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控的明星哥哥们(台妹看台妹甜甜软软的)

这篇本来没排在计划表内,但自从那篇「小姐们」后,有些朋友和我显然没心电感应,再加上本人表达能力有问题,造成一些有为青年错认「台湾女生不管男生」「台湾女孩战斗力弱」「台湾大男子主义横行,女孩子有传统美德」等幻觉,还兴冲冲地准备订机票投奔国军……呃不,是投奔台湾女孩甜蜜蜜的怀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妹控的明星哥哥们?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妹控的明星哥哥们(台妹看台妹甜甜软软的)

妹控的明星哥哥们

这篇本来没排在计划表内,但自从那篇「小姐们」后,有些朋友和我显然没心电感应,再加上本人表达能力有问题,造成一些有为青年错认「台湾女生不管男生」「台湾女孩战斗力弱」「台湾大男子主义横行,女孩子有传统美德」等幻觉,还兴冲冲地准备订机票投奔国军……呃不,是投奔台湾女孩甜蜜蜜的怀抱。

台湾女孩的人数超过男孩,在可以做性别鉴定、中华民族重男轻女的传统美德下,可以达到如此成就值得我们拍拍手。本人也非常想两手一摊,欢迎更多汪小菲到台湾解救败犬女王,但为了避免最后有人发现「一切都是仅供参考,内容物和描述不符」,跑来找台北女孩要求退货退运费...还是先把话讲清楚。

话说自从我踏入豆瓣的世界,就发现台妹象是一枚标签,只要你贴上这标签会有很多人对你有「嗲甜温柔传统开放兼具」的错觉,也会有很多人说「又装又做作贱人真矫情」。针对后者的批评── 这三种特质我都具备谢谢,所以只能弱弱地反击一下:除了本人以外,其他台湾女孩可不是这样……

这篇讲讲当了二十年的「台妹」心得,也讲讲我眼中的那些甜蜜蜜、白泡泡的台湾女孩。正在看去哪儿网准备订机票的男孩们先打住,听我废话几句。

我很幸运地成长在女权蓬勃的时代。我还记得小时候就听我妈说「外省人比较疼老婆」「大概在曾祖母那一代吧,还是男人先上饭桌,吃完后女人再吃」。

那当然是古时候的事,小时候我觉得当女孩子挺幸运的,穿裙子总比穿裤子凉快嘛!在国小时,我们班的漂亮女生都会穿安全裤,就是在裙子里又套一件运动短裤。越漂亮的人就越bitch绝对是真理,本班班花穿安全裤、被男生掀裙子时就又叫又怒但嘴角抽动掩不住高兴──老娘美所以你们爱看嘛!但看得着吗?哼哼。

我不是班花不是美女当然不穿安全裤,跟男生打成一片时被看到「啊,白色的」也毫无羞耻心,一边挖鼻子一边被掀裙子,十足不要脸。但我妈在学校工作,看见女儿如此不检点气死了,从此以后被迫套上安全裤。

到了国中后大家迎来了青春期,青春期在台湾就是个男生装逼女生装笨的时候,本班那时还有一位女魔头,据说和学校附近的小流氓特别好,还是干哥和干妹。台湾有一个潜规则,要把妹成功就必须先认她做妹妹,然后来个兄妹恋,简直莫名其妙!我从国中到大学到出社会到现在都听过无数「我的女友就是我干妹」的故事。

反正,当这对兄妹在一起时,女魔头变成「宝宝」,流氓变成「小熊熊」。

直到数年后的今天,我的大陆朋友到台北西门町,听到一对对年轻男女在「宝宝」「鼻鼻」「小猪猪」都快昏倒,我只能说台湾目前啥都停滞在十年前啊!

到了高中,我才真正体会到女人有多恐怖。本校也算是不差的公立高中,那时正逢解除发禁解除任何规定的时候,人人都在歌颂解放真正好。每个女孩书包里都要放一本日本杂志,里头的女孩眼睛大得像外星人。要知道台湾什么都爱学日本,日本女孩的裙子都短得很,所以本校那时的风气就是女生去裁裙子!只要是文组的学生裙子全剪了,没跟风的理组女生真是一股清流。

我高二高三时,女生的标准打扮是:可爱的大卷发、白衬衫、短裙、黑色及膝袜,用做学术的精神研究日系杂志。再说一次,台湾停滞了数年,到今天台湾高中女孩除了妆发花俏一点,还是那副标准打扮。

当时本班的模范生是个气质美女,她讲话轻声细语、对任何人都笑语盈盈、就算你拿张上头有菜汁的考卷给她,她也会用双手接过,点头微笑,轻轻一声:谢谢你噢!

她完全是我心中的模范女神。当时本班打扮娇俏可爱的女生不少,但我对女孩总很恐惧。她们在男孩子面前声音会高十度,智商降十分,「鼻鼻~我要这个娃娃~人家要嘛~好不好嘛~~恩恩~~买嘛~」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很像爱情动作片台词,一定要原谅我,那真的就是我印象中高中女孩谈恋爱的样子啊!但通常男生都会很买帐,只能说达尔文是对的,物竞天择,会撒娇的女人以只会「看」人撒娇的女人(本人)受欢迎许多。

但同时,她们不是只会撒娇。我有一位「撒娇天后」的同学,她为了等男友晚自习下课在外头风吹雨打当一株野草,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有一位行为粗鲁的男人婆,为了男友一句「喜欢薰衣草饼干」(偶像剧看多了吧) 就真的花了一晚烤饼干。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高中女同学们和日剧中的角色一样。爱漂亮,爱所有女孩子喜欢的小玩意,男友更是她们的世界。考试要一起,晚自习要一起,大学填志愿要一起,只差没一起手牵手,上厕所。

另一方面,她们爱组小团体、爱一起排挤谁、爱装作姊妹情深,连吃坏肚子上厕所都要拉闺蜜一起去。和男友在一起时,她们十足小女人,窝在男人怀里有男友万事足。没有了男友本性暴露,有大姊头有女王有小喽囉,这种双面动物让我怕死了。

因为我的高中同学们像包着糖衣的蟑螂药,让我对女人堆从此产生恐惧,更庆幸自己不是男人,不用去爱上这种奇怪生物。

忘记何时开始台湾女权高涨、各种同性恋群体蓬勃发展,两性作家频繁冒出头。同工不同酬、性别限制等都被视为歧视,每个男人都害怕被视为「大男人的沙猪」。同性恋群体争取权益,男性女性第三性都讲求平等。

平等了没我不知道,只是在公众场合,大家都学会把实话放心中。

到了大学,我看到很多不一样的女孩。

虽然我读的是天主教大学,但本校的女同志大概和本校的神父修女一样多。

还记得那时系上一位非常受女孩子欢迎的学姊,长得又帅又可爱。在我们学校常可以看见漂亮娇滴的女孩身旁牵着一位帅气十足的女汉子,偶尔还可以看到几位「第三性女孩」,毫不顾忌别人眼光地大声谈笑,也确实没什么人会多看一眼。

不知道是我从前的经验太保守,还是我上大学后台湾的多元文化才真正开始,我们学校有各式各样的妹子。某一位中文系的学姊带着眼镜看起来十足气质,每次我叫她「学姊」她会含笑点头,某天我才被中文系同学纠正── 亲,人家是学长,还有女朋友。

除去这些少数色彩外,那时本校多数女孩外表上倒是有几个共同特色,和今天你在台北街头看到的软妹子差不多:

第一,要染发。在台北,金色头发的妹子比黑色头发多。

第二,黑色头发的有四分之三要离子烫,拉得像面条一样直直长长。

第三,要化妆,不然就要戴黑框眼镜,可以两者皆有,但两者皆无就不称职了。

第四,夏天穿短裤冬天穿短裤,上衣不可以很短,但裤子裙子可以短短短。

从小被灌输「会念书才是赢」,不修边幅得像可以上阵杀敌的我,在大学时期被迫大转变。那时的林志玲大红,学校里又以女生居多,那些女人踩高跟鞋还可以跑,不修边幅就会被拒于联谊之外。从那时我开始打扮,学习化妆、知道什么是美白针、甚至还从一位同学那学到一个偏方──穿平口小礼服时,如果正好没有适合的内衣,就……就用粗胶带在胸部上缠两圈!这样可以又集中又不会「掉」,可以应急(错误示范,请勿学习)。

不得不说,当女孩……好累啊!

大学时的男女们正处于发情期,我糊里糊涂交了男友,糊里糊涂分开,什么是爱完全没搞懂。我身旁那些绵绵软软的妹子们个个爱得水深火热,连上课都会看见有人绑着男朋友来一起听课。

我那些爱得像琼瑶剧的女生朋友们分成两种:一种是讲求公平公正公开,受到欧美熏陶。以我的经验来讲这种在大学校园里可能占多数。他们和男朋友一起去夜店,男友去酒店他们就去牛郎店,男友疯他们更疯,但当男友真正变心时他们哭得死去活来。另一种是委曲求全的女神经病,只要他爱我就好,累死苦死都甘愿。

我认识的台湾女孩们,说保守是有点保守,说现代也真够现代。她们去夜店跳舞看帅哥,但只要男友一通电话随传随到;她们讲话绵软没有杀伤力,但碰到「两性平等」相关议题时火力全开;她们一方面爱看两性专家的书、倡导一个人照样活得精彩,一方面在联谊时不吃炸鸡不吃大蒜只喝红酒装气质;她们一方面独立自主,不会要求男人把房和车送上门,一方面却也期待男人可以负责更多。

要我形容我们这一代八零末的台湾女孩,四个字── 双重人格。

我在北京的大陆女朋友们,不会叫男友鼻鼻,不会「嘛」来「嗯」去。她们不准男友去夜店、要男友有出息、一言不合吵架打架也是正常。就算有男孩子在,她们吃东西也不会忌讳,大大喇喇。她们不会因为外在眼光就美白减肥,出门随兴自在。但另一方面,她们也忍受工作上的各种不平、传统社会的结婚生子压力。

她们很强势,但在这个社会也算是弱势。她们独立自主,但有时令人讶异地保守。

我听过很多大陆朋友说台湾大男子主义、说台湾女孩比较开放,说很多很多他们印象中的刻板印象,所以我写下我身旁的台湾妹子们。软绵绵的有很多,甜蜜蜜的有很多,但不管是软还是甜对于自己的权益是非常在乎的。

归功于这个国际化又纷乱得像战场的年代,女人越来越聪明,男人只能多担待了。

最后,我常被问到──大陆女生和台湾女生,有什么不同的?

其实没什么不同,在传统又开放的环境中,同样坚强也同样可爱。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某一方在讲话时,另一方会很想抽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