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1)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2)

北京大学协作式学习中心位于第二教学楼内,毗邻食堂与数学科学学院,如何将原有楼梯底下和旁边的边角位空间改造成融合北大元素,让学生都能有心理认同感的多元、交互、无界空间是本项目的重点。

北京大学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我们希望在项目的改造设计中体现“守正和创新”的北大精神,并使之成为北大的人文景观新地标。这个空间是多元教育空间的试点,为自主式学习提供新场景。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3)

▲项目区位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4)

▲第二教学楼首层平面图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5)

▲第二教学楼三层平面图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6)

北区学习中心位于第二教学楼的首层,选址于此主要是考虑到方便课间短时间的自修,同时靠近与社会外界联系最密切的东南门,在功能上可以作为一个交汇点,方便校内校外人士于此交流会面。但由于有个大楼梯的存在,导致原有空间低矮零碎,没有人气。

为了引导人流,我们设计了一个朝向主入口大门的折形吊顶装置,并把原有低矮的楼梯底空间包了起来,木色材质也让人有了亲切感,将闲置空间变成了社交空间。大堂中间的柱子也被三面展板包了起来,成为了活动展演信息的传播墙。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7)

▲北区学习中心改造前平面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8)

▲北区学习中心改造后平面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9)

▲北区学习中心改造前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10)

▲北区学习中心改造后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11)

▲北区学习中心改造后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12)

南区学习中心位于第二教学楼三层的最南侧,址于此主要是考虑到能汇聚三个方向的人流,且靠近校园主干道,方便往来教学楼建筑群和饭堂的学生人群抵达使用,但由于从立面到天花都是玻璃幕墙,夏天阳光直射,又闷又晒。于是我们在三个方向人流的汇聚处围绕其中一根柱子设计了一颗“大树”,“树下”可以成为学习交流的空间,同时树顶飘荡着的团团星云又起到遮阳防晒的作用。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13)

▲人流动线分析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14)

▲南区学习中心改造前平面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15)

▲南区学习中心改造后平面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16)

▲利用现场的柱子作为“树”,设计“树下”学习空间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17)

▲南区学习中心 ©扉建筑

“树”旁边还有两个别致的“树屋”——“德先生”和“赛先生”,身处其中,黑色的主色调让人沉静,注意力集中;而半封闭的空间设计,既不会干扰他人,又不使人完全孤立。

“人们聚集在村口的大树下,彼此交谈,相互协作,旁边还有两间小房子。这就是树下空间在自然界的映射,一种极强的归属感。”

—— 米笑(扉建筑创始人)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18)

▲“树”旁的“赛先生”树屋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19)

▲在“树屋”中学习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20)

设计师在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功能需求。中央的自由式舞台采用流线型的设计,让空间多了灵动感。台子不高,既可在平时随意就坐,也可在有分享活动时用作舞台。同时为了尽可能呈现空间的多样性和层次感,在每个区域都布置有屏幕可供讨论分享。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21)

▲流线型的中央舞台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22)

▲随处可见的屏幕 ©扉建筑

学习空间改造前有一处两层通高的口袋空间,由于过于空旷而令人无法安定。这个空间旁边正好是楼梯,于是我们决定拆除栏杆,把台阶延伸至这个通高空间形成阶梯式的多功能座席。不仅大大增加了学习空间的座位数,也让空间尺度更加宜人。

黑红相间的“梯田”与书柜墙搭配,台阶的错落让空间更加立体,为讨论式的学习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有演讲演出的时候,这些稍微远离舞台的座席往往更受欢迎,它可以在参与与自修之间自由切换。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23)

▲改造前的两层通高空间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24)

▲改造后成为黑红相间的“梯田”空间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25)

我们在改造的过程中利用PVC管设计了一件名为“智慧”的艺术装置,既是遮阳的措施,又是晚上照明的灯具,还是一件原创艺术品。艺术与设计的融合,营造了美与无界的体验。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26)

▲原创艺术品:“智慧”灯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27)

▲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28)

通过组织“北大红”艺术工作坊,在工作坊中被师生们选出来的心中的“北大红”被运用于设计当中。主题墙和书屋黑板的设计绘制也都由师生共同完成。“参与式设计”的方式让师生们从一开始就参与项目形象的构建,传达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体现了北大的自由精神与多元文化。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29)

▲被师生选出来的“北大红”运用于设计当中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30)

▲随处可见的“北大红” ©扉建筑

北京大学教学楼有名字吗(树下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31)

▲由师生共同绘制的黑板墙 ©扉建筑

项目名称:北京大学协作式学习中心

项目地点:北京大学

面积:423平方米

主创建筑师:米笑

设计团队:黄毅、卓锦万

业主:北京大学

Project Name:Collaborative Learning Cen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o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GFA:423 m²

Chief Architect: Michelle Yip

Project Team: Erin Huang、Zhuo Jinwan

Clients:Peking University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