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往直前把初心写在抗疫战场上(老骥伏枥逆行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滨州公安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疫情防控工作专班24小时运转。全体民警辅警迅速集结,昼夜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筑起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用实际行动给人民群众送去温暖,一个个感人瞬间让人印象深刻。

从今天开始,我们走近战“疫”一线的他们,感受滨州公安的战“疫”力量!

“行不行?”

“行!”

“还有啥困难?”

“保证完成任务!”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的老党员们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队伍——隔离区值守队。平均年龄57岁的他们,再一次走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到隔离区去昼夜值守……

主动请缨:“老当益壮”群,23人报到!

勇往直前把初心写在抗疫战场上(老骥伏枥逆行战)(1)

“收到!”

“老当益壮”微信群内,通知刚刚下发,一长排“收到”接连快速弹出,齐刷刷地整齐排列。负责联系沟通的“群主”赵建华敬佩地说道:“别看年龄都大了,但是干起工作来一点不含糊。”

“老当益壮”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工作群,群里共有23名成员,主要负责各隔离点的安全保卫和秩序维护工作。特殊的是,成员平均年龄57岁,年纪最大的还有9个月就退休了,最小的也已年过半百。他们是滨城公安各个岗位的老同志,在他们中间,有的是高级警长,有的是单位负责人,虽然职能不同、岗位不一,但他们却都是为公安工作奉献了几十年的老党员。

勇往直前把初心写在抗疫战场上(老骥伏枥逆行战)(2)

3月14日,分局接到了抽调警力到隔离点开展安全保卫工作的紧急通知。感受到了一线防控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几名50多岁年龄相仿的“老伙计们”一合计,主动提出要去参加值守。

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韩玉杰一开始十分慎重:“毕竟都是老同志了,24小时不间断值守,身体是否能吃得消?”

看出了分局党委的担心,几名老同志的决心却十分坚定。“疫情防控,人人都有责任!我们不仅是老民警,更是老党员,这个时候应该冲上去,也能顶得住。”

就这样,分局一声令下,23名平均年龄57岁的老民警,不讲条件、不说困难,纷纷背起行囊,奔赴防控一线。开启了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的昼夜值守模式。

因为都分散在各个执勤点位,为了方便联系,他们建立了工作群。“古人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咱们就给群取名‘老当益壮’吧!”带队局领导邵振德也是一名年过55岁,在基层公安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党员,看着群内的老战友,他打趣地说。

初心不改:不同的岗位,共同的坚守

勇往直前把初心写在抗疫战场上(老骥伏枥逆行战)(3)

上午接到通知,当天下午,老同志们就按照统一部署,分别赶赴自己的工作岗位。整齐的着装,花白的头发,一丝不苟的精神头,在老练中又透着些许冲劲。这是一辈子公安工作烙在他们身上的印记。

还是初春,气温变化很大,他们的背包除了塞满厚薄不一的各类必需衣物,还有至少一个月的日常药品。

张洪文,是还有不到一年就退休的高级警长。他指着大小不一的药瓶向记者介绍:“这是降压的,这是降糖的。都是常规药物,不打紧。”

但是介绍起工作,他却一板一眼,十分认真。“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被隔离人员、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好周边治安秩序;另一方面是及时发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涉及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的行为。”介绍完常规工作内容,张洪文不忘强调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定位和认识:“始终坚持:人民生命,至高无上!”

因为随时会有人被送入隔离点观察,他们的工作也就没有了白天黑夜之分。54岁的老教导员曲志刚第一天上岗就从下午一直忙到了次日清晨。但即使这样,他们中也没有一个人提出换岗换人,他说:“工作需要我们,来了就要顶上!”

张延林今年56岁,2021年3月,他主动申请参加闭环接转入境人员,近一年时间一直辗转在机场和隔离点之间。刚返滨没多久,就又参加了此次隔离点安保勤务。“我爱人很支持,她都习惯了。”

默契的是,大家到隔离点执勤这件事,纷纷瞒着子女,张洪文说:“说这干啥,净瞎担心。”

事无巨细:不约而同的工作准则

勇往直前把初心写在抗疫战场上(老骥伏枥逆行战)(4)

和张洪文分在一组的是95后小伙单汇东,虽然一起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说起老同志的工作状态,他佩服地说:“特别认真负责!”

他回忆道,一次,一个小伙子给被隔离人员捎送东西,其中夹着的两瓶矿泉水看似正常,刚要放下却被张老师拦下了,打开一闻,竟然是白酒。“白酒是不能带进隔离区的。我当时就特别佩服,问张老师是怎么发现的。张老师说,其中一瓶不满,挺反常。”通过这件事,张洪文的认真细致出了名。打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往隔离区夹带烟、酒这类物品的情况。

事无巨细,是老同志们不约而同坚持的工作准则。张延林是原滨城辖区市西派出所的所长,这次勤务又被安排在了市西辖区的一处隔离点。“原来是这里的所长,这次来是当‘楼长’喽。”他笑着说。

张延林1987年参加公安工作,近三十年都在派出所,从民警到所长,公安岁月不仅给了他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还有走哪都得看安全、守平安的职业意识。

刚刚到岗,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隔离点的安全设施,当发现消防栓、消防器材部分过期了,他马上联系责任部门更换新设备,立即整改。“消防安全可不是小事,过期设备跟没有一样,必须赶紧换。”他说。

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到隔离点周边进行走访。他解释道:“临时把这里设为隔离点,周边群众可能会恐慌,或者不理解。咱们想到了,就得走到、说到,把安全性讲明白,把防控措施解释清楚,就会赢得理解。”

在他的走访介绍下,附近居民纷纷表示支持相关防控工作,并坚决服从防疫管理规定,一定配合好。

在隔离点,平时睡眠很好的张延林每天凌晨才能入睡。“即使没有任务,1、2点也得下来看看,要不睡不踏实。”

老同志们忘我坚守和负责任的态度赢得了隔离人员及家属、工作人员的赞赏和支持,隔离点各项工作“零差错”、“零疏漏”、“零失误”,各个环节衔接紧凑又顺畅,确保了绝对安全。

薪火传承:公安精神赓续绵延代代相传

“我们经历过吃不饱、吃不好的艰难时期,有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很知足。感谢共产党。”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张洪文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十分感恩。“现在我也是一名几十年党龄的党员,没有理由干不好工作。”

临危受命的担当,忠于职守的执着,早就融入了他们的血液。这样的传承,随着年龄的更迭交替,不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勇往直前把初心写在抗疫战场上(老骥伏枥逆行战)(5)

老同志们组队“出征”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在局里传开。董建磊是分局当前年龄最小的派出所长,他说:“很感动。有他们在,就看到了一种不退缩、不服输的顽强精神。”他表示,这种精神提醒着,也激励着年轻一代的人民警察,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年龄,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只要有这种精神,就一定会迎来胜利。“最近工作任务很重,但是想想他们,又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滨城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傅成松表示:“老同志是每个单位的财富,不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还有老一辈人的优良传统,是每个年轻同志学习的榜样。这次这些老同志们再一次冲上一线,令人由衷敬佩。”现在,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正在开展“向老同志学习 勇担时代重担”的主题活动,号召全体民警辅警学习他们的宝贵精神、坚强意志,全警全力参与疫情防控和社会秩序维护等各项工作任务,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