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人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并不是人格高尚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只要能够保持着稳健朴实的想法,就可以称为君子。

古人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敏于行”,照现在的理解就是做事要机灵。嘴上虽然不用多说,但心里却不是一块“死木疙瘩”。万不可一条道跑到黑,而要顺应时势,及时调整自己。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人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1)

圆滑

所谓顺应时势调整自己,是指受到外在客观因素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想法而改变自己。

真正圆滑的人并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真正处事圆滑的人懂得配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以最合适的方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

心胸狭窄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一旦话说出来就非得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一点转换的余地都没有。对他人的看法也是保持着先入为主的观念,丝毫不曾努力地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最怕别人指出自己的不是,如果有人批评他字写得不好看,他就再也不帮你写文件。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人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2)

为人处世

身为现代人确实需要有包容的胸襟,昨日的敌人也可以变成今天的朋友。即使是面对着同样的对象、同样的环境,还是要能够顺应不同的现实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态度,这是身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交际技巧。这与没有主见、没有原则的墙头草完全不同,要推翻昨天说过的话必须要有充分、合理的理论及根据,否则就是没有原则的墙头草。如果只是盲目地跟随在别人所带动的风潮之下,却没有观察力与应变能力,这只是迎合世人而并非是顺应时势。

自己的思想、意念并非一定不能改变。外在的客观环境随时都在改变,自己的立场也会因而改变。只是,一定要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改变的理由及立场。

在与朋友交往时,最忌讳的就是态度摇摆不定。当你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之前,想想清楚自己是不是有充分而完整的理由,唯有保持光明磊落的态度,才是顺应时势的君子。

摘自《豺狼的智慧》——强者的生存之道 作者:中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