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亮点综述(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

来源:【渭南日报】本报记者 姚琼,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亮点综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亮点综述(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亮点综述

来源:【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 姚琼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提升城市品位、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大民生工程。10月28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华州区区长高波涛,了解华州区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下一步打算。

记者:今年是我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二年,华州区具体做了哪些创建工作?

高波涛:今年以来,华州区坚持“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紧扣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全力交好创建工作的华州答卷。

今年4月,全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后,我们第一时间落实会议精神,对全区10个镇办、9个项目组、17条路段、28类点位、236个小区的包联责任进行重新划分,完善区级领导包联包抓、部门“一把手”分类推进制度,建立创建工作定期调度机制,先后5次召开推进会,4次听取工作进展,协调处理各类“疑难杂症”,确保创建工作高质量达标。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东环路一期建成通车,子仪大街、新华大街西段人行道完成铺设,5处公园广场完成绿化、美化、亮化。路段提升方面,对17条城市道路进行修补,对行道树进行全面补栽、修剪,对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的老化墙体进行翻修,对破损的井盖、路灯进行更换。垃圾分类方面,建成垃圾分类亭80个,更换分类垃圾箱152个,生活垃圾大件拆分中心建成投用,镇村生活垃圾实现日清日结。

在城区,精准对照创文测评标准,加大城区主次干道精细化清扫力度,着力整治城中村、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周边及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在乡镇,出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办法”,将农村环境卫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月拨付,推动农村环境卫生大幅改观。

围绕市上督查通报的1000余条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压实整改责任,实行销号管理,目前所有反馈问题已整改到位。围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领域容易反复的问题,深入自查自纠,全方位推动问题清零见底。目前已开展联合行动25次,曝光和整改各类问题412个。

建成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7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支骨干志愿者服务队,阵地建设和志愿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主阵地,广泛开展思想文化宣传,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群众,让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走进镇村,引导广大市民争当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记者:据了解,今年华州区在创建工作中,对小区治理、交通秩序维护、行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能谈谈你们的具体做法吗?

高波涛:城市小区治理、交通秩序提升、窗口单位行风建设这几项工作,一抓就好,不抓就反弹。为此,我们年初就将这几项工作列为今年的创建重点,全力予以推进。

小区治理方面,我们将全区236个小区进行重新调整优化,任务直接安排到各级事业单位,统筹推进“党建引领、疫情防控、创文创卫、社会治理、日常管理”五大任务落实。我们对照小区“十有八无”标准,下拨专项经费,对小区“五乱”进行深入整治,让小区的“面子”和“里子”双向提升。

交通秩序方面,我们实施了以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完善“六类交通设施”为内容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等“六进”活动,在媒体设立不文明交通行为曝光台,在十字路口、公交站点设立文明交通志愿者示范岗,全力营造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

行风建设方面,我们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契机,在政务服务大厅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在执法部门开展“诚信执法竞赛”活动,在服务行业开展“创优服务”活动,在出租车和公交车公司、水电气暖公司、通讯运营公司、金融服务机构等窗口单位全面开展群众“满意度评价”活动,让窗口单位成为传播城市文明、传递社会温情的靓丽名片。

记者:请您谈谈,下一步,华州区将如何纵深推进创建工作?

高波涛: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和行之有效的举措,全民动员、全员覆盖、全区参与,以务实举措切实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坚持创建工作“一把手”工程,腾出更多精力聚焦创文、投入更多经费保障创文、整合更多资源推进创文,确保任务全落实、问题全整改、点位全达标。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对标,重点对9个测评项目、72项测评内容、140条测评标准进行“过筛子”式排查、“钉钉子”式整治,确保整个创建工作经得起检验。坚持把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薄弱环节上,着力在交通秩序维护、农贸市场管理、行业风气建设等领域再发力、再鼓劲,强化全程督导,做到严肃问责不手软,以铁的纪律保障创建工作落地见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完善包联共建、志愿服务、联合执法等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引导27万华州人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当主人、唱主角,全力营造全民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本文来自【渭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