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写黄昏风景的诗句(李商隐偶遇早开的梅花)

写在前面: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悲催的李商隐生不逢时,总是与好运失之交臂,就如这赏花一般,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去得太迟,总赶不上花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都城长安的春天不属于他,投书南陵又久无音信,漂泊天涯,寄人篱下 ,李商隐的悲哀来自托身无地,襟抱难开。

少年早慧的他虽早登进士第,却一生困顿失意,虽有满腹才华,却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其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幕府任职。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所以,当他在赴任途中邂逅早开的路梅时,就不由得悲从中来,感时伤怀,写下了下面这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五律,读来令人动容。

李商隐写黄昏风景的诗句(李商隐偶遇早开的梅花)(1)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唐 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诗文简译:

道路旁到处都是亭亭玉立的梅花树,枝头开满了艳丽的花朵,芬芳四溢,还没到花开的时节,它们就提前绽放了。

嫦娥只与月光为伴,一副清冷的样子,并未顾及夜色中寒香吐蕊的梅花,青霄玉女之冷峭胜过了严霜,令梅花饱受霜寒的摧残。

我折了满把的梅花,却不知道要寄给谁,一路行来本是柔肠百结,转身又和梅花分离,心中愈加的悲伤难过 。

梅花是报春的使者,本应在腊尽春回时节绽放,彼时,它是为了谁这么早开花,而不是等到旧历新年的时候才吐露芬芳呢?

李商隐写黄昏风景的诗句(李商隐偶遇早开的梅花)(2)

写作背景: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春天,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病逝,追随他的李商隐只得再一次另谋出路,同年四月,令狐绹出任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李商隐回到京城,希望得到令狐绹的举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令狐绹摒弃前嫌举荐了他,但是补太学博士的职务并不符合李商隐的人生期望,所以,失望和忧伤再一次笼罩了他。

屋漏偏逢连夜雨,命运给予李商隐的打击还没有结束,这年的夏秋之际,爱妻王晏媄久病不愈撒手人寰,留给他无尽的思念和无边的悲凄。

家遭不幸,前程无望,接二连三的打击,令李商隐陷入了人生的谷底,这年的秋冬之际,心灰意冷的他接受了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邀请,前往东川任职。

这首名为《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的五律,就是作于此年入蜀途中,是一首借物抒怀之作,借早秀的梅花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愁,和际遇的不堪,极具艺术感染力。

李商隐写黄昏风景的诗句(李商隐偶遇早开的梅花)(3)

诗文赏析:

首联呼应诗题,“匝路亭亭艳”,首句直入主题,诗人从长安出发,行经陕西扶风县界,这个地方的道路旁满是亭亭玉立的梅树,枝头花开正艳。

匝路”是围绕着道路之意,“亭亭”是昂然挺立的意思,梅花姿容艳丽,凌寒傲雪,是气节的象征,可如此亭亭的梅树却只能傍路而生,倍受冷落,怎不令人同情呢。

非时裛裛香”,次句写花开得不是时候,梅花报春,本应开在腊尽春回时节,彼时刚刚农历十一月份,它就早早地盛开了,等不到春天来临,它就会凋谢了。

早开早落,就像作者的人生一样,少年早慧,青年得令狐楚赏识栽培,24岁中进士,25岁进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26岁娶王晏媄为妻,看似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命运早已在暗中为其做好了标价,他的好运至此已经用完了,往后余生,迎接他的只有不尽的磨难和郁郁寡欢。

所以,看到早开的梅花,他才有“非时”的感慨,虽然彼时空气里都弥漫着“裛(yi)裛香”(气味郁盛的样子),可那花香又能持续多久呢。

李商隐写黄昏风景的诗句(李商隐偶遇早开的梅花)(4)

颔联写梅花的际遇和生存环境,“素娥惟与月”,首句写梅花遭受冷落,“素娥”就是嫦娥,她让月亮放出清辉,使得月色更为皎洁,可是,她的眼里只有月亮,并未顾及夜色中绽放的梅花。

青女不饶霜”,不仅嫦娥不袒护梅花,就连那司霜的青女也想用霜冻来摧残梅花,她降霜不是要彰显梅花的高洁,而是在显示自己的淫威,“青女”即霜神。

夜月里的梅花和彼时的作者何其相像,他没有依附于任何一党,却无辜受牵,成了在夹缝中谋生存的人,屡遭排挤和打击,没有白月光的抚慰,只有无边的孤寂和凄凉。

李商隐写黄昏风景的诗句(李商隐偶遇早开的梅花)(5)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颈联写彼时的临风怅惘,昔日的陆凯还能折一枝梅花给予远方的好友,可彼时的自己折了满捧的梅花,却不知要寄给何人 。

挚爱的亲人不在了,昔日的好友远离了,此刻唯有一个人的孤单寂寞冷,漫漫长路,向前看不到头,向后没有归途,怎不令人断肠?

尾联是情感的升华,“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这激愤之语,看似是对梅花的抱怨,为什么要早开呢,岂不知早开就会早凋吗,为什么不等到新年的时候才吐露芬芳呢。

其实,这是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借梅花喻自己,因为过早地将自己的好运用尽了,所以才难以企及人生的高光时刻,不能居庙堂之高,只能处江湖之远,一生郁郁不得志。

李商隐写黄昏风景的诗句(李商隐偶遇早开的梅花)(6)

写在后面: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早期的李商隐,尽管挫折不断,但还是踌躇满志,对人生和仕途充满期待。

可是,经过一系列不幸的打击,入川后的李商隐对仕途不再抱有太大的热情和期待,就如他在其散文《樊南乙集序》中所写那样:“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这是李商隐在东川时所作《忆梅》诗中的两句,和其在入蜀途中的这首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怨花开太早,恨花谢太早,总不能和群芳一道共沐春风,早秀先凋,人如梅花,梅花如人,际遇堪伤,身世 堪伤,怎不令其黯然神伤!

李商隐写黄昏风景的诗句(李商隐偶遇早开的梅花)(7)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