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关寨山栈道(连城新泉杨家坊古寨)

文章来源:双龙喜虎的博客

寨上古寨位于新泉镇杨家坊中西部的一座小山岗东部,高于正前方寨脚下地面近20米,其东大门与两侧道路采用折返环绕式、阶梯状设计,让人感觉古寨虽高,但大气、坚固、不高不可攀。

连城关寨山栈道(连城新泉杨家坊古寨)(1)

(寨上东寨门,左下方铁栏杆下为四角井,寨门南侧为烧毁的李氏十七世祖仁坪公祠旧址。)

古寨东西长117米、南北宽85米,总面积近万平米;东南北三向用大石砌筑墙脚,上方大多为砖木结构围龙屋,西面为高出地面3米以上、墙体4米宽、130余米长的双面石砌寨墙。自村西高螺峰顶东北走向的百公坪这条细长山岗形似金丝,牢牢地吊住寨上寨墙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10米、约150平方的观音坪,形成金丝吊葫芦状的完整风水格局。是连城县独一无二的古民居群,也是龙岩市境内别具一格的古寨建筑,具有居住、防御的功能,只需把守住东南北三座寨门,外人休想进入,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站在寨上可俯瞰全村。

(2018年4月21日,李其丰、李迺明、李煌生、杨汀荣四位乡贤察看寨上西部寨墙顶上的观音坪。)

相传寨上古寨为杨家坊李氏开基祖满全公与贵、缘、旺、潭四子,于明朝正德年间(1510年前后)所建。寨内房屋、宗祠大多座西北向东南,厨房、仓库、粮食加工房、厕所、畜禽舍等生活用房一应俱全,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共有李氏宗祠9座,房屋18幢,寨内石砌道路纵横交错、如同迷宫。古寨南面水圳、道路自西向东环绕古寨,北边道路连接东西,二十世纪八十年有300余人在此居住。

《杨坊李氏族谱》载:满全公 荣宗公三子,号荆岩,生于一四五九年七月初九酉时,卒于一五二0年八月初七子时,享寿六十二岁,葬庵坑牛头岭亥山巳向牛形。娶妻陈长娘,生于一四五九年十月二十八辰时,卒于一五四一年正月十四辰时,享寿八十三岁,原葬新泉郑屋岗头亥山巳向,因村镇建设,于二00三年迁葬荷树隔丁山兼午。生四子:长贵公、次缘公、三旺公、四潭公,生一女名祖娘,适大坪头黄松森。公刚直旷达,解忿息争,奉公以督粮守法以训子,而四儿之能振,皆公之培也。

位于寨上西部正中的李氏六世祖荆岩公祠——永徵寨,及其南侧一墙相隔的九世祖世权公祠,均为砖木结构,上世纪后期至本世纪初因疏于管护、年久失修而倒塌。2005年,李氏裔孙炎祥、赐祥、润林、煌生、日春、其丰、炳炎等人发动族人出资在原址重建荆岩公祠。

连城关寨山栈道(连城新泉杨家坊古寨)(2)

(仅存的李氏六世祖荆岩公祠——永徵寨大门右侧老墙体,及重建的新大门。)

在荆岩公祠和世权公祠正前方不足二米处系李氏十三世祖挺轩公祠,与该祠北面一巷之隔为荆岩公祠之厨房、食堂,在食堂东面雨坪搭建戏台,每逢春节、祭祖、醮会与族人喜庆之期,请戏班、木偶剧团来此献艺,族人同宾客在挺轩公祠门前大坪上观看,既享先祖又乐族众、宾客。

连城关寨山栈道(连城新泉杨家坊古寨)(3)

(李氏十三世挺轩公祠)

寨上古寨东、南、北三座大门皆由青砖砌筑圆拱门,拱门两侧均用大石砌筑墙基。位于葫芦底部的东大门,座西北向东南,乾兼亥,东南向135°,连同拱门上方砖房高近8.0米,宽4.20米、墙体厚1.05米,拱门内宽1.65米、高2.90米。

连城关寨山栈道(连城新泉杨家坊古寨)(4)

(寨上东寨门2018.04.21)

东大门南侧为李氏十七世祖仁坪公祠,1958年大跃进期间在此兴办集体大食堂,“文革”后期先后设乐联大队大队部和大队幼儿班各二年,及乐联大队木器组多年,1998年8月不慎失火烧毁,至今未曾修复。东门北侧原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改建为乐联大队大队部与大队医疗站,后为乐联村村部及录像放映厅。

聚居寨上古寨的李氏族人人才辈出、能文善武。十八世裔孙一鑫公,字子善,号国宝,乳木桂,生于清咸丰1853年10月26日巳时,在福州学得武术并传艺。他行将出师之际,师傅要在武馆挂出无敌招牌,他再三婉劝师傅莫挂,以免招惹是非;其师执意不从,认为徒弟轻视自已,有损尊严,心中不悦;便提出要与他决斗死活,他再三央求不能免。师徒俩分期斗了几场未见明显高下。一次,师傅狠心下了绝招,一棍穿去,木桂见势猛将身体一缩稍退,再上挺身,这棍返撞倒了师傅,师傅跌伤致命。他回到杨家坊后,在寨上南大门外设立武馆,称仁义堂,亲带出武艺高强武术师21人。

生于一八七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的李氏十九世裔孙云翔公,乳秉鉴,于清光绪庚子1900年中考第十二名举人,封文正大夫,门赐大夫第,位于寨上东北部、原乐联村村部后。左联:世泽绍猶龙祥开甲第,右联:家声传旋马瑞啟门庭。

连城关寨山栈道(连城新泉杨家坊古寨)(5)

(寨上李氏十九世云翔公祠——大夫第)

寨上南大门位于西南方,座东北向西南,西南向228°,墙厚1.94米,高3.4米、宽5.53米,内宽2.3米、拱门高3.0米;北大门座落于古寨东北方,座西南向东北,东北向54°,墙厚1.75米,高3.4米、宽4.25米,内宽2.04米、高3.0米。三座寨门虽有破损,均基本保持原貌。

连城关寨山栈道(连城新泉杨家坊古寨)(6)

(李迺明先生、杨汀荣先生等丈量寨上南寨门)

连城关寨山栈道(连城新泉杨家坊古寨)(7)

(寨上北寨门)

据传,寨上古寨金丝吊葫芦的风水格局,因后世族人为方便用水,在东大门左下方水圳与大路之下,掘4.5平方四角井一口取水,导致葫芦底泄气、漏水,风水格局受损,令人惋惜。

连城关寨山栈道(连城新泉杨家坊古寨)(8)

(寨上东寨门左下方4.5平方的四角井)

撰稿、摄影:杨彬芳

素材提供:李迺明 李煌生 杨汀荣

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参考资料:2002年12月《杨家坊地方志》

2012年12月15日版《杨坊李氏族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