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交子是怎么变成纸币的(四川人伟大的发明)


交子是我国北宋时期发行的一种纸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我过商品经济发展重要表现。宋朝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是交子却并没有出现在经济最繁荣的江浙地区,而是出现在了相对闭塞的四川地区。这是为什么呢?


古代的交子是怎么变成纸币的(四川人伟大的发明)(1)

宋朝时期的交子


繁荣的宋朝商品经济

宋朝时期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空前繁荣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由于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地区相对安定。我国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逐渐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唐朝中后期创立的两税法在宋朝时期也全面实施,农民能够自由分配纳税后收获。也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据庄绰《鸡肋编》记载在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的现象。同时在宋朝取消了对“市”的限定,大大拓展了贸易地区。城市工商业与手工业飞速发展,数量、种类、规模都有巨大进步。在张择端画作《清明上河图》、周邦彦赋《汴都赋》都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北宋国度汴京的繁荣景象。周邦彦在《汁都赋》更是罗列了汴京汇集“有安邑之枣江睫之橘,陈夏之潦齐鲁之席,姜桂莫谷丝帛布缕贻盏鳅鲍,酿盐磕鼓或居肆以鼓炉豪,或鼓刀以屠掏鼠又有黔间之坷王千会稽之竹箭华山之金石桨山之犀象,霍山之珠玉幽都之筋角赤山之文皮与夫况秒栖陆异域所至珠形廿状,目不给视无所不有不可弹记。”等数十种商品。商品经济的繁荣伴随的是货币的流通增多,货币需求加大。与之相伴是另一个现象——钱荒。商品经济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多,钱荒日益加剧。这一现象在使用铁钱作为通用货币的地区更为明显。


古代的交子是怎么变成纸币的(四川人伟大的发明)(2)

清明上河图中贸易人群


北宋时期日趋严重的钱荒

钱荒是指在市场上流通的钱币数量小于实际需要数量而出现的钱币现象。钱荒从唐朝中级就已经开始出现,到了宋朝时期尤为严重。这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莫大关系,也与宋朝的政策有很大关联。北宋钱荒主要原因不是钱币总数量少,而是市场流通钱币数量不足,货币大量囤积在府库,不在市场流通。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三冗问题与两税法导致货币不流通

宋朝除了经济文化繁荣职位另一个出名的题就是三冗问题。冗官问题是由于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科举制度的改革,造成宋朝官僚机构空前庞大。曾巩就曾对此做过统计“景德官一万余员,皇枯二万余员,治平并幕职,州县官三千三百余员,总二万四千员。冗员问题则是因为宋朝的兵役制度——募兵制。宋朝主要作战军队禁军的全部供给是中央直接供给。禁军驻兵各地并不断调防。再加上各地的厢军、民兵费用,导致了数量庞大的军费,这些军费都是由中央财政负担。宋朝自建国到宋朝灭亡,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军费开支桐乡不容小视。冗官、冗员也是造成宋朝的冗费现象直接原因。庞大的冗费宋朝只能通过税收解决。两税法的推行使国家税收从实物税向货币税国度。宋朝的各种税收逐渐以货币税为主。汪圣铎《宋代货币史》考证:北宋前期宋神宗即位以前每年财政收支的铜、铁钱金、银不计在内共约2000万——4000万贯,北宋神宗时期,财政收支中的货币比重增加,每年财政收支中的铜、铁钱增为约6000万贯。南宋时期铜铁钱贬值、纸币因数量激增而严重贬值,税收征钱比例加大,这都导致财政收支数额增加。宋代每年的财政收支货币都有数千万贯,有时甚至上亿贯。这些钱收归到政府以后是不参与市场流通,归入府库作为政府各项开支使用。于是苏辙在《栗城集》卷三十八写到“钱之入官者,惟有茶盐酒税杂利而己。然方是时,东南诸郡犹苦乏钱。钱重物轻,有钱荒之患。自熙宁以来,民间出钱免役,又出常平息钱。官库之钱,贯朽而不可较,民问官钱,搜索殆尽。”苏辙作为宋朝人,他的记载应该是当时的社会现象,“贯朽而不可较,民问官钱,搜索殆尽”写出了钱荒的一个最大原因——钱币不流通。大量钱币囤积在官府府库,市场上流通钱币稀缺,钱荒严重。


古代的交子是怎么变成纸币的(四川人伟大的发明)(3)

数据飙升的宋朝军队


第二、民间融钱铸器造成的货币数量减少

钱荒出现之后宋朝的解决方法选用的是增大铸币量的方式来缓解钱荒。《宋代货币史》考证宋神宗时期,铸造量己经达到万贯,根据各年铸造铜钱数来计算,从北宋立国到元丰末年截止,总铸造铜钱当在一亿四五千万贯。这样打大的铸币量导致铜币的价值小于铜本身价值。民间出现销熔铜钱,铸造铜器获利。张方平在《张方平集》记载“销熔十钱,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获利五倍”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到了宋朝后期““江浙之民,巧伪有素,销毁钱宝,习以成风”。这种现象也显示出当时货币价值不是市场决定,而是官府为了需要随意发行钱币。官府大量发行货币流向市场,随后长久进入府库不再流通。这就造成市场货币不断贬值,就更加加剧了钱荒!


古代的交子是怎么变成纸币的(四川人伟大的发明)(4)

宋朝铜钱


第三、价值不对等造成的货币外流

宋朝对外贸易非常繁荣,同时由于国内货币严重贬值,国内外铜钱价值不对等。出现了铜币大量外流。包恢《敝帚稿略》卷一《禁铜钱中省状》记载“每是一贯之数,可以易番货百贯之物,百贯之数,可以易番货千贯之物,以是为常也”国内外是十倍的价值差,让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海上贸易中出现了大量铜钱外流。据记载在宋理宗年间的一次海上贸易中,购买外国货物消耗钱币10万贯。而这些钱就像刘晋之所说“巨家停积,犹可以发泄,铜器王销,犹可以止遏,唯一入海舟,往而不返。”而在我国少数民族政权辽国、西夏国、金国通用货币是宋朝的铜币!这些都说明了宋朝的货币外流现象。这三个因素造成了宋朝严重的钱荒问题,为了应对钱荒宋朝统治者可谓是昏招频出。

宋朝控制钱荒的方法

宋朝控制钱荒的方式很简单也很粗暴,钱少就发行钱币。发行钱币上文已经说过,宋神宗年间,宋朝官府每年发行铜币量达到500万贯。后因为铸造铜币代价太高,开始铸造大额铜币和加锡铜币、铁钱。随后民间出现小额铜币熔铸大额铜币和严重货币贬值现象。发行铁钱也是当时缓解钱荒的一个重要手段。可是铁钱价值相对于较低,使用不便。这促进了纸币的出现,也就是我们说的交子!


古代的交子是怎么变成纸币的(四川人伟大的发明)(5)

北宋铁钱


铁币专行区四川

宋初,宋政府废铁钱而立铜钱,尤其是在铜资源相对充裕的浙杭江南一带,铁钱完全禁止使用。可是随着宋朝钱荒加剧和防止铜币外流,宋朝政府开始在四川、陕西、河东、两淮等地使用铁钱,但陕西、河东、两淮等地都是铁币、铜币并行。无论是铸造种类、使用量、铸造技术四川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做为铁币专行区四川只能使用铁币,而且四川从宋朝建立开始就是禁止使用铜钱。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历史因素

四川地区早在汉朝就有使用铁币的历史,据《华阳国志·公孙述传》记载在公元25年,公孙述建立“成家国”,并在公元30年“置铁钱官,废铜钱铸铁钱”,并且立铁钱为“铁官钱”。从此四川地区开始使用铁钱。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铁钱的使用量已经大于铜钱的使用量,据《蜀中广记》《方物·钱》卷六七:“孟氏广政间,增铸铁钱于外郡,边界参用。每钱千分,四百为铜,六百为铁。逮至广政末年,流入成都,率铜钱十分杂铁钱一分。大盈库往往与铜钱相混莫辨,盖铸工精也”等到后蜀灭亡,宋在四川地区彻底废除铜币使用铁币。

2、政治文化因素

从西汉末年到后蜀时期,蜀地一直没有间断铁钱的使用。并且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制度逐渐完善,人民逐渐认可铁钱。铁钱逐渐成为蜀地使用的日常货币,再加上宋朝统一之后,为了防止铜钱流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地区施行的铁币专行区政策督导。使四川地区逐渐认可铁钱,在日常使用、商品贸易中逐渐习惯铁钱的使用。


古代的交子是怎么变成纸币的(四川人伟大的发明)(6)

四川地理位置


发达的四川商品经济

四川地区从汉朝开始就有天府之国的称呼,经济发展一直领先于南方其他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因为远离中原,免于战火洗礼。经济持续发展,到了宋朝中期,四川地区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到宋中期,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城市就有46处之多。在经济作物方面,四川供应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军粮;茶叶产量占全国的50%;人口在太宗太平兴国时期占全国总人口的17%。熙宁十年四川地区的商税占到全国税收的14%。可见四川商品经济的发达。与此同时展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铁钱价值低,携带困难。据记载四川地区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当时买一匹罗需要重约130斤的铁钱,一头牛要200斤左右的铁钱。什么概念呢?你一个人出去卖牛,卖了牛之后钱你一个人带不走!这给四川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苦难。也为交子的产生奠定了一个条件。


古代的交子是怎么变成纸币的(四川人伟大的发明)(7)

河北地区出图的铁钱


私交子的发行

铁钱限制四川商品经济发展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交通运输。一次大宗交易所要使用的铁钱需要使用车来携带。而四川盆地属于丘陵地形,给运输产生很大困难。为了解决运输携带的困难。为了解决铁钱运输困难的问题,四川地区的“益州豪民十余万户连保作交子”这些富商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类似商户联盟的组织,发行了四川地区,也是世界上第一批交子。他们约定,每年到商品交易的季节,大家一起商量一下今年的交子怎么印,用什么颜色、印什么,然后选出十六商户作为交子户,发行交子。有点类似现在的货币发行银行,而且他们也约定了交子户:如将交子要取见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随后的商品交易只需使用交子作为货币进行交易,等到贸易季节结束之后,各商家再拿着交子到交子户进行承兑、补交差额。因为这些交子是四川地区民间商户联盟发行,因此也被成为私交子。


古代的交子是怎么变成纸币的(四川人伟大的发明)(8)

交子印刷版


官交子的发行

私交子刚刚发行的几年很好的解决了四川地区铁钱交易带来的不便。可是随着交子使用,交子的弊端开始展现。第一、伪造问题,由于交子是民间商户印制,印刷之时虽然有自己的独特的团、户号、颜色等防伪技术。但是印刷技术领先有限,很快就出现伪造交子现象。这些伪造的交子给交子户造成了很大损失。让交子的承兑出现麻烦。第二、交子贬值,由于伪造问题导致交子承兑出现困难。再加上交子在发行时候并没有具体额度,商家也没有上交“准备金”,只需要在自己需要时候填写即可。于是出现部门商家再亏损之后无法将自家填写的交子相对应货币上交交子户。交子户逐渐无法满足交子承兑,而交子户为了缓解自家困难,加大交子发行量。于是交子出现承兑困难和贬值现象。由于出现“人户众来要钱‚聚头取索印‚关闭门户不出‚以至聚众争闹‚官为差官拦约‚每一贯多只得七八百‚侵欺贫民。”现象,私交子逐渐陷入混乱,十六家交子户走向衰落。为了规范交子使用,再加上在交子兑现的时候,每贯有30文的利润,宋政府将交子收归官方发行。李牧《宋朝事实》卷十五财用“知府事谏议大夫寇碱奏“臣到任‚诱劝交子户王昌鼓等‚令收闭交子铺‚……奉圣旨‚令转运使张若谷、知益州薛田同共定夺……自来交子之法久为民便‚今街市并无交子行用‚合是交子之法归于官中”自此交子的发行权限又民间转移到宋朝政府。宋朝政府发行的交子称为官交子。

宋朝发行交子时为了解决私交子出现的问题,宋朝对交子发行做了一系列完善。例如:规定每年发行数量、商户需要上交准备金才能领取使用交子、发行交子面额时固定面额、交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承兑、全新防伪标识、适用地区等等。

古代的交子是怎么变成纸币的(四川人伟大的发明)(9)

北宋的交子和南宋的会子

后记

四川地区的官交子发行成功之后,宋朝开始在其他地区推行纸币,甚至在金朝也出现了类似的纸币,随后出现的会子、关子都是交子发展的产物。但是由于在后期管理中和时代发展的局限,其他地区的纸币很快被社会淘汰。四川地区官交子使用时间最长的纸币,据记载四川地区官交子使用时间长达八十年,没有出现严重贬值现象。在其后发行的会子、关子等纸币的使用寿命都远远短于交子。这也从客观上反映出交子出现早四川地区的确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产物。到南宋末年金属货币白银大量流入,我国的钱荒问题得到解决。在明朝时期,交子、会子等纸币退出历史舞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