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两个网红桥(太原这座网红桥)

太原两个网红桥(太原这座网红桥)(1)

太原两个网红桥(太原这座网红桥)(2)

春节期间,太原天龙山新建成的公路上——一座三层环形高架桥成了不少市民甚至是外地人的“打卡”胜地。朋友圈里、微博上、抖音上,到处都能看到有人在晒这座“网红桥”,这座桥究竟有何不同,让众多网友纷纷前去拍照留念?施工方又是考虑到哪些因素,把桥修成了“网红桥”呢?

春节高峰期过后车没那么多了 但“打卡”的人仍不少

在网上热传的三层环形高架桥,属于新建的天龙山区域旅游通道,全程长度为30公里左右,沿途共有四座桥和一处隧道,而“网红桥”就是其中海拔最高的一座高架桥。

从不少网友晒出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春节期间这里每天都会有车连车的情况出现,一位网友晒出的视频里,去天龙山拍照留念的车辆排起了长龙,放眼望去,视线所及的路面上全是车,而慢腾腾的车速更是让人感慨:“开车过来不算远,但上桥不知道要等多久。”

避开了春节高峰期,又是工作日,记者以为来“网红桥”拍照留念的市民应该不多,但没想到,虽然没有网友们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上那么夸张,但车还是一辆接一辆地向山上驶去。上桥之前,记者注意到路边有一个标识牌,写着“西山旅游改线2#桥桥梁总长957米”。

上桥的路面并不宽,只有两条车道,刚走到第二层桥面上,就开始有一些靠边停留的车辆了,走到最高一层时,这种情况更加普遍。记者目测了一下,路边停靠的车队大概有200米长,既有本地车,也有外地车。虽然车不少,但所有车都是靠右停放的,所以不影响左边路面车辆的通行。一位刚把车停在路边的市民说:“知道这样不好,但没办法,反正大家也都是停下来拍个照,一会儿就走了,不会长时间占用路面的,应该影响不大吧!”

除了车,路上的行人也不少,三五成群,或拿着手机,或用专业相机,还有人带着航拍设备在拍照留念。

“网红桥”之所以修成这样是出于舒适度和安全角度考虑

在大家争相“打卡”的同时,也有市民提出疑问:“这个桥为啥要设计成这个样子呢?一定要在原地盘旋而上吗?不能像普通盘山公路那样依山而建吗?”“这样安全吗?”

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采访了“网红桥”的建造者、中铁十二局集团太原市综合管廊工程项目部的办公室主任周继明。“这么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缓解坡度大的问题,二是减少对山体的开挖,保护环境。”周继明说。

原来,天龙山旅游资源丰富,但原来的道路坡陡弯急路窄,且年久失修,破损严重,而且从入山口到2号桥所在的位置,直线落差达到350米,如果只是对以前的旧路重新翻修,那游客驾车上山时路面的坡度可能要达到25度左右。“这里如果修成普通的盘山公路,就需要挖很多地方,会对山体造成破坏。从舒适度和安全角度考虑,最后决定用盘旋的桥梁来减缓坡度。”周继明说。

至于安全问题,市民就更不用担心了。“山体本身是石头的,我们在建桥时又挖得很深,最大桩深65米,而且桥的上部采用的是钢箱梁的设计。”周继明介绍道,钢箱梁本身比混凝土梁轻便,但承重能力却和混凝土梁不相上下,加上桥面上的沥青属于特种沥青,“普通道路上的沥青可能需要铺6厘米厚,但这种沥青只需要铺3厘米就足够了,承重绝对没问题。”

“现在这里成了网红了。”周继明知道自己和同事们所建造的桥成了网红,心里挺高兴的,据他所知,春节期间,上天龙山的车平均每天有3500辆,按每辆车都满员算,每天到桥上拍照留念的游客可达上万人,“元宵节当天车就堵了6公里长。”周继明说,“我们想提醒市民,来了这里后,最好是不要把车停在桥上,人下车往前走。影响交通不说,人身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

周继明介绍,天龙山区域道路工程属于西中环南延改扩建工程,现在已经大部分完工,全部工程完工后,太原河西地区将新增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与新晋祠路形成晋阳湖和晋阳湖湿地公园东西两侧快速路网,沿线连接太原古县城、晋阳湖和晋阳湖湿地公园、晋祠、太山、蒙山、天龙山、太原植物园等8个景区。“我们已经沿路种了不少绿植,到了今年五一,这里的风景会更美的,欢迎大家到时候再来。”周继明说。

来源:山西晚报

太原两个网红桥(太原这座网红桥)(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