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水湾社区志愿者服务在行动(满城尽是红马甲)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石楼,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水东岸,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活跃着红色的马甲,讲述着新时代青年积极服务“五新”石楼建设的青春故事。

2015年,石楼县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7年多来,在各级共青团组织的指导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下,已发展超过6000名志愿者,下属27支志愿者服务队,成为石楼县青年工作的一面旗帜。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在新时代事业奋斗的阵地前……一件件红色马甲聚焦“国之大者”,力行“民之小事”,他们聚是一团火,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烈焰燃遍红色老区,散是满天星,让志愿服务的火种撒满屈产大地。

抗疫有我 青年先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团县委第一时间响应党委政府部署,动员镇村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协会、农村青年创业协会、大学生志愿者联盟、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等“青”字号力量组成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协助社区和相关单位,在辅助核酸检测、物资运送等岗位贡献青春力量。

“我帮您找二维码!”“我帮您抱孩子吧!”“请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在石楼县全域核酸检测的31个采样点,100余名志愿者投身于秩序维护、文明劝导、宣传科普等志愿服务当中。

青年突击队队员刘利强忙碌在疫情一线,从早到晚步履不停,除参与核酸采样现场秩序维持外,还兼职“心理医生”“送饭小哥”,期间还要用贴心的语言及时疏导候检群众的焦虑情绪。

随着防疫形式的变化,青年突击队队员们接到指令,在石楼小镇等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开展消毒工作。一声令下,他们背起20升的消毒箱,走进社区71栋楼167个单元的公共区域进行喷洒,消毒一次便是6个小时。凌晨3点,小城的人们已进入梦乡,青年志愿者协会地下车库依旧灯火通明,一盏盏橘色的灯光下,映出一个个忙碌的身影。20余名志愿者穿着红马甲,搭建起一条人力搬运流水线,干练又迅速地搬运着抗疫物资。

“在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下,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同时,服务过程中我们也全力保障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健康,确保服务有力量、有温度。”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刘辉说。在本轮疫情防控中,截至目前参与人员达1600余人次,覆盖群众10余万人,累计服务时长超8000小时。

振兴有我 青年力行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石楼县十年蝶变。放眼望去,一幕幕青年志愿者扎根农村、助力乡村振兴的红色画卷,正迎着朝阳、伴着丰收,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徐徐展开。

“这些志愿者娃娃,真能吃苦!” 曹家垣乡许家山村党支部书记温海生回忆,为了帮助村集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志愿者们白天入户排查,晚上整理资料,这成为很多石楼青年志愿者的生活常态。

青水湾社区志愿者服务在行动(满城尽是红马甲)(1)

志愿服务 产业帮扶

“微生物菌剂要如何施放?土壤的改良方法有哪些?”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张雅雯正在田垄上为村民们讲解农技知识。石楼各级团组织整合专家等多方面力量,根据当地实际组织志愿者深入生产车间、田间地头、农户村民家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将种植、养殖技术送到群众身边,打通信息传达的最后一公里。协助村民们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得“小田”变成“大田”,为农机运作提供广阔天地。倡导规模种植户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行“大户”带“小户”,让广大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探索走出一条共青团工作与乡村产业振兴“红绿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帮扶新路子。

青水湾社区志愿者服务在行动(满城尽是红马甲)(2)

志愿服务 社区治理

脱贫攻坚以来,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老乡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针对移民群众在“搬得出”后,如何“稳得住”,各级团组织因地制宜指导志愿者围绕移民户学生的课业辅导、亲情陪伴等,帮助移民群众逐步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在安置社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了“六点半课堂”“助老爱老”考研自习”“袖带守护”等服务。同时,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当中,做好矛盾处置、应急救援等,把志愿服务延伸到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青水湾社区志愿者服务在行动(满城尽是红马甲)(3)

志愿服务 移风易俗

“嚓嚓嚓,嚓嚓嚓……”伴随着电动理发器工作的声音,大爷原本凌乱的头发变得利落整齐。“新时代,新形象,新风尚”, 爱心义剪这一贴近群众的活动形式让曹家垣乡道堡村村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团县委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在村里举办集体生日、参与红白理事会等工作,向村民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移风易俗新风尚。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西部计划志愿者走入社区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打造文明乡风的“生力军”。县乡两级团委组织大学生联盟成员、研究生支教团队伍开展“创意涂鸦”生态文明宣传,还在当地青少年中设立绿色积分兑换、荣誉激励等机制,把环保意识播撒到少年儿童的心坎上。

青水湾社区志愿者服务在行动(满城尽是红马甲)(4)

强国有我 青年在行

从简易的土窑洞到到移民搬迁安置点宽敞明亮的楼房,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到“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从大山里的简陋教室到在家门口的优质教育……新时代的老区儿女不仅是伟大变革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唱响青春之歌,正成为石楼青年和志愿者们对新时代的积极回应。他们有的通过“一顿热乎饭”公益让村里的空巢老人心里暖腾腾;有的进村入户为老人理发,五年从未间断;有的在社区创建“爱心之家”,陪伴十名孤儿度过一个个春秋冬夏;还有身患白血病,却坚持把最后的时光留给了志愿服务事业……越来越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春面孔正以昂扬的斗志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形成涌动的青春力量。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随着农业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从大城市回到小县城,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力量。“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团结引领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发挥好生力军作用。”团中央驻石楼县乡村振兴工作队负责人韩攀说。(许文悦)

石楼融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