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共享单车一般情况(共享单车进校园被禁)

在最近1个多月的时间里,共享单车企业摩拜、ofo分别完成超过6亿和7亿美元融资,并进军海外市场,专注二三线城市的Hellobike也拿到数亿元B 轮融资。

摩拜们高举高打、攻城略地,但还有一些企业正默默开垦着他们“照顾不周”的区域。比如,“校校单车”,这是一家聚焦高校出行市场的共享单车企业,已获得来自团中央所属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新地地产等多方机构共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校园共享单车一般情况(共享单车进校园被禁)(1)

校校单车创始人胡嘉润

校方的头疼问题: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无人管

校校单车创始人胡嘉润告诉邦哥,校校单车的目标市场是那些位于近郊远郊、离地铁站较远、人口密度大的大学城。在全国2800多家高校中,符合投放标准的超过二分之一,容量在300万辆。

  • 骑行利润与校方共享,用来支持学生社团活动;

  • 与后勤、保卫部门合作,规范进校单车数量、停放位置;

  • 与校团委、学生会合作,定期巡查、故障申报、分配车辆。

  • “专属校车”是双方联营的另一个特点。校校单车会与学生组织联合举办比赛,让学生自发设计可定制化生产的共享单车,喷绘专属的颜色、校徽以及组织Logo。

    对于将来,由于学生毕业无人看管可能产生的“僵尸车”,校校单车会采取“共享”逐渐替换“私有”的策略,让学生用自有单车换取共享单车的使用权。

    校园共享单车一般情况(共享单车进校园被禁)(2)

    校校单车

    高校是个半封闭的“小社会”,有自己的管理机构,进入圈子要花时间。怎样能快速打开局面呢?胡嘉润表示,校校单车的母体企业“校校”是高校微信第三方服务商,已与700余所高校建立线下合作关系,支持运营超过2000所学校的2万多个官方新媒体账号,并通过线上网络建立起线下的高校学联、社联社群体系。这些资源以及专属校园的绿色出行方案是校校单车突破校园市场的优势所在。

    校校单车成立于2016年12月,4个月后将第一批共享单车投放在了上海市的上海大学,目前已获得30余家高校的入校协议。

    运营成本只有社会车辆的三分之一

    很多用户诟病ofo小黄车的原因是那把不太智能的锁,校校单车的车锁,集合了蓝牙、GPS、GPRS等各种定位和通信装备,方便用户通过App、H5、小程序、微信打开,基本规避了因为“锁”引起的各种风险。

    校校单车的全部车型由永久自行车生产,采用实心轮胎、前置篮筐。用户只需要缴纳499元押金可免骑行费,申请退押金5日后到账;如果缴纳99元押金,0.39元/半小时,押金随时退;如果学生或教职工完成校园认证,0.39元/小时,免押金。

    校园共享单车一般情况(共享单车进校园被禁)(3)

    可是,校内人员的出行需求不止在封闭的校园环境,会出现将单车骑出校外、非校内人员用车中两种情况,这些都会增加单车回校的困难。

    对于前者,校校单车会在校外周边区域划定电子围栏,还会通过免骑行费激励骑回校园、人工寻找和搬运等多种方式让单车回到校园。对于后者,校校单车将在未来提高校外人员的认证门槛,减少校外人员误用。

    胡嘉润告诉邦哥,每辆校校单车的运营成本可控制在社会共享单车的三分之一左右,骑行频率约为5次/车/日,是社会共享单车的2倍

    8月中下旬,校校单车将向上海奉贤大学城、临港大学城、武汉黄家湖大学城和光谷大学城等区域进行正式投放,建立示范区。预计在2017年年底前,校校单车将在6个省市建立15个大学城示范区,覆盖300万人。

    目前,校校单车仍处在初创期,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快速与更多高校建立紧密合作,积累充足的资金弹药快速生产和投放共享单车,与暂时无暇关注特定区域的共享单车企业争夺时间窗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