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的珍稀动物(我国一种珍稀动物)

你可能不知道,在19世纪时,我国曾经有一种特有的珍稀动物,由于一些特别的原因,导致它在我国境内彻底消失,最后只有重新从国外引进。

最近发现的珍稀动物(我国一种珍稀动物)(1)

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呢?

大约在1839年到1888年间,曾有一位来自沙俄的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我国新疆地区发现了一种特别的野马。

这种野马的外形与家马十分相近,但十分机警,一眼就能看出它没怎么与人打过交道。后来,普热瓦尔斯基以他的名字,给这种野马取名为“普氏野马”。

最近发现的珍稀动物(我国一种珍稀动物)(2)

当然,从实事求是来说的话,普氏野马肯定不可能是普热瓦尔斯基第一个看到的,毕竟在外国人到来之前,当地的老百姓们早就发现了这些野马的存在。

只是,这种马比较胆小,不愿与人打交道,人们也没有过多打扰它们,所以并不在意它们“姓谁名谁”而已。

后来,普热瓦尔斯基尝试捕捉了一些这种普氏野马,结果发现,这种野马产出的皮革质量很不错。于是,他收集了很多普氏野马的皮,并将它们带回欧洲。

最近发现的珍稀动物(我国一种珍稀动物)(3)

结果,欧洲人在看到这种野马皮后,立马引起了强烈的兴趣。于是,从那时开始,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组团来到这里,偷偷捕杀新疆的普氏野马。也有人直接捕捉活体,并在返回欧洲之后,将它们高价出售给了动物园。

终于,由于这些欧洲人的大量捕杀,我国的普氏野马,最终也还是没有逃过野外灭绝的命运。

最近发现的珍稀动物(我国一种珍稀动物)(4)

所幸的是,由于一部分普氏野马被卖到了欧洲的动物园,它们才没有彻底灭绝。据194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当时全世界圈养的普氏野马仅有31匹。

到了1984年时,为了将曾经断裂的生物链给补回来,我国启动了“野马返乡”计划,计划从国外重新引回普氏野马。

最终计划得以成功进行,我国也陆陆续续引进了24匹普氏野马,并将它们饲养在新疆9000亩的野马繁育中心。

最近发现的珍稀动物(我国一种珍稀动物)(5)

然而,由于时间过去了太久,这些野马已经是以前那些野马的后面好几代了。所以,刚“回国”的它们,显得相当“水土不服”,在第一个冬天到来时,由于无法适应这里的寒冷的环境,被冻死了三匹。于是,工作人员们只好将它们安顿在围栏里,度过了这个冬天。

后来,又经过多年的培育,这些普氏野马终于是适应了这里的气候环境。于是,在2001年时,繁育中心将27匹普氏野马投放到了新疆的野外地区,让它们回归了家乡的拥抱。

最近发现的珍稀动物(我国一种珍稀动物)(6)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普氏野马越来越适应这里的环境,并开始了“繁衍大业”。从最初1只野生普氏野马都没有,到现在,已经足足超过了480匹,这些普氏野马又回到了以前的那种幸福生活。

不过,除了普氏野马之外,曾经还有一种珍稀的动物,也遭遇过一样的情况,它就是麋鹿。

虽然普氏野马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麋鹿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而且,因为麋鹿的脸与马相似,角与鹿相似,蹄与牛相似,尾巴与驴相似,所以,它也是被人们冠以了“四不像”的称号。

最近发现的珍稀动物(我国一种珍稀动物)(7)

然而,你绝对想不到的是,麋鹿曾经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动物。

曾在1865年时,法国人阿芒·戴维,在北京地区看到了麋鹿这种动物,觉得很是惊艳。于是,他将麋鹿介绍到了国外,结果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麋鹿便开始了远漂海外的旅程。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世纪末时,我国的麋鹿遭到了杀戮和劫掠,最终在我国彻底消失。

最近发现的珍稀动物(我国一种珍稀动物)(8)

而与普氏野马情况很相似的是,这时的麋鹿也没有彻底灭绝,而是在英国重新扎了根,被贝福特公爵收集,并饲养在了自己的庄园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衍,终于是保留下了“火种”。

也是在1985年这个时间段,我们计划重新引入麋鹿,并建立了相应的生态实验室,以及自然保护区。计划实施之后,成功引入了77只麋鹿,并开始恢复它们的种群数量。

最近发现的珍稀动物(我国一种珍稀动物)(9)

经过近40年的繁衍,终于在2019年时,我国的麋鹿数量,成功突破了8000多只,这说明我国的麋鹿保护工作,是进行地非常好的。

从这两起事件来看,虽然在过去,我们的国家还不算发达,连一些属于我们本土的动物都保护不了。

最近发现的珍稀动物(我国一种珍稀动物)(10)

但现如今,我们的国家确实已经发展得足够强大,能够重新保护它们了。希望在未来,我国的珍稀动物们,都能茁壮成长,不再遭遇这样悲惨的事情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