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怎么看能检查出什么)

是新朋友吗?记得点击蓝字关注我喔~

除了基础五项,相信大家最熟悉的检查项目就是血常规和尿常规了。这两项检查的项目多,很多人也不知道各个指标代表什么含义。检查报告上一般会有结果和参考值,还会出现向上“↑”和向下“↓”的箭头。这些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解读血常规的体检报告

教你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怎么看能检查出什么)(1)

首先来聊聊血常规

人体的血液由血细胞和液体成分组成的。血细胞一共分成三大类,即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而血常规检测,是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这三大类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分类及相关参数等进行检测。血常规是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人体在某些生理状况或者疾病时,会引起血液细胞成分发生数量和质量变化。血常规通常包含有20余项指标,可以用于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如诊断是否贫血、炎症,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在这项检查中,大多数体检者都会出现个别项目的偏高或偏低,其中有几项指标至关重要,包括白细胞总数、红细胞和血小板总数。

第一个指标是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属于一种免疫细胞,是人体的安全防御部队,在人体中担负许多重任,具有吞噬异物并产生抗体的作用、治愈机体伤病和损伤的能力、抗御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入侵的能力以及对疾病的免疫抵抗能力等等。

白细胞按照分工不同分为五个军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是常规主力军,通常占比在一半以上,是负责打仗的野战部队。

白细胞升高,一般意味着有外界细菌入侵感染,通常调动的是常规主力部队——中性粒细胞,所以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且和感染程度呈正比。

如果在发热时,白细胞正常不升高,但是淋巴细胞升高,往往意味着病毒入侵。因为病毒太小,且潜伏入正常组织细胞内,躲过了常规安全部队中性粒细胞的警戒,但是被特种部队——淋巴细胞侦查识别发现了,所以淋巴细胞迅速调动反应,进行特异性免疫反应攻击。淋巴细胞的比例和形态发生的变化,是辅助诊断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你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怎么看能检查出什么)(2)

相当于快速反应部队,参与速发型变态反应,升高通常意味着过敏或寄生虫感染。嗜碱性粒细胞是数量最少,最神秘的一支部队,异常升高,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创伤、铅和铋(bì)中毒等。

白细胞计数是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成人正常参考值为4~10×109个每升,儿童为5~12×109个每升,新生儿为15~20×109个每升。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常见于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降低或基本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常见于病毒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常见于严重的过敏和寄生虫感染。

此外,白细胞也会出现生理性增高,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冷热水浴后、酷热和严寒、紫外线照射、妇女月经期和排卵期、妊娠期(特别是妊娠20周后)、产后、吸烟者、情绪激动、刺激、儿童剧烈哭闹等。且白细胞在人体安静和放松状态下较低、活动和餐后适当增高、下午较上午偏高,一天之内的变化甚至可相差一倍,所以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应尽量保持在平静状态下,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检查,其结果才更具参考价值和可比性。

白细胞降低多见于病毒感染,长期明显减少可见于药物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放射线的影响,使白细胞总数降低及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疾病,建议定期复查。

教你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怎么看能检查出什么)(3)

第二个指标是红细胞总数。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其作为呼吸载体,能在携带和释放氧气至全身各个组织的同时,运输二氧化碳,协同调节维持酸碱平衡和免疫黏附作用。红细胞总数是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之一。正常参考值男性为4.0~5.5×1012个每升,女性为3.5~5.0×1012个每升,新生儿为6.0~7.0×1012个每升。血红蛋白常被称为“血色素”,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就像人体中的搬运工,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各部位,同时将二氧化碳等废物运出体外。正常参考值男性为120~160克每升,女性为110~150克每升,新生儿为180~190克每升。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增多可见于缺氧、失水、大面积烧伤、红细胞增多症等。减少则提示各种类型的贫血、失血,贫血原因包括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贫血程度的分类是:血红蛋白90~120克每升为轻度贫血,60~90克每升为中度贫血,30~60克每升为重度贫血、30克每升以下为极重度贫血。

教你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怎么看能检查出什么)(4)

第三个指标是血小板。血小板主要反映身体的修复能力和身体止血凝血的能力。比如手上划一刀口子,按几分钟后血停了,这就是血小板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的参考值为100~300×109个每升。

血小板一般较为稳定,升高常见于某些疾病的恢复期,也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如急性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脾切除术后、感染等。血小板降低多见于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血小板破坏过多或过度消耗,如女性月经期,长期明显降低可见于全身性出血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白血病等。平均血小板体积是用于评估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大小。如果血小板体积过大,会导致止血功能下降,即使有正常的数目,也可能出现止血困难的情况。

教你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怎么看能检查出什么)(5)

当检查报告上某个指标出现向上的箭头“↑”表示超出参考值范围,而向下的箭头“↓”则表示低于参考值范围,没有箭头说明指标在参考值范围内。一般略超出或低于参考值,都不用太过于担心,可能是个体差异或者仪器误差引起的,复查后指标正常即可。

血液随着心脏不断地收缩、舒张,会从心脏流向全身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再从各处的静脉流回心脏。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从肺部获得氧气、从消化器官获得营养物质,并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运送到肺、肾、皮肤等处,排出体外。血液储存着人体重要的健康信息,当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血液成分就很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血常规检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