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过滤哪个最好用(合理的鱼缸过滤如何挑选)

威风凛凛的龙鱼为何夜半跳缸?

价值万元的魟鱼为何惨死缸中?

威武雄壮的虎鱼为何接连翻肚?

美妙绝伦的神仙鱼为何全军覆没?

这一切的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惊天秘密?

原来一切都有了答案

可能是你的过滤出问题啦~

鱼缸过滤哪个最好用(合理的鱼缸过滤如何挑选)(1)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鱼缸过滤的那些事~

鱼缸过滤哪个最好用(合理的鱼缸过滤如何挑选)(2)

上图,这两个过滤哪个更好呢?

要知道近两年内,市面上对鱼缸的过滤配置越来越丰富,过滤款式也花样百出。什么高山流水,什么最强过滤,什么超微粒袋子过滤,什么二次循环,各种各样的高大上名字层出不穷。到底哪些是花瓶?哪些又是真的值得考虑呢?

首先我们要分清这些东西,就必须了解这高大上名字背后的真正意思。

鱼缸过滤哪个最好用(合理的鱼缸过滤如何挑选)(3)

第一步:分清过滤形式

物理过滤的形式

物理过滤分两种,一种就是靠水流沉淀把水与垃圾分离开来。另一种是干湿分离,利用过滤棉等物理性滤材去隔离垃圾。而把过滤棉放过滤格里泡水里使用,无论是过滤效果还是清洁打理方面都不如干湿分离好了。

鱼缸过滤哪个最好用(合理的鱼缸过滤如何挑选)(4)

生化过滤的形式

生化过滤也只有两种,就是滴流和溢流,不管你分格多复杂多利害。只要你的滤材是泡水的,基本都是溢流方式;只要滤材是离水,有水滴滴在滤材上都是滴流方式。

鱼缸过滤哪个最好用(合理的鱼缸过滤如何挑选)(5)

在同等质量数量的滤材前提下,滴流的起到的生化效果比溢流好。

第二步:过滤效果的计算

鱼友找我问过滤行不行,第一步,我都是让他去测量每个能放滤材的实际空间是多少。与鱼缸水体的比例是否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值。

网上有些文章明确标出,生化容积应当有水体的10~15%。

而计算一个过滤的能力就需要去测量每个格的实际容积,取内宽内长值,最低水位值,垫高值等数据 。

例如:

一个格内宽30cm,内长40cm,最低水位高25cm,垫高3cm。

那计算出来:30*40*(25-3)/1000=26.4L

以生化容积应当有水体的10~15%来算

26.4*100/10=264升

26.4*100/15=176升

26.4升的滤材空间,能处理264~176升水。

鱼缸过滤哪个最好用(合理的鱼缸过滤如何挑选)(6)

只要每个格的生化容积加起来,就是整个过滤的过滤能力。

哪里放生化滤材,那里就是生化过滤。

鱼缸过滤哪个最好用(合理的鱼缸过滤如何挑选)(7)

第三步:根据比例搭配滤材。

如果生化容积能达到水体的10%,那其它地方的空间都可以拿来当物理过滤。

这样基本上养鱼是没什么压力。

但如果达不到水体10%,而且过滤已经没地方可放滤材了,怎么办?

这种情况只能看菜吃饭了。意思就是当过滤已经满了没地方可放滤材了,就只能这么用,通过控制鱼的数量、喂食量、换水周期换水量等日常打理去控制水质。

鱼缸过滤哪个最好用(合理的鱼缸过滤如何挑选)(8)

总结:

一个过滤强大不强大,不是看它用了多少块玻璃去分格,不是看它弄了多少花样的过滤。主要就看他能放多少滤材,过滤效果就是看滤材的质量和数量,这两点是最最最重要的,随后就看水流是否能均匀经过滤材,起到应有的效果。

鱼缸过滤哪个最好用(合理的鱼缸过滤如何挑选)(9)

鱼友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我们买鱼缸时,连实物都看不到,只能通过图片去看过滤,这怎么看行不行?

如果你遇到一个比较好的商家把每格的尺寸都标给你,那你基本都能算出效果。如果没有,那建议你选择简单的。同样的空间,越是简单,能放滤材的量越多,至少能保证滤材量。

之前很多成品缸过滤格里弄2~3个网袋。说是微粒过滤,真有效果吗?

这个相当于一个物理过滤,而单靠两个网袋的物理效果,能有多强?事实上物理效果还不如你整个格放过滤棉。所以很多鱼友找到我,我只要看到这网袋,第一时间就问他这东西能不能拆掉,如果能拆就拆了,拿来放生化滤材。

横放式多层的滴流盒物理过滤和一个干湿分离盒的物理过滤对比,哪个好一些?

最简单一点去看,去测量和计算,哪个空间更大,放得过滤棉就更多。同样也是算长宽高,别看过滤棉平的只算面积就可以了,高度影响着摆放过滤棉的层数数量。

二次循环真的很利害吗?

二次循环事实上只是在水泵分流到一个滴流盒里,再进行一次生化过滤。从空间利用角度来看,的确把多余的空间也利用上了。从过滤能力的角度来看,在一个原过滤里加多几个滴流盒放上滤材,总体的过滤效果当然是有提升的。所以一些鱼友的原过滤生化空间不够的话,也是可以考虑这个方案。

使用了二次循环的过滤,水泵是否要选大一些?

这个理论上我们选择水泵是按鱼缸水体循环次数来定的,使用了二次循环,实际去到鱼缸的水流量是少了。但少多少这难以计算。不过我们的水泵选择是有范围的。例如10倍的流量,加了二次循环,只有7倍,还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真的很纠结的鱼友,的确可以选择更大一些些的水泵,建议不超过原10倍流量的1000~2000流量。例如500升水鱼缸,选5000流量,加了二次循环就选6000-7000流量。多一点少一点意义不大,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我的过滤放满滤材也达不到理想的比例,是不是就不能养鱼?

其实除了那些有致命设计缺陷的过滤,一般的过滤都是能用来养鱼。当这个过滤已经摆放了最好的滤材方案之后,水质还是达不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时,我们就要从养鱼的数量上控制了。把一些并不是精品的鱼卖掉,控制一下鱼的进食量,把我们喂食的周期拖长一些。在这些操作下,减轻过滤的负担 。最后就靠定期去换水,洗过滤棉来保持一个良好水质。甚至加一套24小时换水系统。一直给鱼缸换水,减轻过滤负担。当然要考虑可行性!!你家有条件弄没?

我原缸配的过滤达不到理想比例,能外加过滤吗?

可以加,就看你想怎么加,比如原底滤加滴流上滤,反气举,二次循环这些都可以,前提你要接受外观的变化,还要有空间。当然有条件直接换一个底滤,这一步到位是非常好的。这就要考虑可行性了。

感谢原作者:流氓技术的分享,对文章略有修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