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1)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2)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3)

天路&之歌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4)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你知道吗,在黄山市东南部的千山万壑间,也有一条神

奇的公路,叫徽州天路。

徽州天路横跨屯溪、歙县、休宁下辖的8个乡镇,由休宁境内的璜尖公路、白际公路和歙县境内的狮石公路共同组成,有东西南北4个入口。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5)

眼下,立秋时节虽已转身,但阳光却不愿意跟随季节的脚步前行,依然炙热地扫视着大地。8月12日,顶着骄阳,我们跟随黄山日报社全媒体“锤炼四力走转改、深老边远看发展”采访采风队前往歙县狮石乡狮石村。

去狮石,徽州天路是必经的。

歙县王村镇是徽州天路的北大门。过王村大桥,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大道不断朝大山深处前行。

我们嘀咕着:那悬崖边的山路很难走哎……

坐在旁边的祁记者问:去过?

“是啊!记得是2016年底吧,朋友相邀游玩白际后,有人提议‘不走回头路’,从狮石往歙县长陔方向回屯。谁知道,公路犹如挂在山脊上,路面既窄又坑洼不平,如果有车交汇怎么办?大家吓得一身冷汗……”

祁记者听罢,淡淡一笑,宽慰道:放心,现在路修好了。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6)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7)

不知不觉间,汽车已经顺着公路缓缓向上行驶。当翡翠般的山峦从我们身旁一一划过,我们的车也在逶迤蛇行中开得越来越高了。

“长陔岭到了。”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8)

路口右拐,车继续在弯弯延延的翠绿中穿行。与之前感受不同的是,坑洼不平的路面被新修的高标准水泥路所替代,各种形状的防护网给人一种安全感。弯道旁,偶有依着山势而建的民居,静静地生长在茫茫草绿间。再拐一道弯,一重重山峦、一条条纵谷像幻灯片一样从车窗掠过。同行的歙县媒体人告诉我们,从长陔乡的长陔岭到狮石乡的狮峰坳这近20公里,是徽州天路最精华的部分,平均海拔1000米,集“高、险、峻、幽”为一体。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9)

拐了一道又一道的弯,一处宽大的观景台出现在眼前。众人纷纷下车,凭栏眺望,正前方,高入云端的徽州天路像根项链一样佩戴在山脖间。远处,蓝天映衬着青山,青山相接着蓝天,白云在飘荡,显得很低,仿佛踮一踮脚、伸一伸手就能够得着一般。放眼环视,绵延的群山间,树林犹如被清洗了一番,深深浅浅的翠青夹杂在一起,明亮清澈,不染尘埃。这纯净的蓝天,飘舞的白云,莽莽苍苍的群山,浩瀚无边的青绿,怎能不让人心旌摇荡?而这修建在悬崖峭壁间的高高的天路,不就是人们谱写的一首通往外面世界的歌吗?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10)

“天路拓荒牛”,路旁的一块石刻引来了众人的目光,不知谁说了句:“一会谜底就会揭开……”带着一分期待,我们继续前行。

绕过石壁上嵌着“徽州天路”几个蓝色大字的最高山峰,车缓缓下行不久,便到了狮峰坳遮蔽着的四面环山的山村——狮石村。这个地处歙县西南边陲的高山村落,村民多姓程,那建在高高石坝上的“树德堂”就是程氏宗祠。如今,村里将此处辟为“红色狮石革命村史馆”,并将隔壁的一所民宅改建成“清贫馆”。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11)

在狮石村委会,我们见到了被誉为“天路拓荒牛”群体中的一员曹健。这位2017年被选派为驻狮石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因为深得村民们的信任,2021年6月五年扶贫工作结束时,被大家联名写信给市领导后挽留了下来,2021年7月起,继续担任狮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他说,狮石公路2003年开始修建,2006年建成,由于地质条件等原因,使用不久公路就变得坑洼不平,险象环生,村民去歙县,往往要绕行浙江,辗转休宁。

2017年,时值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曹健带领村干们一起走村访户,思考着欲使狮石脱贫必做好路的文章,先是2019年硬化了狮石村至乡政府的公路,接着担起了徽州天路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人的重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各方努力支持配合下,徽州天路的最后一公里——狮石公路的路面整修得以实施、完成,并于2021年底正式通车。

站在我们眼前的曹健俨然成了狮石的宣传员,他说,狮石不仅是一片绿色的土地,这里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狮石是1927年方志敏领导的工农武装在黄山市最早播下革命火种的地方;

狮石是1934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国民党追兵在送驾岭发生激烈战斗的地方;

狮石村先后有100余人参加红军,被誉为“百红村”。

在“红色狮石革命村史馆”里,陈列着当年红军用过的公文包、针线篮、煤油灯,在“红色狮石示意图”上,留下了蝙蝠洞(红军洞)、红军烈士潭、红军战壕、下浙皖特委旧址等许多红色标记。而在这片大山的褶皱里,我们仿佛又闻听到那余音袅袅的红色歌谣……

走着,听着,拍着,欣赏着,我们感动着。

令人欣慰的是,作为全省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村,如今的狮石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徽州天路的全线开通,使各地的自驾游客人不断进来,很多在外打拼的狮石人,看到家乡的变化,也纷纷回乡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农家乐生意兴隆,更带动了狮石的产业发展,笋干加工、箬叶加工、高山红茶加工企业应运而生,山里的山货畅销山外市场。一条徽州天路,唱响了乡村振兴村民致富的幸福歌。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12)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13)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14)

站在狮石村卫生室外,你一定想不到,小小的卫生室里竟另有乾坤,它还具备另一项功能——农家乐。

程如根是这里的主人,他少时学中医,后又学西医,并取得了医师资格证,一直在狮石从事村医工作。2019年,在曹健队长的鼓励下,开始创办农家乐。“如今,依托徽州天路自驾游的兴起,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程如根毫不保留地说,“游客都是冲着一个‘土’字来的,土鸡土猪肉是游客的最爱。”

狮石公路的开通,村民崔金娣可以说是最开心的一个人。2007年,崔金娣便开始在狮石公路上跑运输,后来,这条路渐渐坑洼不平,遇上雨雪天气,随时都会有危险发生。崔金娣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出门时阴天,没想到车行一半路程就下雪了,10多公里的路,整整开了2个多小时,“现在回想当时那个过程,还心惊肉跳的。”

如今,天天在平坦的狮石公路上来回跑着的崔金娣看着一拨拨慕名而来的人穿梭在这条美丽的天路上,打卡赏景,非常开心。笑谈间,她拿出手机,为我们播放了一段她拍摄的小视频,视频中,太阳渐渐西沉,晚霞露出了绚丽的色彩,天空中,色彩快速地变幻着,那景,美透了那片天,在梦幻般的霞光中,在洒满金色余晖的天路观景台上,一群人围桌畅饮,那份浪漫,那份惬意,不禁让人想起这样的歌词:“拥起落落余晖任你采摘……陪你远离寂寞自由自在。”

黄昏追逐黎明,落日余晖后是满天星辰。崔金娣绘声绘色地说:“天气晴好的夜晚,站在天路上还可以看到屯溪的夜景呢,一片璀璨的灯光与满天繁星交相辉映,像海市蜃楼一样……”听罢,我们几人互相对视了几秒后,几乎同时站起来,惊呼:下次,下次一定再来,来徽州天路看夜景!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15)

END

作者:高莉莉 吴静

部分图片樊成柱拍摄

新闻投稿邮箱:hszxbjb@163.com

编辑:程红妹 二审:徐海生 终审:王存之

怀念老石头的文章(作家视角下的深老边远)(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