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聋哑合唱团的天籁之音(用旋律化解忧伤)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讯近日,记者来到官渡区阳光之家文体服务中心看到,一支“特殊”的合唱团正在有序地进行排练。这支合唱团有53名团员,和普通合唱团不同的是,他们是由残疾人及志愿者组成的盲友合唱团。

预告聋哑合唱团的天籁之音(用旋律化解忧伤)(1)

排练现场,合唱团正在认真练习,有的团员看不见老师指挥,只能通过脚踏地板发出的节奏进行训练,团员们互相帮助,一遍又一遍地纠正音准和节奏,无数次重复练习后,大家终于配合默契地完成了一首歌曲。这群“特殊”的团员用音乐给身体插上翅膀,用旋律化解生命中的苦难,用歌唱托起了生活的梦想和希望。

这支从零基础开始的合唱团,现在已经成为了官渡区乃至昆明市残疾人合唱的一张名片。

合唱团的成长离不开团长倪玉鲡的付出。倪玉鲡以前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2011年,她开始接触残疾人合唱教学,“他们给我的感觉不是阳光,场地的气场是向下的,如果用颜色来形容的话,我觉得是灰色的,我想试一试,用唱歌来改变他们。”为此,倪玉鲡坚持十年免费教学,她坚信,唱歌,一定可以改变他们。

2019年,倪玉鲡出资成立了民营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昆明市官渡区阳光之家文体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公益助残活动。同年9月,她成立了“官渡区盲友合唱团”,该团以官渡区视力类残疾人为主,涵盖了昆明市视力类、肢体类、精神类、智力类、听力类、多重类残疾人及其家人和各方志愿者,开展盲人合唱训练及公益演出项目。

预告聋哑合唱团的天籁之音(用旋律化解忧伤)(2)

由于视力类残疾人较多,学员无法看见歌谱,每首歌的教学都需要口口相授,倪玉鲡先给他们录音频,发到他们手机上让他们学习,有的团员不会使用手机,她就在课堂上教授,每首歌的教唱都要重复成百甚至上千遍。为了让他们知道如何科学发声,她让他们用手触摸她的脸、嘴、肚子、腰等部位;为了演唱整齐一致,她尝试各种方法锻炼他们。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合唱团走上舞台展示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多,曾经不会唱歌、不愿出门的残疾人朋友,在倪玉鲡的耐心引导下,不但找到了兴趣爱好,甚至找回了自信,抬头挺胸,放声歌唱。

预告聋哑合唱团的天籁之音(用旋律化解忧伤)(3)

从不敢开口怕被人歧视到大胆歌唱,65岁的肖美玉克服了心理障碍。肖美玉视力残疾,双眼仅有一点光感,当倪玉鲡问她愿不愿意参加合唱团时,她是犹豫的,在倪玉鲡的坚持下,她最终加入了合唱团这个大家庭。现在的肖美玉,自信阳光,她说:“听见我们的歌声那么优美,感恩的心情无以言表,我们爱唱歌想唱歌,唱歌让我们感到了重生,我看到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因为身体残疾,李红梅自卑胆小,平时很少出门,自从参加了合唱团,她变得开朗了,话也多了起来。看到妈妈的合唱团参加演出获了奖,李红梅的女儿自豪地对她说:“妈妈你火了,你太好看了!”唱歌让李红梅体验了不一样的人生,她说:“我们想一直唱下去,到更大的舞台去唱歌,用歌声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恩感激,也希望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加入进来,感受幸福和快乐。”

预告聋哑合唱团的天籁之音(用旋律化解忧伤)(4)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合唱选拔及展演,云南省第九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官渡区“文艺宣讲轻骑兵”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选拔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文艺理论宣讲大赛,云南省暨昆明市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官渡区2022年残疾人文化文艺艺术节开幕式……近年来,盲友合唱团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演出活动,共获得了12个奖项。

唱歌为这些残疾人朋友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倪玉鲡做到了,她改变了他们生命中的“灰色”,合唱团让他们此后的人生变得五彩斑斓,闪耀出夺目的光芒。

掌上春城记者:许浒

通讯员:甘露 王颖

责编:杨芮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