汽车旁边玩耍,禁止他人触碰内裤背心覆盖的地方等等。

第二个关键点:分析具体的危险给孩子听。

不要把孩子局限的什么都不敢碰,但是也一定要说清楚每个不妥当行为所会带来的后果。孩子真正认识到危险,才能举一反三,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