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诗叹浮生(杂书过眼可留香)

七言诗叹浮生(杂书过眼可留香)(1)

1

《竹窗随笔》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我觉得很受启发,便记录了下来:

有一位老人死后见到阎王,埋怨阎王在索命之前没有给他传个消息,使他一点准备都没有。阎王说:“你冤枉我了,我其实多次给你传递消息了:你眼睛日渐昏花,是我给你的第一个消息;你听力越来越弱,是我给你的第二个消息;你牙齿渐渐磨损脱落,是我给你的第三个消息。你身体各个器官不断衰竭,我给你的消息都不知道有多少了呀。”

一位少年去世后也埋怨阎王,说:“我耳聪目明,牙齿完好,身体各个器官都很健康,你为什么不给我提前传个消息呢?”阎王说:“我也给你消息了呀。东边的邻居有四五十岁去世的,西边的邻居有二三十岁去世的,在你认识的人中还有十多岁就去世的,甚至有人吃奶的时候就失去了生命,这不都是我对你的警示吗?”

莲池大师讲完这个故事后说:聪明的马儿只要主人示意就会了解主人的意图,而愚蠢笨拙的马儿却在锥子扎入皮肉后才会感觉到疼痛。我姐姐听完这个故事对我说:其实读懂诸多信息的人很多,但都以为那是别人的事情。我觉得也很有道理。

七言诗叹浮生(杂书过眼可留香)(2)

2

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上,老师梁启超征得徐志摩同意,在来宾面前声色俱厉痛责其行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至于离婚再娶……以后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徐志摩乘飞机失事后,冰心在信中对梁实秋说:“他生前我对着他没有说过一句好话,最后一句话,他对我说的:‘我的心肝五脏都坏了,要到你那里圣洁的地方去忏悔!’……谈到女人,究竟是‘女人误他?’‘他误女人?’也很难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我也不太喜欢徐志摩,不喜欢他做人的“仙气”,不喜欢他诗歌的“妩媚”,但我仍然认为梁启超、冰心二位先生对徐的评价有些片面。徐志摩不会如此浅薄简单,他只是走上了与现实、媚俗完全反动的另一个极端——完全的浪漫。还是梁实秋的评价比较中肯:浪漫的爱,有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这爱永远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步,永远存在于追求的状态中,永远被视为一种极圣洁极高贵极虚无缥缈的东西。一旦接触实际,真格地与这样一个心爱的美貌女子自由结合,幻想立刻破灭。原来的爱变成了恨,原来的自由变成了束缚,于是从头来再开始追求心目中的“爱、自由和美”。这样周而复始地两次三番演下去,以至于死。

徐志摩的错误我们经常犯,以崇高的名义,而且不限于爱情。好多东西呀,还是放到梦境里更好。

七言诗叹浮生(杂书过眼可留香)(3)

3

忽然记起《古今笑史》中记录的苏东坡的一首打油诗《洗儿》:

人家养子爱聪明,

我为聪明误一生。

但愿生儿愚且鲁,

无灾无害到公卿。

苏东坡这里说的显然是牢骚话,无外乎抱怨政治昏聩、社会黑暗之时,平庸无能、蝇营狗苟之辈充斥高位;正直、聪慧的贤者反而不见容于当道,仕途坎坷,叠受磨难。回望苏东坡坎坷的一生,人家发点牢骚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话又说回来,聪明和才气并非必然导致大事业、大作为,如果一个人根底不深,修为不厚,“聪明”也会变为“小聪明”,既害人也害己。所以《闲余笔话》说:“聪明能误人,不如懵懂。文章能乱世,不如朴诚。意气能殒命,不如优容。衣冠能厚颜,不如草野。”此句堪为天下聪明人的座右铭。

另一首关于宋东坡的打油诗更有趣,也佐证了“小聪明误人”的道理。苏东坡被贬广东时,途中遇见一位袒胸露乳的农妇,挑着饭筐迎面走来。东坡心有鄙夷,便哼出一句打油诗戏弄:

蓬发星星两乳乌,

朝朝送饭去寻夫。

哪知丑妇没等苏学士哼出下句,便随口接道:

是非只为多开口,

记否朝廷贬汝无?

读书人本就有指点江山、匡正时弊的责任,不如此读书作甚?但如果话太多、太贫、太流于轻浮空泛,浩然正气就变成了鄙俗小气,就无益而有害了。丑妇的话真是戳到了聪明人的痛处。

七言诗叹浮生(杂书过眼可留香)(4)

4

曾经担任过日本邮政大臣的野田圣子出身名门,大学毕业后父亲送她到一家宾馆清洗厕所。

圣子心里很是委屈,第一次清洗马桶时,她忍不住想呕吐。这时候一位老员工走过来,他没有批评圣子,而是认真地将马桶清洗干净,然后在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

圣子大为震惊,她在厕所里呆了好长时间,“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人生”。她默默地清洗好所有马桶,也在马桶里盛了一杯水喝下。

若干年前,一个贫穷的年轻人到一家电器厂求职,希望找到一份最下层的工作。人事部经理瞅了一眼他肮脏的衣服,敷衍道:“我们暂不缺人,你一个月后再来看看吧。”一个月后,人事部经理早就忘了这件事,没想到,那位年轻人还真来了。“我正忙,过几天再说吧。”人事部经理不耐烦地摇摇头。几天后,年轻人又来了,如此多次。人事部经理没法子,只好找了个理由:“你穿得太脏了,我们不要。”第二天,年轻人借钱买了套西装,衣着笔挺地走了进来。人事部经理只好找其他借口:“你电器知识太差了。”又一个月后,年轻人再次登门,说:“我苦读了一个月电器知识,你看看还有什么欠缺。”“我的天哪,第一次遇到你这样的,真受不了,留下吧。”人事部经理让步了。

这位年轻人是松下幸之助。

我想用这两个故事告诉和女儿一样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匍匐,没有傲立;没有跋涉,没有坦程。

七言诗叹浮生(杂书过眼可留香)(5)

5

大凡读书之人,没有不读《夜航船》的;读《夜航船》,没有不为“且待小僧伸伸脚”的故事惊得面红耳赤、冷汗涔涔的:

过去有一位僧人,旅行中与一位书生同宿在一条夜航船上。书生自以为学问广博,遂高谈阔论旁若无人,僧人被他的气势吓得大气不敢出,蜷缩成一团躺到船舱的角落。听了一会儿,僧人发现书生讲话中有很多破绽,就说:“请问相公,澹台灭明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书生回答:“当然是两个人。”僧人又问:“那么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书生说:“还用问吗,当然是一个人了!”僧人笑了:“刚才吓死我了,听完您的高见,该让小僧我伸伸脚了。”

与此类似,发生在西方的一则故事也很有趣。十八世纪末的一天,英国著名学者波森教授乘驿车外出。与波森同乘一辆驿车的,有一位纨绔子弟,他一路高谈阔论炫耀自己的学问。老波森实在听不下去了,于是开口道:“敢问先生此语出自何典?” “索福克勒斯。” “既如此,可否为我找出它呢?”波森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册索福克勒斯。这位纨绔子弟恬不知耻地说,如果不是索福克勒斯,那就是欧里庇得斯了。没想到波森从另一只口袋里又掏出了一本欧里庇得斯,并请这位年轻人找出引文出处。那小子这才慌了手脚,把头伸出窗外,冲马车夫喊道:“看在老天爷的份上,放我下去吧。这儿有位老先生,他的口袋里装着一座图书馆。”

每当我自命不凡时,我常常会想起这两则故事。它告诉我们,炫耀是一件危险性极大的事情,它为别人洞察你的无知留下了无数窗口。

七言诗叹浮生(杂书过眼可留香)(6)

6

有一天,一位有轨电车扳道工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值班时,发现一辆满载旅客的电车失去控制,呼啸而来。在铁轨前方不远,有五个人坐在铁轨上毫无察觉。如果任由电车碾压过去,将发生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他急中生智想把铁轨扳到另外的岔路上,却发现那个岔路上也有一个人坐在铁轨上。这个扳道工该怎么做呢?

第一种方案是让电车压死一个人,保全五个人。这就是我们常常采用的二害相较取其轻的方法,我们认为这理所当然。但这就有了另一个问题,我们难道为了保全五个人的生命就可以夺去另一个人的生命吗?照此推理,一个外科大夫发现五个病人只要移植器官就可以保住生命,他是否可以把另一个人的器官割下来给他们移植上去呢?

第二种方案是不可伤害无辜。也就是说扳道工应该搬起一块石头垫到铁轨上,让电车翻到,牺牲“肇事者”,保全无辜者。让一车旅客牺牲生命,这个方案恐怕很多人也不能接受。

当然还有很多种方案,你会发现,所有方案几乎都经不起道德诘问。

这个问题不是我突发奇想的发明,是困扰哲学界半个多世纪的“电车学”难题。由此引出了无数的道德话题,而坚持不同观点的人之间常常打得不可开交。

我说出这个故事,只是想说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对一个问题做出绝对清晰的是非判断有时是十分困难的,许多社会选择出于无奈,许多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未必经得起推敲。

七言诗叹浮生(杂书过眼可留香)(7)

大家都爱看

七言诗叹浮生(杂书过眼可留香)(8)

你点一个赞

信报君工资涨两毛

七言诗叹浮生(杂书过眼可留香)(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