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丧事安葬(解密农村土家族丧葬习俗)

解密农村土家族丧葬习俗

从人类诞生至今,丧葬习俗便成为人类躲不开的内容,丧葬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中的一部分,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

小编家乡在渝东南乌江流域,地处武陵山余脉,至今沿袭土葬,"婚丧嫁娶"这个词被组在一起,可见丧葬和嫁娶同样重要,本来人死如灯灭,但小编家乡身后事的热闹与否却成为总结亡人一生的盖棺意义,老人们六十岁便可由儿女准备孝衣、制作大料(棺材)、建生机(坟墓),总的说来侧重厚葬。

土家族丧事安葬(解密农村土家族丧葬习俗)(1)

老人临终前,子女齐聚身边与之诀别,称"送终"。 人一咽气,孝家就放一挂火炮报丧,子女亲人跪地痛哭,旁人听到后便知道是某家有丧事,便会齐去帮忙办丧事。主要程序为先将亡者停尸榻上,面盖黄纸或绸缎,榻下点灯,称"小殓"。盛殓举尸(把尸体放入棺材)之前,请"穿衣婆"(专门给死人穿衣服的职业)给亡者洁身更衣,取下所有带金属的东西,谓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以免死后魂魄不宁,叨扰后人。

给亡者穿寿衣寿鞋,寿衣要求单数,如七件、九件不等,还要给亡者系盘脚绳和腰带,一般按照亡者的年龄,一岁取一根棉线组缠成细绳。死后 2 ~ 4 小时即入殓于棺,盖棺叫柩(装了尸体掩盖严实的棺材称之为柩),接着设置灵堂,请"道师先生"(白事阴阳先生)来做道场,总体以庄严肃穆为原则。

土家族丧事安葬(解密农村土家族丧葬习俗)(2)

孝家会请一个总管,全权主持丧事,死者为大,直至亡者入棺后,前来帮忙的邻居着人亲戚家放信,即告知远亲有丧事;以及酒席安排等。小编家乡的风俗都是人死后停放三、五、七天,以单数类推,根据阴阳先生看日子来决定道场时间,一来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亡者的身后事,给予身边亲近的人适应这个过程,二来也是对活着的人到缅怀及道别作用,此后就是阴阳两隔,再无交场。

如看好日子有几天才下葬,白天就有道师先生做道场,夜晚要子女跪在灵前守夜,灯不能灭,灯灭对子女家庭财运都不好,还要防止猫到棺材上来,据老一辈的老人说猫爬过尸体后不然会发生诈尸,对死者后人不吉利。

土家族丧事安葬(解密农村土家族丧葬习俗)(3)

出殡前一天,左右邻居、远近亲朋前来孝家"坐夜",即前往吊丧,打丧鼓敲锣打鼓,由几人牵着白布,举着花圈、放着鞭炮到孝家来,按亲属疏关系送白布给孝家,尺寸或三尺三、六尺六、九尺九,主家用来作孝帕或给客人的回礼,客人随礼后坐定入席。

饭毕道师先生开始做道场,先生根据子女所叙整理亡者生平,以哭腔唱孝,亡者亲人在场跪拜哭丧,用高亢激昂的歌声缅怀亡人。然后是上孝、转圈等程序,

当天晚上,未等天亮就要闭殓,所有的亲人都要去看最后一眼,盖好棺材,用篾条捆好,时间一到,就要出堂。

土家族丧事安葬(解密农村土家族丧葬习俗)(4)

天亮后开席,席毕送亡者上山,将死者生前的衣物烧在棺材经过的路上,一般用四根木棒抬棺,绑横担,逝者长子或直系亲属捧灵牌在前,后面跟抬棺队,再跟花圈队,接着是锣鼓队,最后是送葬大队,可以许多人抬棺,陡峭处用绳子拉,棺材万不能着地,不然也不吉祥。亡者上山后入葬在已备好的生机里,封口即可,如遇未打生机的亡者或暴死之人挖墓穴后围土石砌成坟,再择吉日立碑,从亡者断气那日起第七日和第四十九日亲人烧纸钱以便告慰,自此,丧葬全程就算尘埃落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