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副院长(女团四哥)

战“疫”线

铁路

“老领导”

“疫”线

“四哥”

凯旋女团

在徐家汇街道西塘居委有着一群坚守岗位的志愿者们,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拼命守护着同一方家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心手相牵,齐头并肩,不断发展壮大……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

凯旋女团

西塘有一支特别的志愿者团队,

她们都是女性,

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30岁,

平均年龄超过55岁。

“疫”线工作中不仅能无时无刻

看到她们的身影,

更无时无刻

不被她们乐观积极的态度

所感染。

战疫日记副院长(女团四哥)(1)

核酸检测中,她们业务能力超凡,有对各家各户情况如数家珍的“老土地”,也有玩转“扫码机”的“高精尖”,时间一久,甚至人人可以做到一人多岗,既能各司其职,也能团结合作、相互补位;发放物资时,她们依然不下火线,劲头十足,不输男性,更不输青年。

凯旋一村常驻人口将近2000人,房龄超过30年,疫情形势一度复杂严峻,“凯旋女团”却从未下线,艰难时更当起了政策宣讲员,成为了“知心大姐姐”,协助居委干部安抚小区居民焦虑不安的情绪,给大家加油鼓劲,让小区重添了活力和生机,更坚定了大家抗疫必胜的信心。

确立并坚定信仰的

“疫”线“四哥”

陈元清是“凯旋女团”的一员,

性格热情爽朗,

是凯旋一村中少有的

“996”志愿者,

私底下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四哥”。

战疫日记副院长(女团四哥)(2)

陈元清(左)

疫情面前,她是无畏无惧的“逆行者”,几乎和居委干部同步工作,主动承担起抗疫工作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她细心入微,及时发现小区内物资困难的家庭,并主动伸手,在小区封控初期物资紧张的情况下,她帮助多户困难家庭解决口粮短缺问题。经过1个多月的奋斗,“四哥”在居民区书记、党员志愿者们的感召下,结合志愿者工作实践,逐步形成并坚定了政治信仰。4月28日她向居民区党组织递交了人生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在决定提交申请书前,她还有所顾虑,年过35岁,申请入党是否太晚了,在居民区书记的引导和鼓励下,最终她坚定了信仰,郑重地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并希望承担更多的抗疫任务,接受组织的考察。

认真坚定勇挑重担的

铁路“老领导”

“老领导”是铁路小区的

业委会主任俞根宝,

大家都亲切地叫他俞伯伯,

俞伯伯年近80岁,

1984年就住在铁路小区,

是小区的第一批居民。

战疫日记副院长(女团四哥)(3)

业委会主任俞根宝(图中间)

铁路小区作为早期的铁路系统员工社区,还有不少老住户称俞伯伯为“老领导”。也就是这样一位“老领导”在抗疫工作中带领着小区志愿者们组织开展区域消杀、物资分发、抗原检测等工作。俞伯伯总是小步快走在小区里,年龄虽大,“思路色清”,他清晰地理出工作重点,把重点放在快递、楼栋以及走道的消杀工作,并见缝插针提醒拿快递的居民做好自主消杀、加强个人防护,他总说,小区事事都要操心,没有小事,都是要紧事。5月初,小区首次出现确诊病例,俞伯伯带领着志愿者认真排查病毒源头,加强日常消杀,从各个楼栋抽出“壮丁”,增加消杀强度和频次,倡议劝导大家少团购不出门,并安排志愿者对封控楼栋进行24小时值守,确保形势可控。

“疫”线难做,难在居民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通过这些典型人、典型事,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成为了居委与居民间最好的“传声筒”“宣传员”。

西塘社区的抗疫之路

就是伴随着这些可爱的人和事

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越走越光明

战疫日记副院长(女团四哥)(4)

-END-

作者:徐家汇街道

编辑:陈思宜

校对:王冰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