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熊削弱后还能玩吗 这口大锅

拉面熊削弱后还能玩吗 这口大锅(1)

文/奎鹏

最近一个朋友和我杠上了,在多年以前,我们还一起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种过树。

我们的分歧在于长时间以来她支持清零封控,我支持放开。12月7日全面放开以后,病例暴增,北京等地也出现不少人染疫死亡。于是,这位女士非常愤怒,也把气撒到我的头上。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在我的微信上,她在我看过我写的一篇关于同样支持放开的张文宏医生的文章留言和及我的回复:

拉面熊削弱后还能玩吗 这口大锅(2)

拉面熊削弱后还能玩吗 这口大锅(3)

拉面熊削弱后还能玩吗 这口大锅(4)

拉面熊削弱后还能玩吗 这口大锅(5)

这位博士朋友还是研究员身份,按说应该见多识广,但她对疫情形势的认知让我很吃惊,居然认为我们可以长期封控下去!她对支持疫情防控放开者的态度也让我很吃惊。我要说的是,这位女士实在是打错了板子,目前的这口“大锅”,“放开派”们不背!

拉面熊削弱后还能玩吗 这口大锅(6)

图源:pixabay

A

是的,放开后中国疫情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

12月7日中国疫情防控180度大转弯后,感染人数暴增,很多人都买不到抗原、退烧药,患者纷纷涌向医院,准备不及的居民争相抢购药品和医疗物资,供需出现严重脱节。

全国多个省市的医院已经出现血库告急,中国人口第二大省山东省血液中心最近多次发出血液库存低位预警,尤其是A型血和O型血库存量已经达到了红色预警状态。

红色预警是采供血应急预案中最高级别的预警,仅能满足急危重症患者三天的用量。

目前我国有多少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恐怕已经是一个糊涂账。

防疫全面放开以后,实际上已经无法有效统计病例数,但有推测认为已经达到数亿人次。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前后,随着感染者的持续走高,挑战还将变得更加巨大。

在首都北京,由于感染者太多,医疗资源也面临着严重的挤兑,不时传出染疫死亡的信息,虽然缺乏官方的可靠统计数据,官方也不再把有基础病的算作是冠病死亡,但从来自北京殡仪馆、火葬场的相关信息来看,非正常死者的数量非常多。

这种局面也导致长期主张清零封控的“封控派”(也被称之为“清零派”)们的强烈不满。

他们认为中国在防控放开以前感染后低死亡率,是建立在所有患者都得到最好治疗基础上。一旦放开后出现医疗挤兑,这个数字会火箭般窜升。

“封控派”虽然承认封控清零有代价,但认为放开的代价更高。

因为在感染峰值到来时,这个代价的沉重程度,会超乎很多人的想象,会有很多老人因此而丧生。

“封控派”此前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们的疫情放开以后,也的确导致了不少老年人和其他弱势群体重症和死亡,但大量异常重症和死亡并不是疫情防控放开必然要导致的结果。

有人说,我们防疫策略的调整,一直都是在找一个平衡点,兼顾经济民生和生命健康,选择严防死守还是放开,本质上是在两条道路中,选一条相对更不坏的,相对代价更小的,从来都没有无需代价的完美道路。这是一种比较客观中肯的认知。

长期以来,一些“封控派”相信长时间继续封控是应对新冠疫情的最佳策略,但不少人没有关注和理解新冠病毒的最新发展态势,整个世界应对疫情的宝贵教训、经验,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的一些科学做法,以及我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封控派”们没有仔细想过国家防控大转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持续鼓吹长期“封控”只能让我们越来越被动。

拉面熊削弱后还能玩吗 这口大锅(7)

图源:pixabay

B

虽然我们3年的清零式“硬核”防控在疫情防控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至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染病死亡,但是所付出的代价是史无前例的。

我们所积累的财富大量被消耗,不少地方财政都已经入不敷出。

在国际上,我们也在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众多外商投资产业和企业都在撤离中国。

很多支持长期封控的,要么是吃官粮的,要么一直过着优渥的生活(当然也有生活条件和地位都不错的出于认知支持疫情防控放开,普通民众中出于对新冠肺炎的恐惧支持清零封控的也有很多),根本就没有充分了解中国长期搞清零式硬核防控所带来的危机和风险。

在另外一个方面,冠状病毒SARS-CoV-2已经与人类社会共存,这应该是一个常识问题,但我们的一些专家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故意忽略了这一点。非得引导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玩打地鼠的游戏。

SARS-CoV-2病毒肉眼看不见摸不着,本来遏制其传播就极其困难。

如果其传播速度慢,用打地鼠的方法去搞还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是我们应对其他一些对人类、甚至是畜禽致病的病毒的重要方式,事实上这也是在奥密克戎变异株传入我国之前我国疫情防控比较有效的重要原因。

到了传播力强的奥密克戎身上,就无法这样玩了。

奥密克戎不仅传播速度快,还有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几乎是防不胜防,人类无法有效建立起阻断其传播的铜墙铁壁。

但我国的部分专家坚信依旧可以做到,误导政府相关部门走到了错误的道路之上。

在人类历史上,很多大型瘟疫爆发以后,常常在人类社会横行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时间,难道我们坚持清零也要搞这么长的时间?

这样搞下去不仅仅是老百姓受不了的问题,甚至有更为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危险。不知道“清零派”们是否有这样的危机意识?

我们无法否认,2022年12月7日以后突然的防控放开导致了感染人数暴增。疫情形势凶猛,感染面不断扩大,退烧药、抗原极度匮乏,很多地方都发生严重的医疗资源挤兑,这的确能说明我们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但未必能证明放松是错误的,也不意味着继续封控是合适的。

中国的疫情放开是大势所驱,我们放开转向没有问题。

拉面熊削弱后还能玩吗 这口大锅(8)

图源:pixabay

C

必须要说明的是,病例的激增并不是放开以后才出现。事实上在放开以前,在很多城市都在猛增。

整个11月,包括广州、北京等地的感染人数,就持续走高,而这些城市一直以来都执行的最严格的防疫措施,大规模核酸筛查是标配,但即便如此,病毒依旧快速扩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说,造成疫情来势汹汹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原因都归结于“放开”。他的说法固然有些冷酷,却也不是毫无道理。

这主要是奥密克戎这个冬天真的已经防不住了。

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传播速度很快的奥密克戎已经传播到全国多个地方。

2022年3月10日报道,北京、上海、山东、陕西等多地报告的感染者所感染的病毒均有奥密克戎变异株。 此外,上海疫情已外溢至包括广西在内的全国21个省份71个市。

进入2022年的冬天以后,不仅疫情在多个城市都在迅速蔓延,面临的经济运行和社会面稳定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国家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总不能等到局面发展到无法收拾的时候再进行调整吧?

中国的“放开派”们支持放开没有问题,这是让中国解套的唯一办法。

但是该如何放开?以什么样的步骤放开?如何应对放开后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这是需要策略的。

这次疫情放开以后,我们的城市并没有迅速变得繁华起来,一些地区街头冷清、地铁空荡的画面,似乎也成了“放开派”贪生怕死的证据。

“你们不是吵着要放开吗?现在放开了怎么都不敢出门了?你们说放开了消费会回暖,经济会反弹,现在街上怎么还是冷冷清清?”最近,时常看到“封控派”们这样的一些言论。

首先,要说明一下,支持开放与公民个人要不要自保是两码事。

支持开放并不等于公民个人就对疫情完全不设防,何况我们是突然一下子几乎撤销了所有的防护盾。

在这种局面下,所有人包括积极支持放开的人,选择蹲在家里自保都是合理的选择。

再者,3年防疫中的一些不当传播的影响,广大民众从心理上扭转对当前奥密克戎毒株的认知也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在经过第一轮冲击之后,目前北京大街的人气正在恢复,这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当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放开方式及后续管理方式依旧还有很多值得检讨和完善的地方。

拉面熊削弱后还能玩吗 这口大锅(9)

图源:pixabay

D

在很多“封控派”们看来,“放开派”极力淡化病毒的危害,宣扬病毒只是大号感冒,宣传放开后不会出现重大伤亡。

说病毒是大号流感,这是部分专家的声音,从科学的角度而言,这并不算错,因为大号流感也是有重症的,并且每年都要死不少人。

一些人认为专家说奥密克戎已经变成大号流感就没有什么危害了,这显然是一种误读。

实际上,每年流感季在全球,可导致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和300万-500万重症病例。

中国最新一项研究,基于全国流感监测和死因监测系统数据,采用模型方法估计了流感相关超额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结果显示2010—2011至2014—2015流行季,全国平均每年有 8.8万(95% CI 8.4-9.2)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 8.2%(95% CI 7.8-9.6)。

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流感后死亡风险最高。

特定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 - 29 - 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很高。

之所以把这个数据找出来对比,主要是告诉大家,就是大号流感,也是会死人的,奥秘克戎相当于大号流感并不能说它对我们的健康就没有威胁。

遗憾的是,多年来多年来由于科学传播的不到位,广大社会公众对每年都会发生的流感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对它给人类造成的巨大杀伤更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导致部分民众对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完全不当回事儿。

说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变异株奥秘克戎只是和大号流感相当,是站在科学的角度从重症率和死亡率的角度来评价的,这样的比较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我们依旧无法忽视他导致的重症和死亡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奥秘克戎感染导致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有多高也与医疗救治资源是否充分、是否会发生严重的医疗挤兑具有很大的关系,高重症率、死亡率并不是开放导致的必然结果。

拉面熊削弱后还能玩吗 这口大锅(10)

图源:pixabay

E

中国疫情防控放开木已成舟,“封控派”再怎么抱怨和反对也需要接受现实,他们现在需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

如果他们依旧向往封控,依然可以把自己封控在家里,喜欢做核酸,可以自己花钱天天去做。

这和当前疫情防控放开的大方向并不矛盾。

我们看到,2022年度末中国疫情防控开放的步子很大。

继12月7日宣布全面放开管控以后,国家卫健委12月26日深夜发布防疫新的总体方案,宣布从2023年1月8日起对冠病降级管理,从原先的“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不再对冠病感染者实施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接者和划定高低风险区,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也将全面开放,这标志着中国将在冠病疫情暴发3年后,大范围开放边境。

放开是世界性趋势和潮流,是我们国家必须要采取的措施,但放开绝对不是就地躺平。

事实上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完全处于躺平的状态,他们都是根据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冠病应对能力采取的适合本国的策略。

尽管奥密克戎的毒力较德尔塔较低,但其传播力超强,免疫逃逸能力也很强大,这就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应该追踪国内外病毒变异情况,评估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等特点变化,及时跟踪研判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如果我们误解了放开,走向另一个极端搞完全躺平,这将给中国造成更为深重的灾难。

其实,“放开派”们从来就没有说要就地躺倒,被“封控派”们冠之以“躺匪”的名号完全是一种污蔑。

“放开派”们只是希望在冠状病毒SARS-CoV-2新的演变形式下,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从强调病例动态清零的防控中解脱出来,在新的形式下逐步实现和病毒的共存,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最终能够化解SARS-CoV-2病毒的理想方法,当然这需要全人类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漫长的时间。

我们的冠病疫情防控在2022年末的这个冬天全面走向开放可能是突然了一些,步子也快了一些,但对国家而言,也许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当前我们最需要是如何科学防疫,将损失降到最低,这是我们大家现在都应该做的!

拉面熊削弱后还能玩吗 这口大锅(11)

图源:pixabay

F

现在官方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经不再限制流动,民众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一切后果也得自己承担。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中央已经防疫政策的决定权交给了地方,由地方根据自身医疗资源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调整防疫政策。

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策略,中国地域广大,东西南北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大开放的背景下因地制宜调整防疫策略,会更有针对性和效果。

目前,虽然现在全国病例都在激增,但是也没有坏到什么程度。

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北京市在内,全国所有的地方已经在逐步行动起来,现在很多基层都在调整疫情应对重点,尽管步伐和节奏有所不同,但已经行动起来了。

大家都在为补齐药品、病床、ICU病房等方面想办法,这是好的开端。

我们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只要挺过这一轮感染高峰的袭击,重症患者和死亡人数将会持续降低,社会经济也会尽快进入正常的运行轨道。

以后,尽管疫情还会有些反复,但只要冠状病毒SARS-CoV-2的演变过程中没有毒力和致病力更强的毒株出现,我们就不用太担心。

退一步讲,就是出现更厉害的毒株,我相信经过3年抗疫的洗礼,我们的应对也会更加从容一些,当然排除非科学因素干扰依旧任重道远。

声明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