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二十四寺介绍(甘谷觉皇寺的皇经王爷及其遗物的故事)

甘谷觉皇寺的皇经王爷及其遗物

甘谷觉皇寺内,有一处独特的神庙,里面供奉着一位独特的神灵,遗留下独特的遗物。

我们先看处于寺庙东南角的一座小庙堂,里面供奉着的神灵是一位慈祥的白发老人,身披鹤氅,头戴芙蓉冠,手拿如意,神情肃穆的神仙。我看廊檐间匾额上的说明,才知道里面供奉的神灵是“皇经王爷”。按照人们对神灵称呼的习惯用语,“爷”是身份名讳之后的尊称,例如佛爷,关爷,药王爷等等,都是这种情形。那么这尊神灵的名讳应当是“皇经王”。皇经,是道教经典《玉皇经》的俗称,《玉皇经》全称《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王是其姓氏抑或爵位?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神灵世界里有皇经王,虽然道教神谱神灵众多,民间俗神的数量也不少,但是我这么也想不起皇经王爷。带着疑问,我访问了寺庙内一位管理人员,他热情地给我做了介绍。

甘谷二十四寺介绍(甘谷觉皇寺的皇经王爷及其遗物的故事)(1)

甘谷二十四寺介绍(甘谷觉皇寺的皇经王爷及其遗物的故事)(2)

原来,皇经王爷的俗名叫王永灵,道号爽灵道人,是小王家村人,在觉皇寺出家,主修《玉皇经》。《玉皇经》 为元始天尊演说玉皇修道登仙故事,及诵念玉帝经咒之功德果报。全经共三卷。经文由《清微天宫神通品》《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品》《诵持功德品》《天真护持品》及《报应神验品》组成。有多种注本,收入《正统道藏》《道藏辑要》和《中华道藏》。据说,他因念《玉皇经》出名,被慈禧太后召到宫里,为慈禧念《玉皇经》,七天七夜没有吃饭,慈禧为之感动,赞叹说:“好一个皇经王”,于是便有了皇经王的称谓。他的遗物有慈禧赐给他的朝珠,经书,戒单(我想应该是道牒,因为戒单是佛教的称呼)、扇子、方便铲(方言中称硬铲)、枕头、钵、背架子,现在是觉皇寺的文物。

甘谷二十四寺介绍(甘谷觉皇寺的皇经王爷及其遗物的故事)(3)

皇经王使用过的钵

觉皇寺的镇寺之宝第一件就是寺内的国槐,人们为“老槐抱新孩”。相传唐王李世民巡视西域,途经冀城,曾在此住宿一夜,并亲手栽植了此槐。古槐至今已逾千年,枝繁叶茂,树径需五人环抱。树冠高占到全树高的五分之四,边部小枝呈下垂状,姿态秀丽,冠幅广展,枝叶茂密,蜿蜒伸曲,绿荫笼罩寺院,与大殿雕梁画栋,交辉相映,气势雄伟,古朴有致。是全市古国槐中的佼佼者。

第二件就是驻寺道人王永灵使用过的钵。钵成莲花形状,通体黑色,据说是用一根葡萄根制作的。皇经王曾用此钵云走四方,行善化缘。皇经王用后半生守护着这座寺院,伴随晨钟暮鼓,青灯古佛,念诵玉皇经,最后在寺内坐化在寺院。人们把他作为成道的神灵,为他塑了金神,当做神灵供奉起来。

甘谷二十四寺介绍(甘谷觉皇寺的皇经王爷及其遗物的故事)(4)

作者简介:

王效琦,男,甘谷县磐安镇南坡寺村人,甘谷县委退休干部,网名“昆云山房”,常在博客中国、中国微文学,遮生互动等网站发表文章。著有《甘谷民俗》、《王权评传》、《甘谷民间传说与故事》。软科学成果曾获得天水科技进步奖和甘肃省委党佼优秀论文奖。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