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解读(论语解读丘也幸)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7.31

解释

“陈司败”, “陈”,陈国;“司败”为官名,相当于他国的司寇

“昭公”,指鲁昭公

论语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解读(论语解读丘也幸)(1)

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旗,孔子弟子,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岁。

“揖”,作揖,传统礼节,就是拱手为礼

“揖巫马期”就是“向巫马期作揖”

“进之”,让他过来

“党”是名词作动词用,意为结党、偏私

“取”同“娶”古礼同姓不婚

论语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解读(论语解读丘也幸)(2)

大意

陈国的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礼吗?”孔子回答说:“懂礼。””孔子离开后,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 让他过来,问他道:“我听说君子不偏私,难道君子也偏私吗?鲁昭公娶了吴国的女子做夫人,而鲁国和吴国是同姓,夫人叫吴孟子。如果鲁昭公也算知礼,那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个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如果犯了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

论语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解读(论语解读丘也幸)(3)

导读

犯了错不承认,总要想方设法替自己找理由,找借口,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孔子却不是这样,错了就错了,爽爽快快承认,还说是自己的幸运。个人若以君子自欺欺人, 就应该像孔子这样。

用阅读去了解这个世界,然后爱上它

——阅世读书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