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中的真理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金刚经的空性对我们的人生启发)

昨天“笔的故事”「别做观众,做一个参与者」讲的是《金刚经》里的“空性”概念,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是属于“空的”,没有好坏之分,它的属性是中性;就像水放到任何一个容器里,它的形状就显这一容器的形状,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金刚经中的真理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金刚经中的真理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金刚经的空性对我们的人生启发)

金刚经中的真理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昨天“笔的故事”「别做观众,做一个参与者。」讲的是《金刚经》里的“空性”概念,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是属于“空的”,没有好坏之分,它的属性是中性;就像水放到任何一个容器里,它的形状就显这一容器的形状。

借由这个概念做一个延伸,工作生活中我们通常会定目标做计划,大部分人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想太多”,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思维意识去定义了“目标”。

一类人投射出了很多“困难”。

比如,

要是目标没有实现怎么办?别人会不会嘲笑我?会不会失去什么?。。。越想象,“困难”越来越大,行动的阻力越来越大,然后开始放弃,放弃之后开始自责,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导致情绪失落,负向情绪进一步侵蚀着大脑,最后的结果是做任何事提不起劲,没有了力量。

我们发现这些所谓的“困难”都是我们大脑创造出来的,这些都是虚无的却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另外一类人投射出实现目标带来的“喜悦”。

脑海中想象是战胜困难之后的成就感,无坚不摧,越来越有力量感,迷之自信。有着强大的信念,坚信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有了强大的“心力”,内心的困难就小了。毛主席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就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回顾下“空性”这个概念,不管我们是否有信心,我们现实中遇到的困难障碍,都是中性的,困难的大小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我们觉得大,它就是大的;我们觉得小的,它就是小的。困难的大小,源于我们的感知,它是相对的,仅此而已。

既然是相对的,那我们的目标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太高了达不到丧失信心;太低了没有挑战性,没有动力。

那什么样的目标是合理呢?

讲一个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每个人不一样,你定的目标实现的难度要比你曾经达到过的最好目标要高一点。目标比你的能力大一点点,有挑战性才有动力,至于具体是多少只能自己感知。

所以有一句话,

人活着就是不断超越自己。人最大的目标就是自己,最大的障碍也是自己。

一件事情做成之后的“成功喜悦”的感觉和“心力”是可以迁移的,所以有些体育运动员、钢琴演奏家、创业者,跨行也能做的很成功,因为0-1,开始、过程到成功的全部都体验过了,再做其他事情的无非是不同的挑战,但是背后需要的心力是一样的,他们已经具备了。

最后的话,

每个人都只是在各自的人生里玩一场单机游戏,对手和队友都是你自己,跟他人无关。

共勉!

​~~~~~~~~~~~~~~~~~~

躬身入局,知行合一,做自己的国王。

如果有收获,帮忙点个赞,感谢你的慷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