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下乡记老版全集(知青岁月)

知青下乡记老版全集(知青岁月)(1)

网络图片

“小不点儿”下乡记

王素芝

我的绰号叫“小不点儿”,是我上初中一年级时班上的同学们给我起的。

我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家里没人照看,所以不到6岁就被母亲送到了小窑马路小学上学。

因为比其他孩子都小两岁,所以当时班主任刘老师对妈妈说:“这么小的孩子能跟上课吗?”妈妈说:“跟不上就让她降班,反正家里实在没人照看,试试吧!”就这样,我走进了小学的课堂。

小学期间,我的各科成绩一直保持在中上等水平并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而且考上了理想的中学。

从我走进中学校园开始,就因为我年龄最小(同学们普遍比我大两岁以上),个头又矮,课堂上我是第一桌,排队时我是小排头,为此同学们就给我起了一个绰号——“小不点儿”。

我们上初一的下学期即1966年5月,全国就开始搞“文化大革命”了。我参加了红卫兵大串联之后,由于学校已经不能正常上课了,就在家当了逍遥派。一直到1968年开春,学校把我们68届初中班的同学全部召回学校,要我们复课闹革命。

我们回学校后并没有上一天课,而是分头去动员66、67两届初中毕业生中本该下乡却仍滞留城里的同学尽快地奔赴农村。为此,我们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天在唐山市的大街小巷走东家串西家,一个个精神饱满、情绪激昂地给不愿上山下乡的同学讲着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动员他们尽快地响应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动员工作卓有成效,大部分同学都奔赴了农村。

转眼到了1968年10月,轮到我们68届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市里要求我们这届学生全部报名,统统上山下乡,一个都不剩!这下可好,以前净说大话动员别人上山下乡了,现在轮到自己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回想当初,我们这批虽然经过了“文化大革命”,但并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的初中学生真是年轻气盛,思想单纯。在得知全部要到农村去的消息之后,同学们竟然毫无怨言的个个摩拳擦掌,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没等着动员就纷纷报名要求奔赴到理想中的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在这种环境下,我也毫不犹豫地瞒着家长把户口本交到学校,由学校统一注销户口,准备去农村。记得当时学校教导处的老师接过我的户口本,看到我的年龄时问我:“你这么小,还是个孩子呢,怎么能参加农村的繁重劳动呢?会干活吗?”我当时豪情满怀地告诉老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嘛。到农村去养个鸡鸭,喂个猪狗,放个羊啥的。肯定好玩。”老师笑笑,摇了摇头,对我说:“你先回去吧,户口本先放这儿,等研究研究再通知你。”我有点纳闷,别人可是当时就将户口注销了,我的咋回事呀?我带着疑惑的心情离开了学校。

回到家后,我妈正翻箱倒柜地找户口本呢,问我:“看到没有?”我说:“别找了,我送学校去了。”“啊?”我妈一下子就坐在了炕上,瞪着我说:“你胆子也忒大了,没和你爸我俩商量就把户口本交上去了?你个傻丫头,农村有多苦你知道吗?再说,你这么小,去农村啥也不会干,还不饿死你!”我爸爸是一个领导干部,尽管心里有十分的不舍,但也只是叹了口气,啥也没说。

过了两天,学校老师告诉我说:“本来看你年龄太小,想让你留级在学校呆个一两年再下乡,但是这次68届的学生一个都不留,学校也没办法。你回家和父母商量商量,看去哪个地方好,是集体插队,还是自己联系地方,学校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我回到家里,把学校的意思告诉了父母。他们唉声叹气地商量了一宿,最后决定还是投亲吧,乡里乡亲的有个照顾。

就这样,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小不点儿”,雄赳赳、气昂昂地投身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了……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但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参加农村劳动时的情景。那天,我早早地站在村头,和一大群生产队的社员等候队长分配农活儿。队长有条不紊地将这一大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分配了出去,最后只剩我一人还站在那里,队长上下打量着我调侃着问:“你这个大知识青年儿能干点啥活计呀?”我支支吾吾地说:“我啥都可以干!”队长就乐呵呵地指着一拨半大不小的孩子们说:“那你就和他们一起拉着石碾子轧地去吧!”我二话没说,就和他们去场院了。

当时,我以为这活计很简单,不就是拉着形似腰鼓但比腰鼓大的石头磙子沿着麦子地一垄一垄地轧地吗,有什么了不起?哼!我一挺身把绳子套在肩膀上拉起石碾就走。

到地头一看,地垄好长啊!我拉着石碾,头顶着耀眼的太阳,脚踩着松软的泥土,刚开始时还能跟上趟儿,慢慢地,就上气不接下气儿地落到了后边。几垄地轧下来,绳子勒得肩膀生疼,整个身体弯得就像一张弓,每往前迈一步都非常困难。但是我咬紧牙对自己说:“坚持!坚持!”

同伴们拉到地头回头一看,我还在地中间吃力地拉着,就赶紧从地头那边接着我,帮我干了多一半。

一天下来,看似简单的农活儿累得我晕头转向,浑身酸痛,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但我没想着退缩,而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加强锻炼,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早日把自己锤炼成一个合格的农民,扎根农村干革命!呵呵,说真的,在那个年代,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现在回想起来倒是既幼稚又可笑的。

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我坚持了整整6年!经过6年风风雨雨的锻炼,我这个当年的“小不点儿”终于慢慢地长大了。

知青下乡记老版全集(知青岁月)(2)

文章剪报缩影

【附记】乐七天,本名施贵林,曾用名:顼旎、唐悠客、竹林十仙、慕古思今、兰新天、郑歆、郑一歆等,男性,50后,河北唐山人,从军30年。退休后,应聘在地方报社当了12年编辑和记者。现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市老年摄影协会会员。《“小不点儿”下乡记》是他在负责编辑老年版时,策划和编辑的《难忘知青岁月》征文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