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

上文(穿墙伏虎,引雷招雨:崂山道士都会什么道术?属于哪派?(一) )咚咚给大家介绍了崂山道士所属的派别和修炼方式,那下篇我接着讲大家最感兴趣的,也就是崂山道士们所修炼的道术。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崂山道士都会什么道术?

说到道教的道术,可能跟大家理解的不太一样。

大家可能觉得道术就是道士们会使用的各种法术,比如穿墙术、点石成金术、御剑飞天、呼风唤雨等等。

其实道术包含的内容很广泛,道士的自身修行之法,皆可称为道术。道术的种类很多,大体可以分如下几类。

1、炼养:所谓炼养,就是通过食饵(补药、酒及日常饮食)、筑基(坐禅打坐)、玄典(学习道教典籍如《老子》、《庄子》、《列子》等)、拳法(武术)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的学问。

这些崂山的道士们基本都会,尤其是这个武术,崂山的道士历来都是以武术见长,所以现在大家就明白了,道士们练武,不仅是为了看家护院,主要还是为了修炼,尤其是全真教,以内丹修炼见长,所以练武也有利于增强体魄,调整气脉,从而达到修炼内丹的目的。

崂山武术源远流长,即使到了现代也未断绝,崂山当代最著名的道人,同时也是太清宫监院,有““南郭北匡”之称的匡常修匡真人 ,就是当代的武术高手,以内家拳和气功闻名于世,以后我有机会专门为匡真人写篇文章。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1)

匡常修

打坐更是每天都要做的必修课,道士们忙完了一天的事情,晚上回自己房间里就开始打坐,至于怎么打的,打多长时间,人家自己待在屋里,外人也不知道。

2、医术:所谓医术,就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式,给人治病的一种方法。

道教的终极理想,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所以从先秦时代的方士开始,道士们就开始研究医药,目的就是治疗疾病,以求长生,所以张角、张鲁这些人,就是通过行医的方式,开始吸纳教众的。

崂山的道士们虽然不怎么炼丹,皈依全真之后更是注重内丹修炼,但也很擅长医术,上文提到的匡常修真人,就经常给崂山的乡亲们看病,被迫还俗的那十几年,他在胶县老家的卫生所挂牌行医,也为乡亲们治了不少的疑难杂症。

崂山道士们精通医术,有个重要原因——崂山是座名副其实的药山。

崂山自古就盛产草药,现存的有1100多种,其中就包括道家炼丹必须的几种,如黄精等。

民国时期,青岛最多是出产药材达30万两之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崂山产的。

茅山派开山祖师是陶弘景,他是南北朝时最富盛名的炼丹家、药学家之一,他辑录的《名医别录》中也记载了崂山的一种草药——黑石华:“黑石华,味甘,无毒,主阴萎、消渴、去热,治月水不利。生弗(不)其劳山阴石间,采无时。”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2)

山中宰相陶弘景

听说崂顶周围不少黑石华,大家可以去看看。

因为草药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崂山天生就是道山,上山采药是道士们的必修课,做成中药给人行医看病,是道士们挣钱贴补宫观的重要手段。

崂山道士们的医术,从历史记载来看,相当高明,甚至可以让人失而复明。

明朝时即墨鹤山(崂山北部支脉)有个道士,叫李灵仙,山东昌邑人,是全真教丘处机龙门派的传人。此人一直在鹤山的遇真庵潜心修炼,医术非常了得,被称为“神医”。有一年,一个落魄的年轻人流落到鹤山,被李灵仙收养为徒。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3)

遇真庵,始建于宋代,98年重新修复。这座庙有两个奇观:“招鹤回鸣”和“水鸣天梯”,哪天我去拍视频

这个年轻人叫徐复阳,山东莱州人,从小眼睛就瞎了,一直流落四方。被收养后,李神医为了考验其意志,把12枚铜钱扔进了鹤山的一道山涧中,让徐复阳去捡,整整三年,徐道士把这12枚铜钱都捡到了,于是李灵仙用秘法将小徐道士治好,双眼复明。而这条山涧,也被称为"摸钱涧",现在还有,就在鹤山。

这个徐复阳在鹤山得道后又去了太清宫和明霞洞修炼,学经习武,后回到鹤山入主遇真庵,创全真教鹤山派,80岁仙逝,嘉靖皇帝敕封为“中元永寿太和真君”。

这还没完,同样是嘉靖年间,山东寿光一人,叫孙玄清,9岁时父母早丧,因悲痛双目失明,不愿住在叔伯家里,于是出家为僧,他听说崂山有个盲道士被秘法治好了,于是也来到崂山求道治病,不当和尚,开始当道士了,在明霞洞再次出家,后遇到过几个真人为其传授法术,又在黄石宫修炼了20年,突然有一天眼睛复明了。

复明后的孙玄清本事更大,嘉靖37年,被明世宗诏令赴京,在全真教第一丛林白云观坐钵一年,被世宗赏识,敕封“护国天师府左参赞”等职务,主持真人府事务,他是嘉靖朝崂山全真道士中最出色的人物,地位尊贵,连文渊阁大学士、首辅翟銮都赠诗给他。

也正是此人,开创了全真教的崂山派。

至于他是怎么复明的,或许也是崂山道士的医术和修炼方法共同作用的结果吧。

3、看相:“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

相分很多种,比如人相(脸相,手相)、名相(人名、店名)、家相(阳宅风水)、墓相(阴宅风水)等。

这个大家都了解,就不多说了,至于崂山的道士会不会,我建议大家就当他们不会,就完了。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4)

崂山太清宫道士

过去有一段时间,有一些人在崂山以算命为由,坑了不少游客大把票子,以至于网上有这么个帖子,叫《全国旅游必看防宰指南》,第一条是“不要接近峨眉山的和尚”,第二条就是‘不要和崂山的道士搭话",尤其是太清宫那边,那几年确实闹得不像话。

有人说骗人的是假道士,有人说是真道士,真假咚咚也不知道,但是民愤很大,万幸的是最近几年景区抓的严,这种现象非常少了,所以来崂山,看看就好,为啥非要算命呢?

大家肯定都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就出自道家:

晋代著名的道士葛洪,是著名的医学家和丹药学家,他是道教炼丹术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著有《抱朴子》、《《肘后方》等书,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灵感来源,就是葛洪《肘后方》中记载的青蒿汁,“三张二葛”中的一葛说的就是他。在他的著作《抱朴子·内篇》卷十六的《黄白》中,葛洪写道:“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5)

他的意思说:一个人的命运寿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必在外求之,命可自己左右。

你看道教祖师都这么说了,看相算命,咚咚建议大家还是去峨眉山、五台山,去找和尚看相,人家和尚保准看得准。

据说匡真人就从不给别人相面算命。

符箓:一张黄纸驱神鬼

符箓:符和箓本是两种东西,符是图、箓是神秘的文字,但现在都统称符箓了,指的是写于黄色纸、帛上的那些似图非图、似字非字,看着像字又不是字的符号、图形和文字。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6)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7)

符箓的用法很多,可以烧、佩戴、贴(大门、住宅等)、食用等。

符箓也有不同的作用:财运、镇宅、感情、辟邪、学业、事业等都可以用符箓去改变。

这个东西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画的,要有师承,受真法,道教认为符箓都是有法力的,如果画符的人道行不足,驾驭不住却又要强行画高等级的符,很可能会遭到法力反噬,轻则半身不遂,重则当场暴毙。

大家可别闲着没事干,照葫芦画瓢似的也画个符,没用的。

画符也有很多禁忌,比如有十戒八忌,如喝酒时不能画符、画符时不能迟疑不决等等。

道教的许多符箓,不见文字,只是师徒之间口口相传,所以很神秘。

上篇我提到符箓是符箓派道教的修炼方式,比如正一道、茅山道。全真教是以内丹修炼的教派,所以不尚符箓,崂山属于全真,所以崂山的道士不太懂这个。

禁术:邪魔猛兽!尔等速退!

禁术的意思是“禁止之术”,可以禁活物,如猛兽毒虫,也可以禁自然现象,如流水、大火,还可以禁疾病、恶鬼等等。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里描述了一些会禁术的道士:道士赵炳,以气禁人,人不能起。禁虎,虎伏地,低头闭目,便可执缚。

禁术有两种,一种是用气来禁(上文就是),也有用符咒来禁的。

那崂山的道士会不会禁术呢?

从历史记载中,崂山道士很可能会禁术。

蓝水和周至元的两本《崂山志》中都记载了一个全真道士——张志清:“修行卓越,尝往来于崂珠二山,山故多虎,久居之,虎皆远避,人皆服其道力”。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8)

过去崂山经常有老虎吃人,这些雕塑讲的是不其县令童恢伏虎的故事。

在崂山会伏虎的道士,可不止张志清一个,另外一个名头更大,出道更早,那就是崂山历史上第一位大道士,华盖真人——刘若拙。

刘若拙是五代十国时的蜀州人(今四川省崇州市)人,生于唐朝昭宗光化年间(公元898年-公元900年),就是此人,让宋太祖赵匡胤疯狂迷恋,一口气赏了3座宫殿,由此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我之前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崂山第一位大道士,精通伏虎求雨,抠门的宋太祖为他盖了三座宫殿》,大家可以看看。

刘若拙年纪轻轻就来到崂山修炼,从默默无闻,到成了所有崂山道士的偶像,靠的就是伏虎驱狼。

崂山自古虎患严重,他来到崂山后,将崂山的虎患给消灭了,崂山土著们很满意,给他的庵送了一块匾额,叫“驱虎狼庵”,挂在了他修行的庵里,后来简称“驱虎庵”,明朝的时候倒塌了。

这两个崂山道士很可能就是用禁术来驱虎的,但具体怎么做,千百年过去了,早已无从查起。

雷法:九天玄刹,化为神雷,煌煌天威,以剑引之!

雷法是道教的一个呼风唤雨、降妖伏魔的道术,这个道术比较有名气,很多人都知道。

雷法也是道教中一些派别的核心道术。

北宋末年,三山符箓中分衍出一个支派——神霄派(属于天师道),祖师爷是王文卿,江西建昌南丰人,这一派的人会一种叫“五雷法”的秘术,擅长呼风唤雨,受到道君皇帝宋徽宗和南宋其他君王的宠信,当时名头很大,一旦天有大旱,朝廷就招神霄派的道士求雨,这一派到元朝之后就逐渐没落了。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9)

北宋末年,公孙胜修得五雷天罡正法,不知施耐庵是否受到五雷法启发

这雷法,崂山道士们也会。

我刚才提到的华盖真人刘若拙,就是道家雷法里的佼佼者,比神霄派那帮人,还要早100多年。

刘若拙之所以深受宋太祖赵匡胤的信任,除了道法深厚,为人虔诚,更重要的就是刘真人求雨的本事。

南宋史书《宋朝事实》上称:“每水旱,必召于禁中制祷,其法精至,上甚重之”。

也就是说,每次天有大旱,赵匡胤就把他召到皇宫中,筑坛求雨,十几年屡试不爽,赵匡胤非常惊奇,对刘真人信任至极,以至于刘若拙“坚求还山”时,赵匡胤苦苦挽留,实在留不住,就花重金在崂山为其修建了上清宫、太平宫和重修太清宫三座宫殿,作为华盖真人的道场。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10)

赵匡胤事出了名的扣,他能花大钱为华盖真人建宫,说明了其对华盖真人的信任

崂山还有一个道士,也会求雨,也受到了皇帝的喜爱,这个人就是我上篇提到的,瞎眼复明,开创全真派支派崂山派的孙玄清道士。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孙玄清到京师的白云观坐钵修炼,正遇大旱,他祈雨有验。痴迷于道教的嘉靖皇帝敕封他为“护国天师府左赞、金山子海岳真人”,令他“掌管真人府事”。

当然,孙玄清的雷法道行比华盖真人要弱一些,因为人家华盖真人求了十几年雨,还是很厉害的。

咒术:天罡大圣,威光万千

咒术,即咒语之术,是道教用来祈祷各路神明,压制恶鬼,达到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之法。

咒术有时候可以单独用,但更多是跟符箓一起用,道士做法,一边烧符舞剑,一边念念有词,所以叫符咒并用。不同的咒语可以用来治病、驱邪、修炼内丹等等。就比如上文介绍的雷法,就有《起风咒》、《起雷咒》等咒语配合使用。

念咒时一般还要配合掐诀,掐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间结成某个固定的姿势,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所以使用咒术是很系统的工作,不是那么简单的。

咒术,大多为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组成的韵语(以四言为最多),就比如修炼时用的《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 应变无停

驱邪缚魅 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咒术的种类和符箓一样,都很多记录咒语的道教典籍有很多,如《太上三洞神咒》。蒲松龄在《崂山道士》中描写的穿墙术,应该可以归于咒术,因为师傅交给了王生一套口诀,这套口诀学会了,王生就穿墙成功。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11)

至于崂山的道士会不会咒术,根据雷法来说,最起码会雷法的咒语。

占星术: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

占星术根据天象来预卜人间事务的一种方术。

占星术的起源很早,从远古时期,因为认知水平有限,古人就用观察天象来解释自然规律和现实中出现的,生老病死,攻战杀伐,输赢成败似乎都能从星象中得到启示。

道教也研究占星术,道教崇奉二十八宿。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28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

它又平均分为4组,每组7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道教名之为“四灵”。其中北玄武最受道教崇敬,被奉为真武大帝、玄武大帝,赫赫有名的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12)

武当山

那崂山的道士们会占星吗?

我推测应该是会,但是现在大概率是失传了。

崂山仰口景区有个犹龙洞,是由天然巨石叠架而成的,里面供奉着一些神仙,上面这块巨石叫混元石,混元石上是个平台,上面刻着两个星座图案。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13)

犹龙洞

梁山七十二座地煞实力(穿墙伏虎引雷招雨)(14)

混元石上的星宿图

现在混元石修了楼梯,游人可以上去,但是过去没有楼梯,只有功夫了得的道士,才能用轻功跳上去。据说这些道士参照混元石上的星宿图占卜吉凶,也有说利用星宿图对照星空练功法的,具体什么作用,已经不得而知了,现在成了迷。

道教的道术还包括阴阳术、法阵等等,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

至于现在的崂山道士们都会什么道术,如果大家来崂山玩的话,可以亲自去问问这些道士们哟。

(原创不易,如果大家喜欢咚咚写的文章的话,欢迎点赞、转发、收藏、评论,谢绝转载,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