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

烧脑片正在中国电影市场迎来新的尖峰时刻,但主角暂时还没轮到国产烧脑片。

印度烧脑电影《调音师》上映12天后票房逆袭DC大片《雷霆沙赞》来到票房第二位,总票房已经达到1.9亿。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1)

《看不见的客人》导演奥利奥尔·保罗的最新烧脑电影《海市蜃楼》在国内上映18天后票房达到了1.07亿。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2)

而阿部宽和女神松岛菜菜子合演的东野圭吾新参者完结篇《祈祷落幕时》3日票房也到到了近3000万。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3)

但反观国内市场,由郭涛自导自演的国产烧脑科幻《欲念游戏》目前豆瓣3.2分,3日累计票房也仅为不到700万。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4)

接下来还会有《秦明·生死语者》,以及5月的《雪暴》、《双生》等不同元素组合的国产烧脑片持续完成对市场的冲击。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5)

2014年陈正道的《催眠大师》出来,国产烧脑片就在市场和观众心中点燃了星星之火,但就像一部烧脑片的故事发展一样,从故事的设定、叙事推进,到最后的反转,这是一个婉转曲折的过程。

国产烧脑片要如何升级,才会真正将“烧脑风暴”烧到观众心里?国产烧脑片何时才能烧出个未来?

除了诺兰,全世界还有哪些烧脑片高手?

何为烧脑片?烧脑片并不是一个正式的电影类型,但却渐渐在市场和影迷心目中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知:凡是叙事结构复杂精妙、在叙事上采用较多反转,带给观众头脑风暴和解谜快感的电影,都可以称为烧脑片。

常见的烧脑片是悬疑、科幻类电影,其中的代表导演,正是早期的诺兰。

烧脑片由于故事复杂多变,反转出人意料,映后经常会引起一大波讨论。这类影片经常是主创和观众之间互相博弈的过程,而按照烧脑手法的不同,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一是“旋转的陀螺”类。

“旋转的陀螺”取自诺兰经典作品《盗梦空间》,这部经典好莱坞科幻烧脑片中,莱昂纳多扮演的造梦师,带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伦·佩吉扮演的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6)

该片体现了此类烧脑片的特点:烧脑剧情搭配严谨逻辑,还有精心编制重叠交叉的细节、抽丝剥茧的解谜过程、多重反转所营造的开放式、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陀螺是否停下的开放式结局。而即使故事结束,围绕结局的不同解读依然能引发广泛讨论。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7)

与该类型非常接近的则是“罗生门”类。

2017年的《看不见的客人》是该类型的经典之作,随着一场车祸引发的故事发展,叙事进入了“罗生门”,真相逐步浮出水面,但在男主和律师的沟通中,车祸事件的样貌几次发生反转,观众和主人公一样完全不知道到底该相信谁。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8)

而在故事最后十分钟,导演又亲手颠覆了之间构建的剧情大厦,留下目瞪口呆的观众呆坐在座位上发朋友圈,从而构成新一波自来水引发的社交媒体讨论。

二是脑洞科幻片。

科幻烧脑类影片,最常见的就是以“蝴蝶效应”为核心进行的剧情开展,而以蝴蝶效应原理作为内核的烧脑电影也一直是国内观众的心头好。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9)

在该类型的代表作《蝴蝶效应》系列中,主人公偶然发现通过记事本回到过去,但每当他试图回到过改变某一个事实的时候,生活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类脑洞科幻片中,编导往往会将科幻穿越或者记忆迁移等轻科幻元素作为次要的类型设定,并以此配合悬疑的主类型,带来开脑洞的趣味。

随着这种类型的成熟,又不断有新的创作人继续完成对这一模式的拓展。

例如在《海市蜃楼》中,不仅有着《蝴蝶效应》的经典模式,更出现了两个时空,两个时空之间还有着盘根错节的关联,相对应的,其烧脑程度则也有全面升级。这些对科幻概念的巧妙运用让整个故事的发展再度超越了观众的想象,从而让故事出现了无限延展的可能性。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10)

三是细思极恐类。

在反转中体现人性或更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相对更难的烧脑片创作层面,也构成了更高级的烧脑片。

由大卫·芬奇导演的根据吉莉安·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好莱坞悬疑惊悚片《消失的爱人》中。一对众人眼中的恩爱夫妻,妻子在某一天突然失踪了,留下的种种迹象表明,丈夫就是杀人凶手,而故事的结局超乎想象。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11)

这部电影正是对细思极恐最生动的演绎。

而在2017年好莱坞热门恐怖片《逃出绝命镇》中,黑人小伙克里斯和白人女孩露丝相恋,结果在相约前往露丝家做客时,却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感到诡异的事情。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12)

整部影片犹如一个不断被打开的糖果,故事刚开始好像一部轻松的爱情片,随后又从中发现了软科幻元素,最后发现故事还是回到了主题。这种烧脑片的特别之处在于:所有深刻的内容都藏在高度类型化的烧脑叙事之中。

四是哲学奥义类。

在烧脑片经典《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仅仅只是几个角色的围炉夜话,就巧妙地将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娓娓道来来。这部电影和后来的《月球》《彗星来的那一夜》一起将烧脑片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影片从商业类型片娱乐大众的层面上升为对人类经典三问的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13)

这类烧脑片的经典作品包括诺兰早期电影《记忆碎片》。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14)

影评人认为,电影虽然是凭借独特叙事结构和悬念设计享誉影坛,但剥开这些外壳之后,内里其实是一个关于记忆和自我认知的内核。

五是类型混搭类。

随着烧脑片的发展,电影人也开始在类型组合上做出更多的探索与设计,从而进一步满足新一代观众的需求。

在2017年好莱坞恐怖片《忌日快乐》中,一个高校女孩遭到蒙面男的杀害。可当她再度醒来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被杀当日的早上,然后一切又不断重复,观众一次次看着故事重演。虽然影片包裹着恐怖片的外衣,同时又感受到喜剧片的氛围,而核心还是悬疑烧脑。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15)

影评人指出,纯烧脑类电影,碍于较为复杂的推理情节,往往会有一定的票房天花板,类型混合便成为打破票房天花板最快捷的方法。

在泰国影片《天才枪手》中,影片最精彩的段落就是作弊者和监考者的斗智斗勇,通过独特的情节设置和拍摄机位、角度、视角的远近不同,营造出紧张到窒息的节奏来。特别是监考老师追逐琳的那场戏,充满了谍战片的氛围。观众在欣赏一部烧脑悬疑片的同时,又获得了一部动作谍战片的审美体验。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16)

由多重类型包裹的烧脑类电影,成功打破了该类电影“高冷不接地气”的外壳,不仅仅是烧脑片影迷,也获得了大量路人观众的喜爱。

国产烧脑片怎么“烧”出个未来?

“烧脑片一直是国内商业片中较为薄弱的一部分,推理逻辑不够严谨,BUG丛生都成为这一类影片的大坑,加上国内观众形成了对国内烧脑电影的刻板印象,烧脑片在很长时间并不是受欢迎的市场类型。”

影评人介绍,最初点燃国产烧脑片星星之火的,是2006年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这部充满黑色荒诞喜剧风格的影片,在各方围绕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的连番斗法中,将国产片的“智力对决”推上一个高峰。但星星之火并没有燎原,随后的几年里,烧脑类型片没有得到大的发展。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17)

打破国产烧脑片僵局的,是2014年陈正道导演的《催眠大师》,这部徐峥莫文蔚出演的影片在当年五一档斩获了2.7亿票房,以超乎市场预期的表现让中国电影意识到烧脑片巨大的市场潜力。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18)

院线人士介绍,回看近几年的电影市场发展轨迹,随着创作活跃、市场发展、观众成长,烧脑片也日渐呈现出崛起的态势,优质作品逐年增加,国产电影和引进片全面开花。

在创作方面,由陈正道主导的“大师”系列、陈思诚开创的“唐探”系列,均是近年来烧脑片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典型代表,其中《唐人街探案2》更是以33.97亿高票房位列2018年电影票房总榜第二。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19)

而在引进片方面,2017年的《看不见的客人》可谓开创了近年来小语种类型片引进的成功先河,并激发了市场陆续引进《天才枪手》《网络迷踪》等海外烧脑片。

“虽然国内烧脑片市场规模远不及北美等海外市场,但已经呈现出蓝海市场的趋势,更重要是培育了一批爱好烧脑类影片的类型观众。”院线人士介绍。

与此同时,国产烧脑片在创作上也不断进化, 2015年的《心迷宫》尽管外观上是一部透着一股浓郁城乡结合部风景纪录片,没有大牌演员,没有大牌导演, 170万元制作费,26天完成拍摄。但影片却像剥洋葱一样讲述了一个案情扑朔迷离的故事,在烧脑片叙事上达到了国产片的新高度。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20)

陈正道2017年推出的《记忆大师》已经不仅仅只是悬疑片,而是融入了大量的软科幻元素。而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则完成了国产烧脑片喜剧和推理类型的巧妙融合,并开始探索打造一个推理宇宙。

“但国产烧脑片还处在摸索阶段,任重而道远。”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烧脑片已经成为市场刚需;另外一方面,烧脑片因其剧情内容的复杂性、逻辑思维的缜密度等高门槛,使得编剧人才稀缺,“很多烧脑片从烧脑滑落到被观众吐槽无脑,背后其实就是编剧人才的不足。”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21)

影评人认为,“烧脑背后的高智商是中国电影目前一种非常稀缺的品质,要让电影和观众斗智,还要战胜大多数观众,这在好莱坞是多年的电影工业积累的成果,而国产电影显然还需要更多时间去完成这个积累过程。”

另一个困境在于,许多打着烧脑片幌子的电影不够烧脑,而偏偏这种类型影片的观众更挑剔,要求更高。因此当下国产烧脑片市场的核心困境是:观众不断提升的观影水平和市场供给之间的矛盾。

影评人指出,国产烧脑片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实打实地提高国产烧脑片的智力含量,在观众心中扭转国产烧脑片不烧脑的刻板印象。

二是进一步推进烧脑片的类型混合,打破烧脑片市场天花板。

三是学会讲一个有感情的好故事。

当下许多国产烧脑片的问题是:有烧脑没情感。

但真正成功的海外烧脑片,之所以能克服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打动中国观众,本质上靠的就是普世的情感和人性的力量。如果只为烧脑而烧脑,而无法与人的基本情感发生关系,它没法真正留在观众的心里。而目前国产烧脑片的创作者,能意识到这点的好像还不多。

推荐几部国产烧脑电影(国产烧脑片这么努力)(22)

在《海市蜃楼》中,故事最终还是回到了情感的根本:一个母亲在拯救女儿的同时找到爱情,才是全片真正最动人的部分,因为情感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烧脑片到最后,打动人的不是烧脑,而是用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