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上存活最长的朝代(一个高度诗性的朝代)

唐朝历史上存活最长的朝代(一个高度诗性的朝代)(1)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大唐盛世熠熠光彩,光照今古。但是,我们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唐朝盛世的到来,首先要有基础,而这个基础就不得不说一群北方蛮族。当时,在大兴安岭北部的东麓有一群原始游牧民族———鲜卑族。

其中,鲜卑族一支氏族拓跋氏实力渐起,被汉武帝赶来赶去,渐渐与匈奴残部联合,战胜其他部落,雄踞北方,建立北魏,南北朝格局初定。

我猜想当这群北方蛮族扬鞭快马,驰骋在辽阔平坦的耕地中原,定会思考,是把这片土地变成草原,还是继续耕种?当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首次提出汉化主张时,很多鲜卑族人极度反对,他一方面要面对精神和物质层面都彻底错位下的混乱,也要找出一条治理国家的文统政治。据一些稗官野史中记载,拓跋珪经常噩梦,自言自语,随手杀人,说不定造成他精神压力的也正是文明与蒙昧周旋清浊下的精神离乱。幸好在鲜卑王廷,有个叫拓跋宏的,也就是北魏孝文帝,当时鲜卑族有个怪规矩,一旦哪个孩子成为储君,他的妈妈都会被暗杀掉。没有亲母,却有祖母。而这个祖母还是个汉人,历史上的冯太后,她抚养了拓跋宏,并在他四岁那年,扶他即位。在他祖母去世后,他就大刀阔斧地颁布,官员禁止说鲜卑语,改说汉语,放弃民族服饰,改穿汉服,一切社会礼制延续汉族礼制。简单来说,他是一以贯之彻底汉化。孝文帝是清醒的,他知道在面对强大的汉文化,鲜卑族想统治这块土地,就要依附和融入。

从孝文帝开始,汉文化开始散发着葱茏茂密的生命力,为大唐盛世打下了一层坚实地基。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看一首游牧民族的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何等辽阔、平静、大气,这一团万象正在孕育大唐的气运。

说下隋朝隋炀帝,他过于好大喜功、奢靡无度,但在一些变革大思路上还是要给予肯定的,比如他采取山西人裴矩的拓展西域商路的建议,让河西走廊与凉州进行“互市”来反对古代的贸易保护主义,这和如今的一带一路也有点同共之妙。而且隋炀帝在607年的张掖,就举办了西域27国贸易大会。总之,隋炀帝开凿运河,疏通丝绸之路,为大唐打下了通商开放的硬实力。

唐朝历史上存活最长的朝代(一个高度诗性的朝代)(2)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到大唐,不仅在中国是至高坐标,在世界也是至高坐标。当时的长安城,占地80平方公里,东西市各占一平方公里,加在一起只是长安城的四十分之一,面积不大,但是划分了9个商业区,当时有个日本和尚圆仁曾在日记中记下一场发生在东市的大火,烧毁了四千四百余家商铺,这还是东市,论繁荣西市更甚。从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一书中,当时的西市,饭庄、酒肆最多,最吸引人的是酒肆里面的服务员都是从东亚和西亚来的美艳姑娘,西域风情之下,绽放着各种审美情趣。那会儿的留学生有三万多名,日本来的最多。这也是为什么大唐文化对日本影响那么大的原因。

大唐时期的大小宗教林立,唐太宗李世民有着很健康的宗教思想,他说“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大意就是大道没有固定名称,圣学没有固定行本,多设立一些教派,只要能帮助众生都是好的。这是多么明智和自信的思想。这就是一个强大国家在文化上的自信。

除了唐朝的文化自信外,一种青春活力的文化气息也扑面而来。这个青春的文化气息,我思考它的源头很久,最近看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记忆和人格也许就是鲜卑族留下的。李世民是个混血儿,有着鲜卑族和汉人血统,有着大漠狼烟的气魄和青春的轻健勇猛,总有一份天真和好奇。这里说个故事,唐太宗喜爱书法,拜书法家虞世南为老师,一天他写一个“戬”字,总写不好偏旁“戈”字,就放在那了,这时虞世南来了,没见到唐太宗,只见这幅字,顺手把那个“戈”字填上了。唐太宗回来看到这幅字很高兴,就到处显摆,说是朕总算把虞世南学到家了。他拿给魏征看。不料,这位耿直的魏宰相看后毫不留情地说,“仰观圣作,唯戬字的戈法颇逼真。”大意就是:看了皇帝您的书法大作,只有“戬”字的“戈”写的像虞世南啊!唐太宗听了一惊,拍大腿感叹,“宰相好眼力!”堂堂一皇帝,谦虚拜师,学的艰难也不避讳,老师加了一笔还高兴得跟个孩子到处显摆,露馅了又不生气,还惊叹别人好眼力。这完全就是学生做派,说到搞文艺搞成艺术家的皇帝也不少,唐太宗、宋徽宗都算是个艺术家,有一个作了一辈子400首诗的乾隆,比全唐诗集还要多产,整天自嗨,在一群人格不太健康的拍马屁大臣的熏陶下,自己也迷糊。看来,一个青春的、健康的、活化的文化气息是多么重要。

如今再看大唐,它真的是一个高度诗性的朝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