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昂刺鱼一般用什么样的(钓具和技法要匹配)

大多数钓友都有过脱钩跑鱼的经历,垂钓新手更是屡屡中招。有时明明感觉刺到了鱼,提竿后却钓空了,让钓者非常尴尬。刺鱼出现偏差是常见的现象,只有鱼钩刺透了正口,才有最大的可能钓上鱼来。所以刺鱼的角度、力度与速度才是关键所在,这些关键点又与钓具、提竿技巧直接相关。我们不妨从钓具与提竿的技法上找到原因,并分析归纳出解决的办法。

一、钓具要匹配、质量要过硬。

钓具的型号与质量决定提竿、刺鱼与控鱼的成败,所以,钓友在出钓前应认真准备钓具,正确配置钓竿的长短、软硬轻重、主线和子线的长短粗细与弹性、调漂的灵敏度等,并细致检查钓组是否完好无损。建议尽量购买质量好的渔具产品,当便宜货遇上了大鱼,十有八九会折钩断线,平时还要注意钓具的保养,发现钩和线出现了问题要及时处理。

钓昂刺鱼一般用什么样的(钓具和技法要匹配)(1)

首先分析鱼钩的问题。如果钩太大,钩尖就有可能进不了鱼嘴;钩太小也不行,就算进了鱼嘴也不能刺入或刺入很浅,钓大鱼则必须选择钩门宽的伊势尼钩,钩号至少要在5号以上。如果钩又小加上钩的材质细软,就更加容易被拉直而脱落了。如果悬坠时钩身偏向一侧、钩尖不正,鱼咬钩时就会被前面的线拦着,只要一提竿,鱼钩通常只能刺入鱼下颚,极易挂破而脱钩。另外,钩尖内弯或不锋利都会很难刺入鱼嘴。

再看钓竿。如果钓竿太长,为避免刺鱼角度太小必须大幅度提竿向前上方挥出;如果钓竿过硬,使力就不宜过猛以免断线或拉缺鱼嘴;如果钓竿较软,就不利于提竿与遛鱼;钓竿的重量要适合,那种又长又软头又重的钓竿,明显刺鱼动作迟缓,极易跑鱼。

钓线、坠、漂存在问题也都不可忽视。要根据对象鱼的大小来选择鱼线,钓小鱼宜用细线,钓大鱼还是要改用粗线,如果固执地偏爱细线,大鱼上钩多半会断线跑鱼。钓线褶皱厉害或脑线过长,会延迟咬钩讯号的传递,直接使提竿滞后。风线不能太长,因为拉直风线的过程缓冲了提竿的力度到达钩尖的效果,造成刺鱼无力。此外,线太粗、吸水性太强也会造成咬钩讯号失真。坠过重或过轻会导致提竿过迟或过早,漂与坠要搭配合适。漂出现问题也会使咬钩讯号失真:漂的重心不稳就不能正常地直立水中,漂的浮力太小也会使提竿滞后。

钓昂刺鱼一般用什么样的(钓具和技法要匹配)(2)

二、专心致志,把握提竿时机与方法

钓友要消除麻痹大意的思想,克服粗心、不耐心的习惯,认真仔细地观察水面。一旦浮漂传出咬钩讯号,就要立即运用正确的方法提竿。

首先来看提竿时机的把握。受水域、温度与气压以及鱼的活性等因素的影响,鱼的吃口变化很大,很容易造成提竿时机不对,刺鱼效果不好,从而跑鱼。绝大多数鱼吃钩时都是先张腮再张嘴,使食物随流水涌入口腔。表现在浮漂上的讯号因鱼种的不同而不同,对鲫鱼来说漂的反应是一沉一浮,然后迅速下沉或浮起,此时是提竿的好时机。对鲤鱼来说,鱼漂先缓慢下沉后再突然下顿,送漂现象是很少的,此时就是提竿时机。对草鱼来说,鱼漂下沉至2目后就明显地送漂或拖漂,此时也是提竿时机。总之,如果把握好了最佳提竿时机,就能有效防止脱钩跑鱼。

再来看提竿力度的把握。高手能在提竿的同时知道是什么样的鱼,会根据鱼的大小与种类运用正确的提竿方法。对于小鱼可直接提竿飞鱼,对于大鱼则要抖腕刺鱼、持竿挺住并绷紧钓线,让鱼竿与水平面成七八十度的角,使得鱼竿弹力最大、控鱼容易,待大鱼的初始冲击一过便开始遛鱼。抖竿力度不要过大过猛,以免拉豁鱼嘴。如果抖竿太轻,鱼钩就很难刺入鱼嘴。此外,提竿要垂直向上,使鱼钩直刺上颚,若果斜着提竿,鱼钩很容易从鱼嘴溜出。

综上所述,脱钩跑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与整个钓组匹配是否优良有关,提竿的时机与方法不到位更是脱钩跑鱼的的重要原因。谨望通过分享与交流,钓友们能有所思考与启发。

钓昂刺鱼一般用什么样的(钓具和技法要匹配)(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