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里的权谋之术(康熙王朝中为什么魏承谟说人在庙堂)

日慕乡关点评《康熙王朝》第一期

标题的情节取自“康熙王朝”第一集,幼年的康熙和伴读魏东亭上课迟到,作为伴读,魏东亭遭到老爸兼师父魏承谟的责罚,康熙不忍心魏东亭被打,提醒魏承谟:魏东亭是他的儿子。

康熙王朝里的权谋之术(康熙王朝中为什么魏承谟说人在庙堂)(1)

魏承谟严肃的告诉康熙:人在庙堂,只有师生没有父子!

说的康熙哑口无言,也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君臣父子,三纲五常。

魏承谟是二月河虚构出来的人物,其原型是康熙的老师范承谟,范承谟名气不大,他的父亲却大大有名,那便是明末第一大汉奸范文程。

范文程,万历年间的秀才,生于沈阳,自称范仲淹第十七世孙。不同于后来投敌的洪承畴、吴三桂之流,名臣之后的范文程是主动投敌。努尔哈赤起兵后,范文程上杆子毛遂自荐。其实他的才能放在明朝就是大路货,但在文化水平较低的满人中,就是高级知识分子,此后他混的风生水起,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搞笑的是,当年亲王多铎上了范文程老婆,他连个屁都不敢放!

康熙王朝里的权谋之术(康熙王朝中为什么魏承谟说人在庙堂)(2)

乾隆年间编纂“贰臣传”,也没有把范文程写入其中,据说是乾隆皇帝认为范文程虽有功名,但并未在明朝做官,算不上贰臣。

范承谟是范文程的次子, 进士出身,曾任职翰林院表编修,虽然是汉奸之后,但范承谟却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康熙七年他外放地方,官声极佳。康熙十二年,在福建任职的范承谟被耿精忠抓获,关了两年,最终自尽而死。

据说范承谟死前,戴上御赐冠帽,整理衣袍,向着皇宫的方向九叩首,然后从容自尽。三藩平定后,范承谟之子范时崇割耿精忠的肉祭奠先父。

魏承谟的儿子魏东亭也是二月河虚构的,历史上并无其人,但魏东亭的原型却大大有名,那便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康熙王朝里的权谋之术(康熙王朝中为什么魏承谟说人在庙堂)(3)

据说二月河构思 “魏东亭”这个名字颇为讲究,三国时期有曹魏一说,所以化曹寅的曹为魏,而曹寅字“楝亭”,二月河用“东亭”代替。

曹家出身满洲正白旗,原本是多尔衮的王府包衣奴才,多尔衮死后转为内务府包衣。曹寅的父亲曹玺是内廷的二等侍卫,除此以外,曹玺的夫人还是康熙的保姆!

有了这层关系,纵然是包衣奴才,曹寅的地位也不可小觑,他16岁进宫为康熙銮仪卫,深受康熙皇帝的喜欢,康熙二十三年,曹玺死于江宁织造的任上,康熙提拔曹寅继任江宁织造。

要知道,这可是天下第一肥差!

康熙王朝里的权谋之术(康熙王朝中为什么魏承谟说人在庙堂)(4)

彼时有天下财富,尽出两江的说法,而两江之地,最赚钱的就是织造。据史书记载,清朝时期,江宁有织机三万多台,依靠纺织业为生的百姓多达20万,年产白银超过1200万两。

许多人看红楼如痴如醉,尤其是贾府的雍容富贵,比之皇宫都不逞多让,哪是寻常百姓能有的,殊不知人家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康熙王朝”中虽然把范承谟和曹寅混为一谈,但却设定的十分巧妙,魏东亭是康熙的伴读,魏承谟是老师,两人也算却有其人,混搭不算离谱。

伴读最早诞生于宋代,其实就是选些年龄相仿的世家子弟陪皇帝一起读书,类似于今天的同学。做皇帝的同学,那可是天大的荣幸,而与皇帝结下同窗之情,受益终生。

但伴读也有风险,那就是皇帝受罚,他的顶上。

魏承谟自言:庙堂之上,只有师生,没有父子。这句话其实是说给皇帝听得,作为皇帝的老师,他与皇帝的关系是放在第一位的,即便伴读是自己的儿子,也要代为受过,至于父子之情,那是课业结束以后要考虑的。

康熙王朝里的权谋之术(康熙王朝中为什么魏承谟说人在庙堂)(5)

魏承谟的话皆可以看做是对康熙问话的申辩,也可以看做是借机灌输封建伦理,所谓三纲五常就是如此,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其中君为臣纲是放在第一位的,父为子纲是基础,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自然是君臣关系在前,父子关系在后。

所谓打在你身,痛在我心,就是如此!

不能不说,成人世界这些古怪的逻辑对年幼的魏东亭有些残忍,好在他天生是吃这碗饭的料,小小年纪就知道恬退隐忍,在皇帝面前客客气气,又不失周全,在父亲面前纵然受了委屈,也能忍受。

据说康熙对曹寅一直很好,他六下江南,五次入驻江宁织造府,虽然曹家耗费甚巨,但能接待皇帝是天大的恩惠。康熙也对曹寅的表现也很满意,曾对他说道:只要爱新觉罗氏当权,就不会亏待曹家。

想必曹寅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十分感动,这简直就是一块免死金牌,丹书铁券啊!

康熙王朝里的权谋之术(康熙王朝中为什么魏承谟说人在庙堂)(6)

但曹寅死后,他的后代就没有这么好的福气了,曹寅儿子曹頫就因为还不上父亲欠下的债务而受到康熙的申斥,其实这些账务大多是因为接待康熙花费造成的,但又没法从公款中抵扣,长期以往,就成了一笔坏账。

到了雍正继位,更是新君不理旧账,把曹家抄家拿办,时年十三岁的曹雪芹也跟着倒霉。

当然,如果不是这般奇遇,也不会诞生伟大的“红楼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