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现在传几代(禅宗袈裟仅传六代)

达摩西来

达摩祖师是禅宗西天第二十八祖,他得法后,问师父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今后他应去哪里弘法?般若多罗说:等我入灭后第六十七年,你可去震旦弘法,摄受最上根器人。但不要去得太早,而且不要在震旦南方传法,那里的人只喜欢做有为功业却不明佛理,即使到了那里也不要呆太久。给他说了一偈:

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凄凄暗渡江。

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

预示他的行程经历都在这一偈之中,嫩即少,二株即双木,合起来就是少林。

达摩看到东土机缘成熟,就从海路来到中原,带着禅宗衣钵寻找传人。在嵩山面壁九年后,慧可站在没膝的大雪中求法,自断左臂方得法。当时慧可同门四人向达摩学法,达摩评价:道副得吾皮,尼总持得吾肉,道育得吾骨,慧可得吾髓。

禅宗现在传几代(禅宗袈裟仅传六代)(1)

于是把袈裟传给慧可,就是东土第二祖。传袈裟时,达摩告诉慧可,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又给他《楞伽经》四卷印心,为他留下一偈: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就是说禅宗以后会大为弘扬,敷衍为五个流派,另一说是禅宗再出五个祖师。

对衣钵传承问题,达摩专门告戒他,两百年后就不用再传下去了,因为那时知道者多,行道者少,讲理的人多,懂理的人少,会引起纷争。

禅宗现在传几代(禅宗袈裟仅传六代)(2)

二祖慧可

慧可原名神光,武牢人,俗名姬光。四十岁时终日打坐,一个神人出现对他说:大道不远,你应往南,老是坐着干什么?受到神的帮助,他就把名字改为神光。第二天他头痛如同被刀刺一样,他正想求医,空中有声音说:这是换骨,不是寻常头痛。摸摸自己的头,上面有五个峰顶耸起。于是他南下少林参拜达摩祖师。

得法后,有一个居士也患头痛,来向二祖慧可求忏悔。慧可说,把你的罪拿来,我给你忏。居士思索半天,说:没有罪。慧可说:那我忏罪毕。

居士大悟,问他,什么是佛法。慧可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居士说:我这才知道罪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和心一样,佛法无二。

慧可深以为然,非常器重他,就将袈裟传给了居士,给他剃度后,又取了个名字,就是三祖僧璨。传给他一偈: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

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二祖告诉僧璨,远离闹市隐居深山,不要传法,因为将有国难不宜教化。

禅宗现在传几代(禅宗袈裟仅传六代)(3)

三祖僧璨

僧璨得法后,隐居在舒州皖公山,当时周武灭佛,他在这一带生活了十五年,来往于太湖县司空山,却没人知道他。

隋朝时,有一个十四岁的沙弥找上他,叫道信,恳求授他解脱法门。三祖问:你既未解脱,哪个绑捆了你?道信深思半天,说:无人绑捆。三祖说:那还求什么解脱!

道信于是大悟,跟着他修行了九年,后来到吉州受戒。三祖见他已经得道,就传袈裟给他,口占一偈: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

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三祖于是去了罗浮山,两年后回来,后入灭于山谷寺,著有《信心铭》。

禅宗现在传几代(禅宗袈裟仅传六代)(4)

三祖僧璨

四祖道信

道信俗名司马信,四岁起在佛影寺读书发蒙,特别聪明,听僧人念经,听第一句就知道第二句。七岁出家,剃度师不守戒,他暗自持戒。十四岁到舒州找到三祖 ,十五岁指点张怀出家当栽松道人。擅长用药,治好蕲黄的瘟疫,曾退兵解吉州之围。二十六岁时即得禅宗衣钵,是为四祖。

四祖住破头山时,来参学的人特别多。他在路上遇到一个孩子,骨相奇秀,远非一般幼童可比,就问他何姓?孩子回答,姓倒是有,却不是常见的姓。四祖再问何姓?答:佛性。四祖:你没性吧?答:是性常空的原因。

四祖就去孩子家,请孩子出家,结果一说就同意了,简直像宿世因缘一样。原来这孩子就是栽松道人张怀的后身。四祖就给他取名弘忍。后来将袈裟传给他,即是五祖弘忍,留给他一偈: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

大缘与信合,当生生不生。

有一天四祖对大家说:我武德年间游历庐山,登上绝顶遥望破头山,看见破头山上紫云像伞盖,下面有一团白气分为六道,你们晓得这是啥不?大家都沉默不知,只有弘忍出来说道:莫不是和尚你以后会另出一枝法脉吧?

四祖点头:是这么回事。后来四祖于五十一岁时到牛头山度法融,开了牛头禅系。六十四岁时,他四次拒绝太宗李世民诏请,被赐予紫衣袈裟。

禅宗现在传几代(禅宗袈裟仅传六代)(5)

五祖弘忍

弘忍是黄梅人,姓周,一出生就特别聪明,善相的人见到他后,说他有二十五相好,仅比如来少七相。道信入灭后,他任双峰寺法席,因信众太多,他就到双峰山东面另建道场,叫东山寺,敷演东山法门。

咸亨三年,为了寻找法嗣,令门人作偈,以察看各人悟境。神秀夜里作偈于壁,不敢呈上去。后院舂米的一个行者听到人念诵这个偈子,就求人也写了一偈在壁上。于是五祖就将衣钵传给了这个行者,以袈裟蒙头,晚上为他讲解《金刚经》,命他急速南逃。传给他一偈: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这个行者就是六祖惠能。五祖告诉他,以前达摩祖师刚来东土传法,担心无人相信弟子是禅宗一脉,所以才传袈裟,以此作为信物。现在大家信心已经成熟,禅宗已经深入人心,不用在意他人信不信。再则袈裟如今在谁的身上,一定引来纷争,授衣之人命如悬丝,自你以后不能再传。达摩祖师说过:两百年后,“衣止不传”。

果然,第二天众弟子们知道后,为了这领袈裟四出搜捕惠能,害得惠能在猎人中间隐身十五年,期间还多次被人追杀。

五祖传衣钵给惠能四年后入灭,建塔于黄梅东山。

禅宗现在传几代(禅宗袈裟仅传六代)(6)

六祖惠能

六祖名卢惠能,原籍范阳,新州人,三岁丧父,家贫,卖樵奉母。到集市卖柴时听到有人诵《金刚经》,就只身到黄梅参五祖。弘忍一见到他就印象深刻,记在心头。后来半夜以袈裟蒙头传法与衣钵给他,令他南归。

六祖在四会、怀集之间隐居十五年才出山,来到曹溪宝林寺弘法,四众云集,学者上千,禅宗于此为盛。

《坛经》记载,有一天六祖想浣洗传法的袈裟,宝林寺附近没有清澈泉水,就走到寺后五里处,看到山林苍翠,瑞气盘旋,就以锡杖顿地,地上立即涌出一眼泉水,汇聚成池,他就跪在地上洗袈裟,放在石头上晾晒。

禅宗现在传几代(禅宗袈裟仅传六代)(7)

1920年森清太郎著《《广东名胜史迹》 》六祖卓锡泉

这时一个僧人走来礼拜六祖,说:“我叫方辩,是西蜀人,昨天在南天竺国,看到达摩大师,嘱咐我立即回到大唐,我传下去的大迦叶正法眼藏和僧伽梨(袈裟),现在传了六代,在韶州曹溪,你快去瞻礼。我从这么远的地方赶来,就想瞻仰一下祖传袈裟。”

六祖就拿袈裟给他看,问他:“你专修何业?”

方辩说:“擅长塑像。”

六祖说:“那你试试看。”

方辩有点手足无措。过了几天,才雕塑好,是一尊六祖雕像,高有七寸,惟妙惟肖非常逼真。六祖很满意,笑道:“你只会塑性,不会塑佛性”。然后手摩方辩的头,祝福他:“永为人天福田”。

六祖就把袈裟递给方辩,方辩接过袈裟,一分为三,一份给塑像披上,一份自己留着,一份用棕包裹埋在地里。然后发誓:“以后如果发掘出这份袈裟,就是我出世再来,将住持于此,重建殿宇”。

禅宗现在传几代(禅宗袈裟仅传六代)(8)

六祖金身

圣物成谜

宋朝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有个僧人惟先,修殿挖地时,得到这份袈裟,还和新的一样。方辩制作的六祖雕像供奉在高泉寺,只要祈祷就有灵验。

这或许就是禅宗衣钵传法袈裟的最终归宿。

但历史才不会给人这样清楚的答案。六祖示寂后,他的弟子、住持宝林寺的令韬在《佛衣铭》上说: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派人把六祖衣钵请去宫内供养。五年后,即765年五月五日,唐代宗梦到六祖向他讨还自己的衣钵,就派镇国大将军刘崇景一路礼敬送回曹溪,又令僧众严加守护,不让遗失。此后袈裟还多次被盗,但都在不远处给找了回来。就是说,袈裟现在仍存放在南华寺。

另有一说,迦叶尊者传下来的袈裟给了达摩,后来被武则天给拿去了,不知所踪。又说武则天赐给了僧人智诜。但迦叶尊者分明已经带着衣钵袈裟进了鸡足山等待弥勒降世,哪会给西天诸祖传到东土?除非是另传的一副袈裟。

以前香港还拍过一部电影《木棉袈裟》,说得煞有其事,达摩祖传袈裟在少林寺,被祁天远与锦衣卫闯入寺中强行夺走,寺中僧人经过一番血战最终才抢回。

但袈裟到底去了哪里,这仍是一个谜。

禅宗现在传几代(禅宗袈裟仅传六代)(9)

1920年日本森清太郎著《广东名胜史迹》六祖袈裟一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