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她毕业于北京名校)

母校是陪伴一个人一生的精神故乡,在北京林业大学7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曾经的北林学子纷纷为母校送上祝福,以亲身经历讲述北林故事、传承北林精神。对北京林业大学园林1982级校友杨晓来说,北林园林人的身份让她一直心怀热爱,在园林绿化的工作岗位上一奋斗就是三十多年。从“种树”人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十大标兵”,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北林人独特的“绿色”担当。

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她毕业于北京名校)(1)

杨晓,北京林业大学园林1982级校友。福州市园林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二级巡视员,曾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十大标兵”“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1986年,杨晓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毕业,进入福州园林系统工作。彼时,福州城市园林绿化刚刚起步,为了增加城市色彩,羊蹄甲作为开花树种被引进福州,但最初几年的效果不甚理想,有人提议换种其他树种。

于是,“爱树如命”的杨晓来到市政府,向分管副市长说明情况,希望可以多争取一些时间。“引种羊蹄甲还在摸索阶段”,杨晓说,“获得准许后,我们把羊蹄甲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更加悉心地养护、照料。”第二年,羊蹄甲终于盛放,整条工业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赏花、留影的人们蜂拥而至、络绎不绝,群众纷纷点赞称好。

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她毕业于北京名校)(2)

福州工业路

随着工作不断推进,杨晓开始思考:园林绿化工作如何能让大家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呢?尤其是在已经有绿化基础的中心城区,如何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工作呢?于是,她把园林中心的例会“搬到马路上”,带领工作人员在福州的道路上行走至少5公里,一边走一边探讨这条路需要解决的绿化问题。她将此称为每周四的“走路会”。

靠着雷打不动的习惯,杨晓走遍了山水榕城,总结出了加厚、加密、添层次、填空白等15种绿化精细化提升模式,摸索出了中心城区园林绿化精细化提升的经验和方法,整理升级了342条林荫道,城区共补植了50万余棵树木

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她毕业于北京名校)(3)

由于常年在户外工作,“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杨晓的日常写照。她经常回味在北林大求学时老师的教导:“你选择了园林,就选择了与艰苦同行”,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她扎根园林施工现场,增长本领、打磨精品。

虽选择“与艰苦同行”,但杨晓表示,来自人民群众的温暖和鼓励,是她作为一名园林人最宝贵的财富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有一次,一位老伯打电话给杨晓,提出串珠公园“为老年人考虑得多,为孩子们考虑得有些少了”的建议。于是,杨晓立即做出改进,在马沙溪串珠公园中增加了孩子们喜爱的滑滑梯、跷跷板;在面对游乐区的位置布置长椅和景观,确保带孩子来游玩的老人能一边纳凉,一边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附近的住户非常满意,向他们连连道谢。

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她毕业于北京名校)(4)

杨晓在工地现场与附近的市民交谈

“种下一棵树,就收获一片绿荫;建好一座公园,就收获成千上万的幸福。”如今的福州风景如画,1401个串珠公园、1404.6千米的绿道串联起整座“千园之城”,福州市荣登中国十大“大美之城”榜单,这里的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受到联合国专刊和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关注点赞。

放眼全国,许多绿水青山的美景背后,都少不了像杨晓一样的北林园林人的身影,他们秉承“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校训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亲手拼起一块块美丽中国的绿色版图。未来,更多北林青年将以青春韶华为笔,以北林精神为墨,在中华大地上谱写出崭新的绚丽篇章!

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她毕业于北京名校)(5)

(图源:遇见福州)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招生办”头条号!

素材来源:北京林业大学校友会官微、新闻110、遇见福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