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的夜晚你怎么熬过来的(送给失恋者的两句暴击)

电影《吹哨人》的观感不太好,评分也不太高。

本来是瞄着行业题材去的,结果却拎回来一兜子爱情故事。雷佳音饰演的马珂本来可以成为“现代张小敬”,结果却成了“澳洲陈俊生”。

编剧兼导演薛晓路果然还是擅长感情题材。《吹哨人》虽然缺少了举报者的内心纠结,却给足了“被甩者”的心魔苏醒。

失恋的夜晚你怎么熬过来的(送给失恋者的两句暴击)(1)

雷佳音、汤唯漫步海边

公司晚宴后,落日大海边。一对多年不见的昔日情侣微醺漫步,气氛很适合发生点什么。

周雯(汤唯饰)说,自己当初太不成熟,总幻想电影里的爱情。她说她欠马珂一句道歉,还说母亲去世前仍然在念叨马珂的名字。

人生没有如果,所以“畅想如果”就很动人心。

跟前任一起回忆当年,便是对“如果”的畅想。这是一种另类的希望,而希望一直是精神世界里最好的兴奋剂。

各自回房后,他们就再也按捺不住了。“澳洲陈俊生”此番出轨并非因为工作压力得不到老婆的体谅,而是旧情复燃。

他说他爱老婆,但他没说的是,自己一直都不甘心。

失恋的夜晚你怎么熬过来的(送给失恋者的两句暴击)(2)

雷佳音、汤唯饰演昔日情侣

以下这两句话,对于失恋的人来说,是暴击。

第一句:当年甩你的人,现在过得并不快乐。

被甩的人听到这句话,甭管第一反应是幸灾乐祸还是故作镇定,第二反应通常都是蠢蠢欲动,以为机会又来了。

但其后果,通常是沦为备胎。

第二句:当年甩你的人,现在后悔了。

这句话堪比发令枪。如果被甩者此时正是单身,必飞奔至对方面前,不计前嫌,再续前缘。

如果被甩者此时已另有伴侣,听到这句话也会抓心挠肝,然后便开始寻找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哪怕只是浅尝辄止。

其后果,必然是对家里的那位谎话连篇。

很不幸,这两句话,周雯全对马珂说了。马珂心底的不甘,被彻底激活。

失恋的夜晚你怎么熬过来的(送给失恋者的两句暴击)(3)

齐溪出演《吹哨人》

不甘心,是失恋者真正的心魔。

当这个魔鬼沉睡时,你的生活与旁人差不多。可一旦魔鬼苏醒,你就会用几倍于当年的力量,去拥抱、去占有、去自我补偿。

当你的内心被这股力量驱使以后,即使你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你也会飞蛾扑火。

作为当年的被甩者,马珂娶朱迪(齐溪饰)为妻的真正原因,是朱迪长得像周雯。

可是当真正的周雯再次走进马珂的生活以后,这个男人便开始一边经历各种风险,一边编织各种谎言,一边伤害着老婆,一边又被前女友利用着。

被心魔驱使的马珂,完全不相信自己会被利用。他只看到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前女友,却不知道前女友也是这盘大棋里的执棋人。

失恋的夜晚你怎么熬过来的(送给失恋者的两句暴击)(4)

汤唯主演《吹哨人》

周雯当年主动提出分手,如今又主动投怀送抱,还说了一些让人心里痒痒的话。这个时候马珂需要学习一下“前任须知”

首先你须知,前任突然后悔,到底是看中了你什么。

如果你的状态没有比过去脱胎换骨,那么分手的理由就依然成立,所以前任的动机就值得怀疑。或许对方只是大米白面吃惯了,偶尔想吃口窝窝头。或者更严重些,就是你突然有了利用价值。

其次你须知,当你被甩之后,是谁给了你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你以为的浅尝辄止,很可能会演变为越陷越深。你将用别人对你的伤害,去伤害一个和当初的你一样用心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你须知,男人的话不能轻信,女人的话也一样。

很不幸,马珂三条全中。

失恋的夜晚你怎么熬过来的(送给失恋者的两句暴击)(5)

《吹哨人》海报

《吹哨人》的故事,以女主角死亡而告终。可是如果周雯不死,这条感情线又会如何收场。

很有可能的一种结果是,朱迪成了第二个罗子君。马珂经历了陈俊生的同款纠结之后,做出了与陈俊生同样的决定。

陈俊生与凌玲、马珂与周雯,这两组婚外情虽然千差万别,却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相似之处,那就是“职场伴侣”。

尤其周雯还是前女友,更重要的是当年她还闪了马珂一下,所以她对马珂家庭产生的冲击要比凌玲强大得多。如果说凌玲是暗度陈仓,那么周雯则是摧枯拉朽,防无可防。因为马珂常年压抑的不甘心,都是因周雯而生。

所以最后周雯必须死,否则马珂即使回归了家庭,朱迪也是后患无穷。如果说婚姻是一场冒险,那么“对前任的不甘心”就是巨大的暗礁。平时你根本看不出来,一旦撞上就会沉船。

失恋的夜晚你怎么熬过来的(送给失恋者的两句暴击)(6)

《吹哨人》大结局马珂回归了家庭

从陈俊生到马珂,相似的经历,迥异的结局。雷佳音用两个角色让我们看到,“心肠软的渣男”在婚外情里其实也受尽了煎熬。

他们对两边都有愧疚,但他们缺少斩钉截铁的勇气,因此他们一边纠结,一边继续制造伤害。

其实,即使没有前女友的介入,马珂也必将肩负起“吹哨人”的使命。

他的同事不断遇害,他作为继任者,要么殊途同归、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挺身而出。

所以说,不必植入“澳洲陈俊生”,只靠“现代张小敬”依然是个完整的好故事。

结果正是“澳洲陈俊生”的戏份,挤占了“现代张小敬”的纠结和觉醒。

《吹哨人》原定是9月12日上映,那一天恰好是“吹哨人制度”首次写入国家级《指导意见》。

后来《吹哨人》撤档,可能也正是为了把这个重要进展补充到片尾字幕里去。拍摄的时候恐怕并不知道会这么巧。

“吹哨人制度”的建立,不仅是一项监管领域的进步,对普通人的价值观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启示作用。

失恋的夜晚你怎么熬过来的(送给失恋者的两句暴击)(7)

雷佳音主演《吹哨人》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一种理念:爱打小报告的人、遇事就爱告老师的人,是可耻的,是懦夫。

制造这种舆论的人,正是那些校园欺凌的施动者。

他们因为惧怕老师的责罚,所以通过道德绑架,让那些受到欺负的孩子放弃有效的自我保护。

那些弱势的孩子被舆论绑架后,既不敢正面以卵击石,又不好意思背后做“小人”,所以只能暗气暗憋,最终形成了长期的自闭和抑郁。

而“吹哨人制度”的建立,为那些“内部举报者”打开了一盏灯、一扇窗。无论你是普通职员,还是体格并不健壮的孩子,只要你看到了恶,只要你受到了威胁或是侵犯,你都可以“吹哨”。

让本分做事的人不再受折磨,才是“吹哨人制度”更具社会意义的引申。

【满仓大兄弟】深度娱评,浅谈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