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缩影(又见后来者居上)

摘要:当四通一达看着自己脚下日渐稳固的快递版图而露出满意微笑的时候,怎么也想不透三个月之后,一只来自印尼的兔子会将他们踹的人仰马翻。

也许是为了迎接双十一的到来,卡在十月的尾巴上,极兔速递发布公告称将以 68 亿元收购百世集团中国快递业务。

前者是刚刚从印尼归国登陆不到两年的行业新秀,后者是深耕本土足足 14 年之久的快递元老,尽管在商业领域里后来者居上的戏码并不少见,但收购公告发布后依然惊爆一地眼球。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百世集团董事长在内部信中说。

而对于极兔而言,这是一张门票,它已退无可退。

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缩影(又见后来者居上)(1)

01 凭风起

作为与电商行业一同成长起来的快递公司,中通、圆通、申通、百世汇通、韵达活跃在每一个网民的网购生活中,它们被戏称为四通一达,占据了快递行业的半壁江山。

从知名度而言,极兔的名声根本不能和四通一达相提并论,许多人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这个在许多人眼里名不见经传的极兔,却是东南亚家喻户晓的快递巨头。

没错,极兔是起家于印尼的快递公司。

2014年10月,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宣誓就职,佐科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同时开放外资投资,在满足投资和就业条件下,允许境外资本100%持股电商企业。

政策出台后,大批境外资本入局,其中也不乏京东、腾讯等中国互联网企业。印尼电商产业迎来了春风。

根据印尼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尼的在线零售额从2014的80亿美元飙升至2016年的250亿元,短短两年内翻了三倍。

在观察到印尼掀起的电商之风后,时任 OPPO 印尼区首席执行官的李杰非常果断地做出了决定,他在 OPPO 的新品发布会上,当着上千名经销商与媒体的面,宣布辞职创业。

2015 年 8 月 2 日,李杰宣布成立 J&T Express (极兔) ,正式入局印尼快递运输服务。

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缩影(又见后来者居上)(2)

02 扶摇上

电商的发展,意味着快递件数的增加,这是一个广阔无垠且仍然在迅速增长的蓝海市场。

乘着印尼大力发展电商的春风,极兔迅速确认了其电商快递的战略路线,将目标锚定在当地的几大主要电商平台身上。

前面说过,印尼大力发展电商的政策,吸引了很多境外资本入局,可是论做电商,谁能玩得过中国的资本?

经过几轮补贴厮杀后,最终 Lazada 、Shopee、JD·ID 三家电商平台杀了出来,而这三家平台背后的资本分别是:阿里、腾讯、京东。

李杰琢磨,这不是巧了吗,我也是中国人啊,于是跑到三家平台说: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很快便与它们展开了全面合作。(开个玩笑)

排除掉同为中国资本的原因,电商平台们看上极兔主要还是因为效率,极兔的效率大幅领先于整个行业。

囿于印尼特殊的地理环境,如何解决岛屿与岛屿间的物流运输成为了当地快递公司发展的掣肘。

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缩影(又见后来者居上)(3)

印尼的快递公司多采用加盟的方式扩散经营,这能够在保证低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覆盖较广的地区,但快递公司总部想低成本经营,加盟商们难道就不想低成本经营了?

上行下效,本着低成本的原则,加盟商普遍采用了一城一仓的策略,既一个仓库覆盖一个城市的策略。

一个仓库配送几百万人的快递需求,在电商爆发的节点,这样做的配送效率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印尼快递公司的工作节奏也普遍较慢,周日和节假日都放假休息不处理包裹,于是很多标榜着2-3天到达的快件,如果碰上周末,交付时间基本都要延长到7天左右,如果不是主要城市,那不好意思,你得等上10天。

平时慢一点倒还好,印尼人们能接受,电商平台也就算了,但在斋月节期间,这种效率电商平台们就难以容忍了。

前面提到过,印尼的快递公司在节假日期间是不工作的,而斋月节是当地比较隆重的传统节日,通常都会放5-8天的长假,这也就意味着在此期间快递公司要停摆。

问题就出在斋月节上,在电商平台的营销攻势之下,斋月节已经变成了类似于618和双十一一样的购物狂欢节,双十一期间,全国快递公司停摆8天,这是什么概念???

算上快递公司停摆的时间和原有的配送速度,用户从下单到拿到快递,足足需要等上10-20天,快递还没出仓库,用户的退款申请就已经像潮水般涌来。

在这种背景之下,极兔给印尼的物流行业送来了福报。

极兔开创了印尼物流配送行业全年无休的先河,7*24小时快递运输,只要送不死,就往死里送。

除此之外,极兔在配送点的建设上,采取了直营的模式,在核心区域通过自己建设配送仓来加快运输效率,基本上每个主要城市都会设置34个配送点,以缩小配送范围,增加配送效率。

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缩影(又见后来者居上)(4)

在极致的速度与效率之下,极兔打开了自己在印尼市场的口碑,也顺利的成为了印尼电商平台的不二选择。

就这样,乘着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春风,极兔的业务迅速扩张,到2017年11月,极兔的收件量就已突破30万件/天,一跃成为当地排名第二的物流公司。

此时距其成立,堪堪不过两年光景。

03 依栏望

凭借着远超同行的配送效率,极兔在印尼站稳后,业务又迅速向周边国家扩散。

很快便拿下了以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柬埔寨为首的东南亚市场,一跃成为了东南亚地区排名第二的快递品牌。

2019年,当东南亚的盘子逐渐稳定下来后,一个问题摆在了极兔的面前:要不要进军中国市场?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为630亿件,日均收件量为1.7亿。

从业务量层面来看,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国家加起来都没中国多,中国的包裹量从2014年开始就已占据全球业务的一半以上,且连续五年保持世界第一。

最关键的是,市场并没有达到瓶颈,行业的规模仍然保持着20%的年均复合增长!

看着自己日均30万的收件量,再看着国内1.7亿万的日均收件量,极兔的眼睛终究是红了。

想要入局中国市场,两个问题摆在了极兔的面前:订单与策略,这两个问题交织组成一道栏杆,将极兔拦在了外边。

首先是订单问题,国内的快递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以顺丰、京东物流、四通一达为主的快递版图,顺丰主打高端、上层市场,京东物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圈地自萌,别人进不去它也出不来,四通一达则占据了阿里提供的电商物流以及其余零碎的市场。

极兔想进来,总得要有业务有订单吧,可市场已经被瓜分完了,又该上哪去找新的业务呢?

其次是运营策略,极兔在印尼的优势是7*24不停得干,保证效率来打开市场,但在国内快递公司眼里看来,你那都是我们玩剩下的,只不过是把一套在中国已经验证过的模式,放到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市场里降维打击罢了。

真要竞争,你来嘛,没在怕的。

于是这只红了眼的兔子,就真的来了。

2020年3月,极兔发布了名为《印尼快递巨头极兔速递正式进入中国》的文章,官宣入局。

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缩影(又见后来者居上)(5)

订单是从四通一达嘴巴里抢来了的。

极兔早期的订单主要来自于拼多多平台,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拼多多的订单笔数是168亿,占整个快递市场份额的28%,而令拼多多尴尬的是,他的主要快递供应商四通一达却基本都有竞争对手阿里的参股。

快递业务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是非常核心且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么重要的业务,其供应商却都是竞争对手旗下的,这和把自己的脖子送到人家的砧板上有什么区别 ?

本着扶持一家自己的快递公司的想法,拼多多创始人黄铮找到了极兔创始人李杰。

黄铮与李杰之间的渊源还要从段永平这位大佬说起。

1995年,段永平成立步步高公司,而李杰在1998年加入步步高,年年都是步步高的销冠。

2001年,段永平在一个明朗的午后顿悟,为爱转身,为了去美国陪老婆宣布退休,退休之际他将整个步步高公司一分为三:OPPO、Vivo、步步高,李杰也正是因为此次拆分去了OPPO。

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缩影(又见后来者居上)(6)

而黄铮,可以说是段永平的第四个徒弟,当年段永平花62万美元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就是带着黄铮赴约的。

凭借着这层关系,极兔从拼多多拿到订单。

但光拿有订单不够,快递得把货送到收货人手里啊,于是又一个难题摆在了极兔面前,如何在短时间内组建起一张覆盖全中国的快递网络。

要不说熟人多好办事呢,极兔的创始人李杰,那可是OPPO多年以来的销冠,是曾经OPPO印尼区的首席执行官啊。

而OPPO在中国发家,靠的就是遍布在大街小巷里的手机销售门店。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OPPO和vivo手机销售门店的密度,甚至比一些快递公司配送网点的密度还高,这是天然的快递配送站点。

极兔在中国改变了其在印尼的直营商业模式,采取了直营 加盟的方式,而全国各地的省市级加盟商,基本上都是OPPO体系内的代理商,有些代理商甚至还对李杰放话:“不让我加盟, 就是看不起我”。

很少有一个体系内的加盟商会对总部如此信任,但步步高这个体系在过去的20年里,孵化了小霸王、OPPO、vivo、小天才等多个知名品牌,让加盟商们赚的是彭满钵溢,所以当一个新的业务来临时,在加盟商们眼里这是有一条财路。

靠着拼多多的订单支持,和OPPO旗下代理商们踊跃参与,极兔成功的解决了横亘在中国市场面前的这道栏杆。

一跃而过,毫不费力。

04 风雨袭

拼多多的订单如雪花般涌来,极兔吃不下了。

尽管靠着OPPO经营多年的门店,极兔成功解决了网点配送的问题,但手机营业网点毕竟不是专业的快递网点、专业设备和人手有限,只能用于早期打开局面。

而拼多多给的订单又太多了,这直接导致了终端网点爆满,超出了其承受上限,尽管极兔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面积撒钱建设专业网点,但物流运输网络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看着眼下爆满溢出的网点,极兔想到了一个办法:蹭网。

通常而言,一个网点为了赚钱,都会同时加盟好几家快递公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网点同时挂着好几个快递牌子。

极兔直接找到四通一达已经建设好的物流网点,问:“能不能帮我送点东西呀”。

由于通达系普遍采取的加盟制的管理方式,底层的网点管理比较松散,对于加盟商来送,多送一份快递能多赚一点钱,自然欣然接受。

靠着蹭网的策略,极兔迅速的度过了起步初期物流网点运力不足的尴尬局面。

2020年6月,起网仅三个月的极兔,日单量就超过了500万,这也让国内快递公司第一次开始正式这只来自印尼的兔子。

这一正视,可把四通一达气坏了,你抢我生意就算了,竟然还蹭我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网点!

2020年7月份,四通一达联手封杀极兔,在公司内部发布了《全网禁止代理极兔业务的通知》,要求下属加盟商不得以任何理由代理极兔快递。

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缩影(又见后来者居上)(7)

然而,经过三个月的蛰伏,极兔通过大肆烧钱,已经基本完成了终端网点的建设。

另一方面极兔还在国内投产了77个转运中心、拓展了 2000 多条运输干线、2500 多干线运输车辆,做到了 100% 的省际联通率,100% 的全国省市覆盖率。

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缩影(又见后来者居上)(8)

没在怕的,极兔说。

被封杀后,为了拓展市场,极兔又出了一记狠招,价格补贴。

快递行业普遍的成本价为1.4元,低于1.4元都是赔本赚吆喝,整个快递行业经过之前这么多年的竞争,都普遍达成了不打价格战的默契。

但极兔可没有这种默契,上来就直接击穿底线,把价格拉到了0.6-0.8元,国内的快递公司们苦不堪言,只能被迫跟进。

整个2020年,国内的快递行业可以说是乱成了一锅粥。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20 年,快递行业票单价从 1 月的 13.24 元每单一路下滑至年末的 10.01 元每单。

当然,极兔价格战的成果也是喜人的,2020年双十一期间,极兔日单量已经达到了1600万,到了2021年初,极兔的日单量已经稳定在2000万左右了。

日单量2000万,是快递行业的一条生死线,成则生,不成则死。

中通、圆通、韵达、申通做到这个日均订单量,分别用了 16 年、18 年、19 年和 25 年,而极兔仅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

当然,这么做也是有代价。根据内部人员透露,包括物流网点建设、快递价格补贴等成本在内,极兔在10个月里烧掉了200亿元,约等于每天烧掉6666万元。

2021年4月7日,极兔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博裕资本领投、红杉资本和高瓴跟投,融资金额为18亿美元。

融资消息传出后,有专业人员预测,2021年底,极兔日单量有可能突破5000万。

2021年4月9日,义乌市邮政管理局对极兔发布警示公函:“我局于 3 月 10 日、3 月 19 日、3 月 23 日及 4 月 1 日,多次知会你公司,同时告诫你公司不得用远低于成本价格进行倾销,但至今你公司未按照要求进行整改。要求你公司于 4 月 9 日前整改完毕。”

公函警示之外,极兔的部分分拨中心被停运。

风雨骤然而至。

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缩影(又见后来者居上)(9)

05 起高楼

价格战不让打了,那就只能正面对抗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极兔才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无力。

前面说过,国内的快递公司主要以顺丰、京东物流、四通一达为主,想要拓展市场,就要从他们嘴巴里抢肉吃。

顺丰,经营高端市场十几年,为了做到最高的服务质量,人光是飞机就买了67架,高端市场这口饭,显然是抢不来的。

京东物流,京东平台自营物流,它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

四通一达,主要市场是阿里旗下的淘宝、天猫电商平台,同时兼顾网易优选、当当等其他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四通一达那都是阿里直接参股的,除非极兔接受阿里参股,否则别琢磨了。

极兔90%以上的订单,都是源自于拼多多,作为一个主打性价比的平台,订单的单价低,利润自然也低。

增长的停滞对于极兔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它迫切的需要打开一个新的市场,通过高速增长来回报前期高额的资金投入。

10月29日,极兔宣布以68亿元收购百世汇通在国内的快递业务,根据数据显示,百世汇通去年的快递量约为85.4亿件,折合2400万单/日,和极兔原有的业务量相加,日单量逼近5000万。

同时,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点在于,收购百世之后的极兔,能够进入阿里体系承接此前百世的订单,进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张入门票,而极兔已退无可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