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救失去本心的人(丢掉身边这四样)

生活中很多时刻,我们总会被繁杂的信息打扰,不速之客叨扰,他人的指点烦扰。

要想从容不迫,聚精会神地做好自己的事,就要学会开启“屏蔽模式”。

屏蔽掉各种干扰我们的事物,生活才会越过越轻松。

01

屏蔽垃圾信息,过滤负面能量

西方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说:

世界上最没有效率的事情,就是以最高的效率做一件最没用的事情。

在喧嚣繁闹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被动接收海量信息。

其中大量杂乱无序、于生活学习无益的信息,侵占了大脑空间,大脑来不及消化理解,就会变成信息垃圾。当超出人脑的荷载能力,就会影响情绪和注意力,甚至严重干扰人们的判断能力,久而久之还会给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有位叫丽丽的女生,本计划度过充实的一天。

但到了公司,刚开始回复工作邮件时,手机就弹出一条购物平台的优惠券推送。

她立刻点开消息,看了一会儿,发现没有想买的,又顺手打开短视频,一刷就忘记了时间。

等丽丽想起来要处理工作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下班时间了,工作只好留到下午。

可是到了下午,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一整天的工作,剩下的工作又只好留到第二天。

而同组的小赵就不同了,早晨起床,边听书边给自己做营养早餐,打扮清爽后,干净利落地去上班。

到公司后立马回复工作邮件,全天按照计划有序地工作,还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书,下班后抓紧运动,回到家还能舒服地洗完澡,窝在床上看个电影。

久而久之,丽丽事业停滞不前,精神萎靡,更别提升职加薪。

而小赵的工作状态越来越好,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就被提升为小组负责人。

其实,当大脑根本来不及消化理解我们每天都收到大量繁杂的信息时,其中无用的信息就变成信息垃圾,干扰我们的注意力,转化成为负面能量。

过多的信息,不仅不会带来帮助,反而会扰乱注意力,影响判断。

所以,我们需要剔除垃圾信息,把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屏蔽垃圾信息,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才能高效完成每件事,充实度过每一天。

如何解救失去本心的人(丢掉身边这四样)(1)

02

屏蔽无效的社交,专注提升自我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

每个人都乐于结交好朋友。但维持友谊不代表需要不停的社交。

好的社交让人精神愉悦,无效的社交则不仅浪费时间,更是令人疲倦。

方子与王勇是一对好朋友。

方子好酒,但家里人为了他的身体健康,对他的酒可谓“严格管控”。而王勇常需要请客户应酬,虽然知道方子家里人不让他喝酒,但为了生意,王海还是“帮助”方子找借口,让他一起出来应酬,而方子每次都欣然前往。

酒局上,王勇总会点上方子喜欢的酒菜,客户要与王勇推杯换盏的时候,方子每次都为兄弟挡酒。

王勇常在席间感叹,自己有方子这样的好兄弟很是难得。

而在方子的眼里,王勇特别够朋友,每次好吃好喝的事儿都想着他。

但酒量不错的方子,也总有喝倒的时候。一次酒后,方子因胃穿孔而住院了。王勇得知后也只是在电话里安慰了他几句,就又去忙着应酬了。

这时的方子,才感到后悔。

在酒局上,王勇谈成了不少业务,几单下来收入不菲。而自己不顾家人的劝阻,美滋滋跑去跟着应酬,最终却只能躺在病床上,独自承受病痛。

《请停止无效社交》书里有句话:“你忙于交际、疲于应付,鸡同鸭讲的尴尬无处不在。你为了别人的欢笑而奔波,又为了别人的肯定而牺牲自我,你的人生仿佛都不是你的。其实,你根本不是在社交,而是无谓地蹉跎光阴。”

放弃无效社交,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才是聪明人该做的事。

毕竟,好朋友不是酒杯里来的,而是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时遇见的。

真正的人脉资源,是基于三观、实力而建立起来的。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宝贵,与其漫无目的地社交,不如静下心来提升能力。

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自然有人愿意与你结伴同行。

如何解救失去本心的人(丢掉身边这四样)(2)

03

屏蔽别人的生活,拒绝盲目攀比

有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

“当人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更幸福时,快乐就要远离我们了。”

看过一个故事,秋秋有一个“竞争激烈”的班级群。

刚毕业时,群里留学的同学,总是一边晒旅游的照片,一边抱怨国外的食物不好吃;工作的同学一面晒高工资、好福利,一面又吐槽老板,嫌收入不够。

时间一长,班级群就成了同学们“炫耀”的竞技场。

秋秋在学生时代,也是个风云人物。但是工作后的发展却没有同学们那么顺利,可是她不甘人后,怕掉面子,于是便开始伪装,攀比。

一次秋秋为了争面子,甚至把单位的福利往5倍吹,这才“胜出”。

在这件事上,秋秋也很郁闷,自己本来不爱说谎与炫耀,可是在那种环境下,为了不输面子,却不由自主地开始攀比起来。

为了营造自己的“成功人设”,秋秋隔三差五就要精心打扮一番,去个高档餐厅,一通拍照,然后粉装自己的“朋友圈”。

久而久之,秋秋感到身心疲惫,她觉得同学之间的情谊也变了味。

在他人面前,我们常常会展示自己光鲜的一面,而隐藏自己不堪的一面。

秋秋根本不知道别人真实生活的全貌,一厢情愿地用自己的短处去比较别人的长处,片面的觉得自己不如人。

殊不知,这样只会让自己更加烦恼。

为了面子过得去,不惜说谎营造假象,埋下被拆穿的隐患,令自己苦恼、不安,这难道不是没事找事吗?

别人的生活,说到底,与你无关。而你的生活,也与别人无关。

你不用靠关注别人的生活而活,你要学会适当屏蔽别人的生活。

聪明的人,不会盲目攀比,更不会被虚荣拖垮自己的生活。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提升自己,你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如何解救失去本心的人(丢掉身边这四样)(3)

04

屏蔽外界的看法,找到自己的节奏

叔本华说:“人性中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因《脱口秀大会》脱颖而出的李雪琴,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的李雪琴,像许许多多的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北京发展。

回东北老家探亲时,七大姑八大姨轮番劝说,说北京不好,压力大,让李雪琴赶紧出国,留个学。

于是,李雪琴去了纽约读研究生。

没想到再回老家探亲时,七大姑八大姨又轮番教育,说北京多好,机会多,指责她没有留下。

最后,李雪琴看透了:“那些人活着唯一的目的,就是告诉我:生而为人,你很遗憾。”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不论全世界所有人怎么看,你都不该因此打乱自己的节奏。”

看不透时,外界的看法是层层枷锁,左右人前进的节奏和方向。

看透之后,外界的看法就是一个段子,笑一笑也就过去了。

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说:“真正适合自己的路,不是靠别人指点出来,而是靠自己走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我们可以沿着别人的路走,但是我们必须在这条路上思索,自己最适合什么路,缺乏这一探索过程,我们就无法活出最好的自己。

如果为了迎合别人的看法,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改变自己的理想,值得吗?

我们都是成年人,懂得听进良善的建议,接受真情的指导,也要学会摒弃出于嫉妒的杂音和那些刷存在感的噪音。

愿你我都能适当屏蔽外界的声音,朝着自己的方向,踏着自己的节奏,去做最真实的自己。

如何解救失去本心的人(丢掉身边这四样)(4)

05

把生活调整成“屏蔽模式”

如果你不想卷入一地鸡毛,那就赶紧把生活调整成“屏蔽模式”。

越是身在繁华的世界里,越要懂得屏蔽纷扰和喧闹。

世界喧闹复杂,愿你目标明确,轻装上阵,纯真无恙。


作者简介:梦楠楠,90后水瓶女,不断突破不怕折腾的律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