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详解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的小缺憾)

《绿皮书》是一部关于黑人与白人种族歧视与融合的电影,虽然表现的是这么一个严肃的主题,但是影片的基调却轻松诙谐、充满温情,观赏性很高。本文将带你深度解读这部最近在内地上映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为你揭开故事之外的弦外之音和一个小小的缺憾。

上世纪60年代,著名黑人钢琴家唐·雪利在唱片公司的安排下,需要到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南方多个州进行巡回演出。

老唐在是个功成名就的音乐家,他出高价请来了托尼当他的司机兼男仆和保镖,主要任务是一路安全护送他抵达巡演地点。托尼是个生活在底层的意大利裔白人,曾经是个老司机,最近的一份工作是酒吧的保安,目前正好失业。

在1960年代的美国,这一黑一白两个人既是主雇关系,也代表了被歧视者与歧视者的典型身份。然而与通常人们印象中的黑白关系不同,这回的黑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举止高雅而有尊严,白人却是连字都写不好的底层人物,两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详解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的小缺憾)(1)

有文化的老板与没文化的员工

电影就在这样的身份冲突下展开剧情。

一路上两人摩擦不断,导演安排了很多小细节让观众跟着顺利上道。

托尼老是喋喋不休,他很喜欢发表一些特别的观点,比如厨师把食物做得太咸是一种作弊手段;匹兹堡的另外一个称呼叫“奶子堡”,因为据说那里的女人胸很大。

而在老唐看来这些观点似乎很荒谬,也许他压根就不在意托尼的这些芝麻蒜皮。但总之,俩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开始了互相交流。

虽然托尼对老唐的音乐一窍不通,甚至连唱片封面都看不明白。但他出于一种白人先天的优越感,内心是排斥老唐的,甚至对他心存戒备,停车到路边小便时,都放心不下自己的钱包。

而老唐则对托尼的言辞和行为举止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不希望自己身边的这位同伴在社交场合让自己跌份儿,因此他不允许托尼表现得像个混混。他要求托尼不能跪在地上和一群下人赌钱,不能顺手牵羊偷了纪念品商店的小石头。

基本上老唐扮演着一个上流社会的模范先生,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而且要求老唐也共同遵守。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尊严是靠自己的才能和涵养获得的,而非外部世界投来的目光。

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详解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的小缺憾)(2)

一起吃鸡

俩人的价值观在这些小细节中逐渐从冲突走向融合。老唐其实是活在象牙塔里的艺术家,而托尼则比他更接地气。他給老唐介绍了许多黑人流行歌手,甚至比老唐还懂黑人流行音乐。更有趣的一幕发生在肯塔基州,著名的山德士上校早已在那里卖了很多年炸鸡了,这种快餐也成了底层人民的交口称赞的美食。作为一个资深吃货的托尼当然不会错过这种当地特产,并且一路上极力向老唐推荐。一开始老唐还是表现出一贯的矜持,后来终于扛不住托尼的一再安利,跟着他一起手撕鸡腿,大口吃肉。

不得不说,一直以来,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免遭歧视,老唐一直要端着一副架子,他实在装得太累了。而此刻在托尼这白人面前,他终于可以卸下负担了,现在他们几乎是平等的,一切只因两人一起吃鸡。可以这么说,当老唐理解并且接纳了托尼的生活方式,他才真正理解平等的意义。

这世界上本没有所谓高人一等的生活方式,自然也不应该有被人歧视的人种。

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详解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的小缺憾)(3)

先有自尊而后有尊严

当然,老唐的肤色没少給自己惹麻烦,但是每次都以自己的方式顺利化解,并以此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有一次在一场演奏的间歇,老唐要上厕所,无奈主人不允许他使用室内的卫生间。他们这儿的规矩是你必须要到室外的毛厕去,那是专门为黑人准备的。老唐当然不能接受这种歧视,他告诉主人自己要回旅馆解决,演奏会需要因此耽搁半个钟头。这事要是换了托尼,必然在路边就解决了。但老唐的却认为这是畜生才干的事,他的人格尊严不容许自己这么干。

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详解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的小缺憾)(4)

教你摆脱土味情话

影片有一个很感人的安排就是托尼一路上写情书給妻子,但是文笔粗糙,形同流水账。老唐知道后教托尼怎样把信写得更真挚。比如“当我想起你,我想起了爱荷华州美丽的平原.....”,托尼的妻子收到信后感动得不行。我们能看到大老粗托尼那平淡无奇的生活也因此多了许多浪漫和诗意。

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详解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的小缺憾)(5)

两个天涯沦落人

在一个雨夜,两人的车被警察拦了下来。这个地方不允许黑人夜里出来活动。警察也无法接受一个白人竟然給黑人当司机,当他知道托尼是个意大利裔后,跟他说你自己也是半个黑鬼。这惹怒了托尼,一拳打在警察脸上,也将自己和老唐打进了警察局。老唐在看守所义正严辞地向警察表示自己无辜,不应该被关进来。而警察明确告诉他,他的黑皮肤就是被关的理由。其实无论是黑人老唐或者是白人托尼,都是这个不公社会的受害者,两人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都不由自主。幸好,老唐可是曾经为总统演奏的钢琴家,他的一通直达高层的电话让两人当下就重获自由。

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详解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的小缺憾)(6)

在车上老唐依然对托尼此前的暴力表现耿耿于怀。他认为托尼不该使用拳头,而应表现得更有耐心,甚至受点委屈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因为那不仅不值得,而且无法靠它赢得尊严。但这就是托尼的方式。他则反过来痛斥老唐不食人间烟火,连自己黑人同胞的流行音乐都不知道,而自己则活得更像一个黑人。

老唐此时觉得自己里外不是人,他决然让托尼停车,自己走入雨中,他说:

“有钱的白人付钱让我演奏钢琴,因为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有文化。但当我一走下舞台,在他们眼中我立马就变成了另一个黑人而已。因为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文化!我独自忍受轻视,因为我不被自己人接受,因为我和他们也不一样。所以如果我不够黑,也不够白,请告诉我,托尼,我到底是谁?”

这一段让整部影片得以升华,它让我看到导演不仅仅想要表现种族问题。或者说这一段直接让观众从关注老唐的肤色困扰,跃升到关注他作为一个人的内心困境。他的身份认同、他的孤立与无助,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无论你是白人还是黑人,这些问题更具有普世的意义。但遗憾的是导演似乎就此浅尝辄止,并没有沿着这个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详解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的小缺憾)(7)

非暴力不合作

面对压抑的现实,老唐的反抗终于也要到来了,但他学不会托尼的简单粗暴,他的选择是“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方式。故事讲到最后的巡演地伯明翰,老唐以著名艺术家的身份,竟然因为自己是黑人而不被允许在酒店的餐厅用餐。于是他决定拒绝当晚的表演,哪怕因此违约拿不到演出费。那几乎是他能做出的最有力的反击。

两人离开那里来到了一家黑人酒吧。作为白人的托尼在酒吧里接受到的也是诸位黑人异样的眼光。老唐在这里上台演奏那架破钢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感觉。在这里他不再是知名的钢琴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黑人演奏者。哪怕钢琴不是名牌、乐队没有配合过,都无所谓。而托尼则兴致勃勃地看着这一幕。两个种族的融合在这里进一步得以提升。

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详解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的小缺憾)(8)

最后的话

《绿皮书》和一般的种族题材电影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认讲述了种族歧视的故事,而且通过这一黑一白两个男人的心路历程,认真探讨了种族融合与平等相处的方式。当托尼在老唐的启迪之下逐渐脱离平庸的日常,当老唐则在托尼的影响下进一步找回自我,这部电影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肤色与种族了。然而如前所述,这个主题在影片中并没有得以大力发挥,可以视作一个小缺憾吧,也许导演的本意就是仅限于讲述一个关于种族歧视的故事。

现实太无趣

电影有意思

请关注头条号“电影鲨”

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详解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的小缺憾)(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