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未解遗址之谜(三大遗址的完美切割技术)

在安第斯山脉拉巴斯以西45英里处,人们发现了一处神秘的古代遗址——普马彭谷神庙遗址,被誉为玻利维亚和世界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当它被发现的时候,除了看到被遗弃的石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纪录表明是谁或何时建造的考古学家通常将普马彭谷神庙定在公元500年左右,但在20世纪20年代,一位名叫亚瑟·波尔南的奥地利考古学家在这里待了几十年后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世界十大未解遗址之谜?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世界十大未解遗址之谜(三大遗址的完美切割技术)

世界十大未解遗址之谜

在安第斯山脉拉巴斯以西45英里处,人们发现了一处神秘的古代遗址——普马彭谷神庙遗址,被誉为玻利维亚和世界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当它被发现的时候,除了看到被遗弃的石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纪录表明是谁或何时建造的。考古学家通常将普马彭谷神庙定在公元500年左右,但在20世纪20年代,一位名叫亚瑟·波尔南的奥地利考古学家在这里待了几十年后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

经过年复一年的观察,他检查了日出在地平线上移动的布局,并注意到在每年春天的第一天,太阳都会从废墟正上方的石拱门中升起,夏至和冬至,太阳则会从拱门两边的两个基石上升起,这让波尔南感到十分的困惑。经过进一步研究,他意识到大约在17000年前,太阳已经从这些标记上方升起。因此,波尔南断言普马彭谷神庙是由某种史前文明建造的,该遗址的历史比之前考古学家假设的还要早一万多年。

是谁建造的普马彭谷神庙?是1500年前还是15000年前?这些都不是这个地方最大的谜团,最重要的疑问是——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普马彭谷神庙的结构由巨大的花岗岩和闪长岩建成,一系列的堆砌就像积木拼在一起,每一块都完美地拼在另一块身上,即使是刀片都无法插入。更不可思议的是,完美的直石构成完美的直角,结构十分光滑,而且其中还钻有大小和深度完全相同的圆孔。专家声称即使有现代技术,普马彭谷神庙也几乎不可能复制。那么它怎么可能是由古代文明建造的呢?

为了得到答案,我们不妨去对比一下位于埃及未完工的阿斯旺方尖碑。时至今日,巨大的石碑仍被花岗岩基岩包裹着,它高约42米,重约1200吨,是埃及已建成方尖碑的两倍。据悉,这是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在3500多年前的第18王朝下令制造的。但现代考古学家困惑的不仅仅是它的尺寸,更令人费解的是,方尖碑是由粉红色的花岗岩雕刻而成,这种岩石极其坚硬,比古埃及人使用的工具还要坚硬得多。简单地说,如果埃及人在花岗岩上使用他们的青铜和铁制工具,这些工具会比岩石磨损得更快。此外,方尖碑埋在一条深沟里,这样就不会有足够的空间去雕琢,如果埃及的锤子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雕刻花岗岩,现在又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敲打花岗岩,那雕刻就更不可能了。

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学家在检查方尖碑时注意到,在方尖碑的侧面有一处像被铲子摩擦的痕迹,就像是用带式砂光机在木头上打磨的效果一样。这不是用锤子敲打出来的图案,也不是古埃及人所拥有的任何类型的工具。奇怪的是,在秘鲁和其他地方也发现了类似的打磨效果。制造专家克里斯-邓恩检查了现场,得出了一个暗示性的结论:这座未完成的方尖碑提供了令人信服的间接证据,证明其创造者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与其说是明确指出使用了什么方法,不如说是通过压倒性的指示说明了哪些方法不可能被使用。

然而,阿斯旺的方尖碑并不是唯一的埃及证据,像位于萨卡拉的撒帕轮神庙中巨大的花岗岩箱也是专家们一直考察的地方,这些盒子被加工成难以置信的高精确度尺寸,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使用花岗岩的时候。在现代,石匠们使用装有大量冷却液的钻石液压机来切割花岗岩,这与古埃及的原始工具相去甚远。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埃及的石头工艺陶器是用花岗岩和其他坚硬的岩石雕刻的例子,它们以难以想象的精确度雕刻而成,专家声称即使有了现代科技,这种石制陶器也无法复制。如果不是所谓的现代技术,那么古埃及人究竟是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实现的呢?

克里斯·邓恩给了一个戏剧性的解释:我相信,我在埃及测量的这些手工艺品,毫无疑问地证明了古埃及存在着比我们所知的更高等文明,证据就刻在石头上。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这真是确凿证据,这些证据说明了什么?确凿证据是什么?也就是说,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0世纪80年代,由神秘的考古学家伊万·沃特金斯领导的明尼苏达州圣克劳德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微观角度对位于秘鲁的马丘比丘遗址(印加遗址)进行研究,经过显微镜观察,强大的结构中含有多种不同硬度的矿物质,当通过锤击、研磨或砂磨等方式对石头施加外力时,较弱的矿物会破裂断裂,而较硬的矿物则会保持在一起。

通过研究马丘比丘的石雕,沃特金斯和他的团队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岩石的切割和结构,但经过检查,他们被震惊到了,岩石的表面并不是由破碎的矿物质混合而成的不均匀的混合体,而是一个光滑的表面,就好像岩石暴露在极热的环境中,把石英碎片熔化成一种火焰,这种火焰充满了岩石中微观不规则的部分。

研究工作由另一个团队负责,领队是美国矿务局的地质学家大卫·林德罗斯,他想知道马丘比丘的石块是如何被切割成晶莹剔透的效果。经过一些努力,林德罗斯和他的团队发现,将100瓦的激光聚焦在2毫米的区域来回移动,就可以切割一块石头。这个过程被称为热分解,当然我们不管它叫什么,林德罗斯和他的团队似乎在暗示印加人可以用激光切割技术来改造很多坚硬的石头。

说到古代激光切割技术,我们必须提到“艾拉撒拉巨石”,这是在沙特阿拉伯发现的一块石头,这块巨大的石块被精准利落的切割成两半,就好像是用某种激光技术切割的,显然,印加人并不是唯一拥有这种技术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就像埃及人和阿拉伯人一样,印加人也崇拜太阳神,他们每年都会举办一个太阳节,在这期间,牧师会用一个带有凹形金符咒的手镯反射阳光,然后点燃一堆棉花。有人认为这是一条重要线索,有些人则看得更远,比如伊万·沃特金斯(Ivan Watkins),他于1986年发表在《洛杉矶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中宣称,印加人使用的是太阳能,而不是人力来切割用于建造庞大城市的巨石。据沃特金斯说,印加人会用黄金制成的抛物面反射盘,将太阳的能量汇聚成一束能切割岩石的光束。沃特金斯断言,“我毫不怀疑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西班牙征服者的纪录证实了大型金碟缎罐寺庙的存在,历史学家认为他们很可能先把金碟切成扑克大小的小块并熔化,然后才带回西班牙。沃特金斯认为,人们可能会嘲笑侵略者的老套行为,但却没有人能抓住要点,那重点是什么呢?有没有可能印加文明像埃及人和建造普马彭谷神庙的人一样,都知道如何利用太阳的力量?这三种文明都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石工壮举,而且都崇拜太阳神,他们会不会都拥有某种古代太阳激光的知识?也许,也有可能不止如此。

几年前,一个奇怪的故事开始在考古界和早期网络论坛上边缘悄无声息地流传开来,一位年轻的美国考古学家在埃及的一座地下密室中四周窥探,这对于考古工作来说本来就不足为奇,然而,在他一阵试探之后,这位年轻的美国人在尘土飞扬的走廊尽头撬开了一间不起眼的储藏室,里面堆满了数百个音叉,小的有20-22厘米,大的则有240-270厘米,每一个都像是叉子末端的字母u,奇怪的是,每把叉子的u型齿间都有一根绷紧的金属丝,当拨动金属丝时,叉子就会震动。

请注意,音叉是直到1711年才由一位名叫约翰·肖的英国音乐家正式发明。那么这些音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为什么会出现在埃及考古遗址中?我们同样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些音叉是在那里被发现的,这难道不是一件可以与全世界分享的事吗?至少我们知道有音叉更早的发明记录。

更重要的是,这些音叉不是一个或两个,而是数百个,小的看起来好像为更精细的细节而设计,而大的好像则为沉重的事情而工作。考虑到古埃及艺术描绘的神灵手里通常都会拿着一根棍子,特别是一根u形叉子状的拐杖,一般看起来就像某种动物,而事实是这不是普通的拐杖,而是有着特殊地位的权杖,在古埃及人的信仰中,它代表着权力。那是什么样的权力呢? 也许是一种能够操纵某种力量的权力。

还记得沃特金斯所说的太阳激光吗?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个波必须是电磁波?为什么不是声波?看到这些“音叉”后,这个想法并不像最初看起来那么牵强了。事实上,早在2000年,美国宇航局就已经开始研究超声波切割机,简单的说是一种利用声波冲击材料的设备。最近,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将频率比人类能听到的频率高10000倍的声波集中成一束,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刀。换句话说,这些科学家创造了一种无形的激光技术。这种所谓的声波切割与古埃及和其他地方的文明有着密切的相似性,通过音叉的手柄发出声音振动,比如拨动一根绷紧的电线,它就可以变成一个高频千斤顶,即使它是铜做的,也能够精确地切割花岗岩。

也许古埃及人就是这样切割岩石的,毕竟这些花岗岩是那么的坚硬。而如果在普马彭谷神庙遗址和印加遗址也能发现这种石制“音叉”,那么“这些石块的完美状态是由声波切割”的观点就可以站得住脚了。或许这些古代文明中每一个都拥有掌控声音力量的秘密,也有可能声音的力量是古人最熟悉的东西。总之,比我们人类目前所知道的要多得多。至于它们究竟是远古文明的产物,还是外星人的技术,这个就需要更进一步探索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