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伟大僧人(唐朝僧人自称290岁)

想得多一些,看得透一些,重新审视你所知道的文史。我是南街村夫。

唐朝的伟大僧人(唐朝僧人自称290岁)(1)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是谁?有人说彭祖活了八百岁,但这毕竟是神话。在唐朝人写的笔记中记载了一个300来岁的大和尚,而且颇有几分真实度。

唐宪宗元和年间,在湖南武陵开元寺里有一个叫惠照的大和尚,又老又病,喜欢独处,很少其他和尚往来,饿了就到周围的村子里化缘。村里有八十多岁的老人说,惠照师傅在这里应该住了六十年了,相貌和六十年前没有丝毫差别,至于到底多少岁,没人知道。

几年之后,有一个叫陈广的人来武陵郡当官。陈广对佛家兴趣浓厚,有一天来到开元寺,与僧众一一交谈,最后走进惠照的房间。惠照抬头见到陈广,悲喜交加,“陈君为何这么晚才来呢?”陈广从未见这个大和尚,很是疑惑:“恨无缘早遇上师,今日初见何出此言?”惠照笑着说,说来话长,陈君若有兴趣的话,还望明天能来,一同秉烛夜谈。第二天,陈广如期而至。

惠照自称是刘宋孝文帝的玄孙,曾祖父是鄱阳王刘休业,祖父是刘士弘,在史书上都有记载。他出生于南梁普通七年五月(公元526年),三十岁的时候,在陈朝当了一个小官,后来还在陈宣帝手下担任过闲散官员。陈后主即位后,惠照在长沙王陈叔坚手下谋职,当时长沙王与始兴王陈叔陵党争激烈,都有谋反的心意。不久之后陈叔陵因谋反被诛杀,惠照担心长沙王会步其后尘,担心受到牵连,就与好友沈彦文隐遁山林。几年之后,一个老和尚来到他们隐居的地方,对惠照说,你的骨相奇特,一生无病无灾。在临别之时,又对惠照说,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唯有皈依我佛才是正途啊。惠照深以为然,从此不关心时事。

唐朝的伟大僧人(唐朝僧人自称290岁)(2)

十五年后,到了南京,才知道南陈已经灭亡,昔日繁华的台城宫殿群只剩下断壁残垣,陈后主及南陈宗室也被押送到了长安,于是两人一路乞讨来到关中,又听说长沙王陈叔坚已经迁到了瓜州(今敦煌一带)。想到当年长沙王对自己很够意思,两人念及旧情,又前往瓜州,此时长沙王正在和妻子沈氏买酒谋生(陈后主弟弟的传奇人生,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toutiao/i6739544180772569604/ 长沙王陈叔坚的传奇故事这里有详细介绍)。几年之后长沙王和好友先后去世,惠照干脆出家为僧,周游天下二十年,年龄已经超过百岁,虽然看起来苍老,但精气神十足,每天能走百十里地也不觉得累。有一年到了长安,发现已经是唐高祖李渊在位的武德六年了,隋朝也灭亡了。从此之后,惠照有时候在长安洛阳,有时候云游江南,还到过四川一带,到现在已经290年了,虽然历经寒暑,时代变迁,从来没有得过病。

贞元末年,惠照梦到长沙王,十年之后他的六世孙陈广将到武陵郡当官,希望能帮忙留心一下。梦醒来后,惠照就把名字写下来放到经筒之中,从做梦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

惠照说,第一眼看到你,就觉得和长沙王长得非常像,我才如此确定的说,为何这么晚才来。于是把经筒中的纸条拿出来给陈广看。陈广看着陈旧纸条,很是吃惊,拜谢惠照请求能收下为弟子。惠照说,你先回去吧,明天再来。第二天,陈广赶到寺庙,惠照已经走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这个事情发生在唐宪宗元和11年,约公元816年。

大约十年后的唐文宗太和初年(公元827年),陈广在重庆一带任职,有一次路上突然碰到了惠照,陈广非常惊喜,愿意弃官不做跟随大师云游天下。这一次惠照答应了,当晚和惠照一同住在旅馆中,第二天天没有亮,陈广就醒来了,而惠照早就离开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遇到。

唐朝的伟大僧人(唐朝僧人自称290岁)(3)

影视剧中的高僧形象

这个故事记载于唐朝人张读写的《宣室志》上,张读听闻这个故事之后,根据惠照的言行对照南朝的历史,发现非常吻合,于是更加坚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这个神秘的惠照出生于公元526年,最后一次出现是公元827年,年龄已经超过300岁了,比绝大多数王朝的命运都长!惠照为何能活这么长久?文中没有明说,但透露了一个信息:沈彦文也曾请求老和尚能给一粒丹药,老和尚说,你没有惠照那样的高寿,纵使用了丹药也于事无补。大概是惠照本身基因就好,再加上灵药的作用,所以如此长寿。尽管如此,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这里有三个疑点和大家分享:

疑点之一:惠照把自己的身世讲的如此传奇,重点突出不远万里追随陈广先祖的故事,可是,当陈广两次请求拜师,惠照就是不答应,还偷偷逃走。那么,他等待陈广十年到底是什么目的呢?仅仅是为了和陈广追忆往昔吗?其实,陈广的出现就是为了引出惠照的传奇经历。他性格孤僻不喜欢和人交往,身世成迷,必须得向人说出来,才能让人觉得神奇。

疑点之二:故事中说,他留在瓜州,几年之后长沙王病故。在长沙王传记中明确记载,大业年间还曾做过遂宁郡太守。曾经的王爷在瓜州当垆卖酒,后来到四川任太守,恐怕是不会再回到千里迢迢的瓜州了,因此惠照的描述存在漏洞。

疑点之三:年龄经历上略有差异。长沙王死后,惠照云游天下二十年,年过百岁,此时正好是唐朝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但是按照惠照出生时间,其百岁应该是626年,已经到了贞观元年了,绝非文中所说的武德六年。时间虽然不一致,但相差不大,算是一个小纰漏吧。

当然,历史上的未解之谜很多,不符合现在人的常识,未必不存在。哪怕仅仅是当成一个故事来看待,细细品尝也颇有几分味道。

唐朝的伟大僧人(唐朝僧人自称290岁)(4)

---------------------------------------

不猎奇,不跟风,用心思考,从过去的历史中寻找今天的共鸣。

觉得不错,就加个关注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