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六世孙(曾祖父当了40年傀儡君王)

文/煮酒君

历史上真实的六世孙(曾祖父当了40年傀儡君王)(1)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也是历史上亲政时年龄最老的国君。

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国力日盛,对东方诸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不断蚕食魏国及韩国领土,并在与赵国的长平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按理说这么一位能力出众的国君,理应在加冠成人之际就应当亲政,然而实际上直到五十几岁,秦昭襄王才得以亲政。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么一个能力出众的国君当了如此多年的傀儡呢?

在秦国外戚斗争中当上国君

历史上真实的六世孙(曾祖父当了40年傀儡君王)(2)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 ,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秦昭王七年(前300年),樗里子去世,秦昭襄王任赵人楼缓为相,而后在仇液的劝说下改任魏冉为相。秦昭王十四年(前293年),魏冉举用白起为将军,派他代替向寿领兵攻打韩国和魏国,在伊阙战败了他们,斩首二十四万人,俘虏了魏将公孙喜。白起的崛起,再一次壮大了魏冉的势力。此后魏冉托病免职,秦王任用客卿寿烛为丞相。第二年,寿烛免职,又起用魏冉任丞相,并赐封魏冉于穰地,后来又加封陶邑,称为穰侯。秦昭王十九年(前288年),由魏冉操持,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愍王为东帝。在魏冉第二次任丞相的第六年后,再一次被免职,可是免职的第二年里又第三次出任秦国的丞相。几度免职,几度复位,秦昭襄王多次的夺权都以失败而告终。

据《战国策·秦策三》载:“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当时宣太后与义渠王有着不可描述的关系,而秦昭襄王出于对西北边境的安全考虑,认为必须要消灭义渠,将陇西、上郡连成一片,并修筑秦西北长城,这样才能够免受戎狄侵扰。最终宣太后同意了攻伐义渠,可以说从“义渠之事”以后秦昭襄王才从宣太后手中逐步拿回王权。这件事也成为了秦昭襄王是否亲政的分水岭。

在五跪而得的客卿相助下全面夺权

就像秦孝公重用商鞅、秦惠文王重用张仪那样,当了五十几年的秦昭襄王终于也等到了自己的得力客卿——范雎。

范雎入秦之初,就得到了秦昭襄王“五跪”求策的礼遇。据《战国策·秦策三》载:“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睢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无疑寡人也。’范睢再拜,秦王亦再拜。”秦昭襄王五跪而得客卿献得远交近攻之策,然而实际上,范雎不仅仅是给秦昭襄王带来了远交近攻。还给秦昭襄王,分析了所谓“四贵”、“山东诸国只知穰侯而不知有秦王”这些不利因素,昭襄王有所感悟。并在范雎的弹劾之下,“收穰侯之印,使归陶 ”,“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归封邑”。

在一系列夺权动作之下,秦昭襄王终于全面掌握了大秦帝国的最高权力。这个熬了四十几年的国君,终于在将近六十岁的时候成为秦国真正意义上的“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