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打败孙十万关羽啥态度(娃闻名止啼孙损十万休)

在三国杀移动版中,神张辽因为其能够抢别人的技能,因而具有很高的娱乐性。三国杀在选取神将的时候,往往选的是武将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人物背景和技能背景结合当时的历史事件,因此往往神将技能也会更加强力。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神张辽的出处,也就是张辽威震逍遥津。

张辽打败孙十万关羽啥态度(娃闻名止啼孙损十万休)(1)

一、“夺敌军锐气,杀敌方士气”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孙权趁着曹操大军在征讨张鲁,发十万兵力围攻合肥,而魏军的合肥守军只有张辽、李典、乐进以及七千将士。曹操在出征之前曾给合肥守军留下了一个锦囊,注明了“贼至乃发”。于是张辽等人打开锦囊,上书:“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众将都疑惑不解。根据《三国志·魏书·张辽传》记载,张辽这时说:“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主公在外远征,等救兵赶到,敌人必定已经把我们打败了,所以命令我们趁敌人尚未集中的时候立刻迎击,挫伤他们的气势,来安定军心,以后就可以防守了。”

而张辽与李典素有仇怨,为防止二人误事,曹操刻意要求两人共同负责进攻。张辽打算派敢死队突袭,李典并没有反对,反而说:“想要破敌还得靠你张辽的计划,我是不会因为私人恩怨而忽略公事。”

于是张辽选了八百死士,明日一早,直冲孙权,“夺敌军锐气,杀敌方士气”。

张辽打败孙十万关羽啥态度(娃闻名止啼孙损十万休)(2)

二、“尖锐之势,吾亦可一人夺之!”

天一亮,张辽披甲持戟,率先攻入敌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孙权十分惊慌,于是便逃向一座较高的山冢,张辽喝叱孙权来接战,孙权不敢动。孙权看见了张辽的人很少,于是下令军士慢慢靠拢,把张辽层层包围起来。

张辽奋勇突围,部下几十人随着冲出,剩下的人大呼:“将军弃我乎!”于是张辽又杀入重围,将剩下的人救出来。从清晨战到中午,吴军军心溃散,张辽全身而退。

孙权又攻了合肥十几天,久攻不下,于是退兵。张辽凭借城中守军追击,吴军大败,张辽差点就抓住了孙权,,孙权靠着马跳过断桥才能回到江东。

张辽打败孙十万关羽啥态度(娃闻名止啼孙损十万休)(3)

三、“娃闻名止啼,孙损十万休”

在逍遥津之战中,吴军方面阵容相当豪华,不仅有十万大军,还有孙权、吕蒙、蒋钦、凌统、甘宁、徐盛、贺齐等东吴顶级将领,在演义中太史慈还死在了这里。吴军将领陈武、宋谦都死在了这里,徐盛重伤还丢了自己的长矛(不是古锭刀)。

经过此役,张辽威震江东,江东小儿啼哭不肯止者,其父母只要吓唬说:“张辽来了,张辽来了!”孩童就没有敢哭泣的了,也就是“娃闻名止啼,孙损十万休”的出处。

张辽打败孙十万关羽啥态度(娃闻名止啼孙损十万休)(4)

不过有关神张辽的台词,有人说应该是“娃闻名止啼,孙损十万究”、或者“娃闻名止啼,孙损十万柩等,其实都说得通,不过官方给的是“休”。”

曹操对此战中立下重大功劳的张辽倍加看重,史载“太祖大壮辽”,“大壮”两字陈寿在《三国志》里仅用了两次,分别在《张辽传》及《徐盛传》,之前作者金玉在介绍徐盛的时候也说过,可见张辽功劳之大。

张辽打败孙十万关羽啥态度(娃闻名止啼孙损十万休)(5)

张辽威震逍遥津、甘宁百骑劫魏营,这些都是以少胜多的绝境之战,他们在绝境中主动出击,反而名留千古。不知道大家在绝境的时候又能否放手一搏呢?

张辽打败孙十万关羽啥态度(娃闻名止啼孙损十万休)(6)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三国英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