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为何被称作近代史开端(1840年就爆发了鸦片战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饶又强大的国家,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持续了上千年,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也是如此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就以天朝上国物产丰厚为由拒绝过英国的通商然而这一切到了1840年的时候就都变了,这一年鸦片战争爆发,洋人用火炮轰开了闭关锁国两百年的大清国门,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鸦片战争为何被称作近代史开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鸦片战争为何被称作近代史开端(1840年就爆发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为何被称作近代史开端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饶又强大的国家,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持续了上千年,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也是如此。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就以天朝上国物产丰厚为由拒绝过英国的通商。然而这一切到了1840年的时候就都变了,这一年鸦片战争爆发,洋人用火炮轰开了闭关锁国两百年的大清国门,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

鸦片战争最终以清朝战败,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结束。以现在的眼光看《南京条约》是十分屈辱的,然而当时的签订条约的道光帝和众朝臣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只是愤怒条约上英国女王竟然能与道光帝平起平坐。事实也是如此,《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无关痛痒,完全没有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甚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失败以后签订的《北京条约》也没有让清政府崩溃,真正让清王朝走向灭亡的是1895年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为什么这么说呢?

清王朝作为东亚霸主,虽然在两次鸦片战争中都打输了,但对手是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第二的英国和法国,清朝打输了并不是什么大事。反而接连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收复新疆、打赢中法马尾海战的清朝还被欧美视为世界列强之一。我们再来看看两次鸦片战争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就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偿2100万银元;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英国的贸易关税由中英共同商定。《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各赔偿英法白银800万两;割让九龙给英国;增设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旅游;允许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通航。这些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都还能接受,并不威胁统治者的权益,清政府也还是自己的政府,没有变成“洋人的政府”。

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的国人奋发图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目的是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局,维护清政府统治,可见这个时候清政府在百姓心中还是有权威的。洋务运动也颇有成效,大规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兴办了许多近代化的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还建立起了海军实力排名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这段时期也被称为“同光中兴”。

然而好景不长,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中断了清朝的中兴,体量如此之大的清朝输给了撮尔小国日本,清王朝的遮羞布被彻底撕开。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朝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清朝承认朝鲜的自主权;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两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设立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的签订造成了以下几个恶果,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宗藩体制崩溃

朝鲜长期以来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国,马关战争之后清政府承认朝鲜的自主权,实际上就是承认了日本对朝鲜的控制,这让清朝丧失了一个最重要的藩属国的宗主权,清朝东亚霸主的地位也由此丧失,东亚地区传统的宗藩体制完全崩溃,“天朝上国”不复存在。

暴露真实实力

西方列强本来不知道经过洋务运动之后的清朝实力究竟有多强,结果甲午战争竟然输给了撮尔小国日本,要知道日本可是中原王朝一千多年的小弟,自唐朝开始就向中国学习。如今小弟都能骑到大哥头上了,不仅震撼了西方各国,就连清朝自身都极为惊骇。这也让西方列强知道了清朝不过是“虚胖”,洋务运动并没有改变清政府腐朽无能的本质。

民心不存

甲午战争之前签订的条约虽然也割让了国土,但割让的香港不过是弹丸之地。《马关条约》一下子把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都割让了,这可是历朝历代苦心经营的土地,其上的百姓有数百万之多,朝廷竟然能为了自己的利益甘心把这些土地割让给异族,凉了百姓的心。既然朝廷不抵抗,那地方就自己抵抗,台湾省人民拒不接受《马关条约》,与日本抗争半年之久,让日本伤亡三万多人,比甲午战争中清朝官方军队打死打伤的日军还多。

于是1895年清政府签订完《马关条约》之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浪潮,国内百姓也不再相信清政府能够带领国家走向富强,开始了不断的起义。五年以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签订完《辛丑条约》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一个被外国控制、不能代表自己国家利益的政府,灭亡就是早晚的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