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

一、用脱料板向上拉伸设计标准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1)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2)

代号取值表

代号

取值范围

说明

h

≥20

脱料板入子的最小壁厚

b

0.5

压料板与拉深公的间隙

d

Φ6

透气孔的直径大小

优点:⑴脱料板往下的过程中先压住料后向上拉伸,成型较稳定,结构简单

缺点:⑴由于在脱料板上成型,在脱料板上所需力要大

⑵需做单独脱料板,脱料板需防侧向力

拉伸氮气系统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3)

①向上拉伸脱料板需要氮气系统,以方便在拉伸的过程中调节拉伸力大小,同时,压力表应和氮气系统安装 在同一垫板上,以方便拆装,

②上模脱料板的力应大于拉伸力和下模压料板的力。

③透气槽需开在拉伸凹模最低点圆角 处

二、带回旋位向上拉伸设计标准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4)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5)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6)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7)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8)

代号取值说明

代号

取值范围

说明

T

**

产品料厚

Q

6MM

透气孔直径

A

A≥3MM

开模状态下产品高出压料板的距离

h

**

下模压边圈的走位

L

L≥h 5MM

上模脱料板走位

注意: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9)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10)

1.如图拉伸透气孔设计在成型最高处型面 R 角边上,不能被包括冲床台面在内的任何东西挡住,确保透气效果良好。

2.拉伸公做法(清 R 和分模线设定):延伸产品内侧面和产品压料面,两者交线作为分模线做拉伸公和压料板如图所示。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11)

3.连续模中“S”型带料上下模要留出随拉伸自由变形空间,以防止被压住在成型拉料时被拉断。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12)

4.连续模中“S”型带料结构拉伸时上下模要压住带料面,防止带料面成型时被拉变形,插针跑位,失去定位效果。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13)

5.拉伸走料的成型面上不能有孔,防止成型走料时拉伤产品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14)

6.连续模中拉伸站压边圈的走位一定等于拉伸后产品回顶的高度 J (J 要满足压边圈浮起后要比拉伸公高至少 5MM),以保证拉伸后料 带能顺利送料。

三、向上拉伸带防回顶机构设计标准

在连续模中,如果有向下拉伸且为了防止下模压边圈回顶导致产品变形,我们就需要设计延时机构来延缓下模压边 圈的复位,避免下模压边圈把产品顶变形!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15)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16)

工作过程:

工作弹簧装在上模座,复位弹簧装在对顶板上,当模具在开模状态时,工作弹簧不与摆块接触,复位弹 簧促使摆块复位。

模具在闭合的过程中,当上模对顶板接触下模对顶块时,上模氮气弹簧开始压缩,摆块开始靠近工作 弹簧,当氮气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摆块接触工作弹簧,由于工作弹簧的力要比复位弹簧的力要大,摆块开始转动, 当上模成型公压着下模压边圈到底时,摆块摆入下模压边圈,如上图闭模状态。

模具开模时,模座带动上模成型公、工 作弹簧往上走,由于下模压边圈顶住摆块,所以当上模座带动工作弹簧离开摆块时,摆块不能复位,且由于上模对顶板 的力大于下模压边圈的力,下模压边圈也不能复位。当模座带动上模对顶板、摆块往上走,下模压边圈也开始复位,当 摆块脱离下模压边圈的时候,复位弹簧开始促使摆块复位。

注意事项:

①工作弹簧对转轴的力矩要大于复位弹簧对转轴的力矩。

②上模对顶板的力比下模压边圈力大百分之 50。

③上模对顶板走位等于上模压料板走位。

四、多次拉伸结构设计标准

料带工序图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17)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18)

说明:拉伸第一步拉深公接触到料带 的瞬间,第二步拉伸下顶底将料带向 上顶与拉深公相接触,保证拉深的同 步性;第二步拉伸时,在脱料板接触 料带前氮气先顶住下顶底,防止产品 被顶动跑位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19)

拉伸1和拉伸2拉伸前料带 截面图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20)

拉伸1和拉伸2拉伸中料带 截面图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21)

拉伸1和拉伸2拉伸后料 带截面图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22)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23)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24)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25)

代号取值说明表

代号

料带

上凸模

下凹模

A1

G1=A1

第一次拉伸凸模直径

B1

D1 =B1

第一次拉伸凹模内径

H1

L1=H1

第一次拉伸高度

R1

R1≥5T

第一次拉伸凹模R

r1

r1≥5T

第一次拉伸凸模R

A2

G2=A2

第二次拉伸凸模直径

B2

D2=B2

第二次拉伸凹模内径

H2

L2=HW

第二次拉伸高度

R2

第二次拉伸凹模R

r2

第二次拉伸凸模R

A3

G3=A3

第三次拉伸凸模直径

B3

D3=B3

第三次拉伸凹模内径

H3

L3=H3

第三次拉伸高度

R3

第三次拉伸凹模R

r3

第三次拉伸凸模R

A4

G4=A4

产品最终拉伸高度

B4

D4=B4 0.5

产品整形下模内径

H4

L4=H4

产品最终高度

R4

R4=产品固定值

产品最终R

r4

R4=产品固定值

产品最终内R

备注:多次拉伸各次拉伸的高度原则:拉伸前后体质相等:拉伸件应采用最少次数拉伸出来,所以每次拉伸的变形程度应 达到最大。


对于本文有不了解 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在下方评论区探讨! 将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想了解更多模具知识或相关软件下载的可关注下方公众号

管道轴测图45度上翻弯画法(带回旋位向上拉伸及其他拉伸设计标准)(2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