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送给老师一封信(写给老师的那一封信)

毕业了送给老师一封信(写给老师的那一封信)(1)

尊敬的班主任老师:

您好!

不知不觉,自己的孩子就要小学毕业了。还记得四年级分班时把孩子送到学校,转身下楼前还往我们班教室望了几眼,那时多想了解您一下,多想了解一下这个新集体,但看见您忙碌的背影,最后还是匆匆离开了。

当时也不知道自己除了把孩子送到班级,还能说什么做什么,当了几年家长的我也是不知所措。虽说还是在翰林学习,但面对新的年级、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做父母的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像个小战士,要一个人留下孤独地战斗。

不过,一切担忧因为您而烟消云散,您心里总能明白大家的担心,每天都给我们发来孩子们的点点滴滴,孩子们睡觉的、早训的、吃午饭的,甚至孩子喝水的……

我们虽然隔着屏幕,但却很快与您建立起了紧密的同盟关系。现在想想,这几年疫情,收资料、安排学生核酸、处理家长的疑问等等,您让我们和孩子都感到十分安心。而这份安心的背后,全是你十分的精力和珍贵的时间。

毕业了送给老师一封信(写给老师的那一封信)(2)

就这样,三年眨眼过去,孩子的校服换了一件又一件,鞋子也大了几码,现在回家已经开始聊起《匆匆》里的美,苏轼的自在,李白的酒量,鲁迅的可爱,人类的文明,刘慈欣高级的想象力了。芮涵每次回来都和我分享很多很多班里的故事,说了很多老师对她影响很深的话。

有一次,家里发生一些事情她知道后总是郁郁寡欢。

您发现她的情绪后,就牵着她的手在操场上走,和她谈心。她回来跟我说,那天您说了很多很多,虽然记不太清了,但她记得那天的夕阳和您温暖的手,她说她的心那一刻暖乎起来了。这件事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有本书里说一个老师的教学艺术和水平,就是看是否能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我觉得很幸运,自己的孩子遇到了这样的老师,希望这样的师运,能一直陪伴她。

这几年,她和班里的很多孩子成了好朋友,她也从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去郊游时,她的同学把她的书包塞满了食物;遇到不会的题,她们还成立了神秘的学习小组,几个孩子彼此之间建立了一种心连心的连接。这样良好健康的关系,都有赖于老师一点一点的用心营造和言传身教。

从孩子每周的分享和交流里能明显地感觉到翰林学校和老师们的用心,这使我无比放心。她身上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一点点的成长中得以丰富。这些都是她在12班这个大集体中,慢慢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

毕业了送给老师一封信(写给老师的那一封信)(3)

老师的幽默和豁达,其他科任老师的认真和关爱,将12班的氛围建设得理智而富有情感。因为这几年和谐的班级氛围,才让她有了很好的成长空间,我想没有这样安心自在的空间,她的精神成长必定不会这么富足。

这些都不是用简单的分数能衡量的,只有经过岁月磨洗才能体现出来。

对于芮涵来说,您是她特别在意的人。这几个星期,她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不舍得现在的同学和老师。

就像班里宇程妈妈说的那样,不舍朝夕相处的同学,不舍这么多年像爸妈一样陪伴着的老师。您的良苦用心我们都看在眼里,可您每次都只会淡淡回一句,这都是您的职责和使命。您平常的点滴教导不仅启发了孩子,也让我这些做家长的受教了很多,其实,您这些付出早已高于职责本身很多了。

正值毕业季,我们班同学的家长们,委托我向老师们表达感谢,因为疫情不能相聚,也怕感谢变成打扰,只能用这一文浅薄地表达大家对老师们的由衷感谢。

虽然疫情少了相聚,但是我们总能感受到你们对孩子的好,对孩子们爱。这几年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为孩子们付出的一切。有这样一群老师在认真地做教育工作,在用心地爱孩子,我们感到很幸运。

他们的成长里有你们的热忱,有你们付出的痕迹,受惠于老师们的教育,受恩于老师们的指导,相信这一生他们都能认真成长,不忘612这个大家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春泥护花师恩永记”。老师,我们和孩子们都会常回母校看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