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

2千万 词条

近2亿次编辑

700多万人编写

如果说“臭皮匠”效应可以叠加,那么百度百科的智慧应该是盖世无双。

面向14亿观众,全球领先的中文百科全书。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1)

搜到相关新闻,也极尽溢美之词。

10亿条、高质量、权威机构、院士、学会主席、顶级、优质、日活过亿。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2)

行行业业、方方面面

上至星河寰宇,下行深海万物

远到天文地理,近至生活百科

无所不包

很多时候,想顺手快速查询点什么知识,什么资料你肯定绕不过它。

我写科普文章的时候,逃不过百度百科。

我在中文环境里当妈,也很难逃过百度百科。

然而,在这个体量极大又唾手可得的百科世界,事实上却充满了误导、漏洞。

我是一个母婴博主,所以关注和搜索母婴相关的资料是最多的,对这方面最有感触,所以下面的论述都基于母婴相关。

如果其中的种种漏洞误导了一些家长,很难想象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后果?不严谨不科学甚至胡编乱造的信息会给孩子的人生产生怎样的蝴蝶效应?

以我看到的一些词条为例吧。

奶粉伴侣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3)

词条如此描述:奶粉伴侣不是奶粉,而是针对宝宝喝奶粉容易上火、消化不良现象,科学搭配精研制出全新一代奶粉伴侣。纯天然鲜水果配方,不含防腐剂、添加剂以及人工添加糖分,有助于提高宝宝自身免疫力。

  • 主要食用功效
  • 促进消化,预防便秘
  • 适宜人群
  • 婴幼儿

看看,每个词都精准锚定在家长的痛点之上。上火、消化不良、科学搭配、纯天然、不含防腐剂、添加剂,提高免疫力...

看这条所谓的“科普”,如果没些过硬的育儿知识储备,那不就是“买买买,买它没商量?”

鼠标往下一滚,词条下方赫然在目的是某品牌的具体产品。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4)

看成分表,基本就是糖 益生菌的组合,包装上注明“固体饮料”的字样。

这里说明下,固体饮料指的是形态为固态的供冲调或冲泡饮用的食品,它们不需要进行产品注册审批,生产企业只要有食品生产许可即可生产。国家对固体饮料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添加什么营养素未规定。

2020年的大头娃娃事件中,冒充特配奶粉的 “倍氨敏”就是固体饮料。其中的意味,大家可以品一品。

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来说,母乳或配方奶是WHO、美国儿科学会、中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建议的唯一食物。所以,本质上是固体饮料的奶粉伴侣绝对不应该给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饮用。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5)

对于3岁内的儿童来说,WHO也在2018年就建议:禁止食品生产商在3岁以下婴幼儿食品及饮料中添加游离糖。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6)

https://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5/sugar-guideline/zh/

同时,针对欧洲地区的婴幼儿食品及其营养成分做出了拟议规定:

  • 甜味食品:禁止标注为“适合36月龄以内的婴幼儿”。
  • 果味饮品、果汁、甜牛奶及制品:禁止标注为“适合36月龄以内的婴幼儿”。
  • 添加糖供能超出总能量15%的风味零食及手指食物:禁止标注为“适合36月龄以内的婴幼儿”。
  • 添加糖及其它甜味剂(包括所有的糖浆、蜂蜜、果汁、果汁浓缩物、或者无糖甜味剂如: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禁止用于36月龄以内的市售婴幼儿辅食。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7)

即使是如今精明商家提出的各种代糖,其实也不建议过早给孩子饮用,因为仍然有甜味,过早接触有养成“嗜甜口味的风险,仍是不利的。

至于免疫力,那更加是智商税重灾区,篇幅有限就不展开。大家记住,所有号称“可提高免疫力”的商品,都是有问题的。

所以这种成分中含糖的固体冲调饮料还能给婴幼儿喝吗?相信大家都有了答案。这类词条怎么还会存在呢?带货呗。

婴儿枕

词条里称“婴儿枕一般是指初生到3岁的宝宝用的枕。”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8)

对于宝宝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枕头睡觉,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但是基本达成的共识是,1岁之内不建议给婴儿使用枕头。

不建议宝宝太早开始睡枕头,主要有两个原因:

  • 1 岁婴儿活动能力有限,枕头容易掩住口鼻造成窒息;
  • 枕头的目的是承托颈椎处的生理弯曲,小婴儿的脊柱是从直线型发育到S型的,1岁以内使用枕头没有意义

一般认为1岁后,宝宝在睡眠中遇到危险的概率会显著降低,所以,出于安全考虑,最早也要一岁后再给宝宝枕头。

  • 英国NHS的建议是,不要给婴儿(1岁前)用枕头。
  • 美国healthline的建议是,婴儿18个月以后使用枕头比较安全。
  • 澳大利亚政府的建议是,儿童2岁以前都不要使用枕头。

美国儿科学会的《育儿百科》花了很大的篇幅在写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

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地强调,婴儿睡眠安全的问题,到了啰嗦的地步。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9)

婴儿床上不要放被褥、枕头、衣物以及孩子玩的毛绒玩具,以免导致婴儿窒息。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10)

不仅是AAP的《育儿百科》,事实上,国内外几乎所有的育儿手册都会强调这一点,婴儿最安全的睡姿是仰卧,并且床上不要有毯子、被子、枕头、毛绒玩具等等物件,因为可能会挡住婴儿口鼻,造成窒息!

类似的建议在个大育儿网站上也是随处可见。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11)

来源:美国AAP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12)

Medicalxpress:Babies should sleep in parents' room first year,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ays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13)

Safe Sleep (aap.org)

就不一一例举了,婴儿睡眠安全的建议非常重要,初生儿不能使用枕头是业界共识,千万不要被百度词条误导了。

腹泻奶粉

腹泻奶粉,即俗称的“止泻奶粉”,是一种特殊的婴儿配方奶粉,适用于少数先天对牛奶蛋白或乳糖过敏的,因乳糖无法耐受而引起腹泻的婴儿。

  • 主要原料
  • 100%游离氨基酸,不含牛奶蛋白

这个词条的问题在于不严谨,有误导性。我作为一个前过敏宝宝的家长,简单说一说吧。

腹泻奶粉一般指的是无乳糖奶粉,并不是100%游离氨基酸的特殊配方粉。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14)

乳糖是人类和哺乳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双糖。人们摄入乳糖后需要乳糖酶将其分解成单糖后才可以被吸收。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摄入的乳糖不能或不能完全被分解吸收而产生的消化道症状(主要就是腹泻)称之为乳糖不耐受。

因为正是不能消化乳糖导致的腹泻,所以腹泻奶粉一般就是去掉了配方粉中的乳糖,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使用了其他的碳水化合物如麦芽糊精等成分保证其营养成分的完整性。

而成分是100%游离氨基酸的配方粉一般叫做“氨基酸配方粉”,针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这种配方粉中一般也不含乳糖。两者除了都不含乳糖,其他部分差别很大。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15)

球妈提醒:牛奶蛋白过敏的家长,千万不要被百度百科的相关词条误导。如果孩子疑似或确诊牛奶蛋白过敏,

学步鞋,机能鞋

词条里,学步鞋是指帮助宝宝学步的鞋子,宝宝7个月之后就开始穿幼儿学步鞋了。

学步鞋是一个很妙的"营销“词汇,它的存在给人一种穿上它才能学会走路的错觉。

事实上,学步鞋并不是婴幼儿学步的必需。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16)

首先不要给新生儿穿鞋。在孩子可以走路之前,鞋子都不是必要的,如果穿得过早,可能影响足部的发育。

袜子和连脚睡衣如果对孩子来说太小,也会影响孩子足部的发育。

《美国儿科学会》第六版

宝宝的感官发展很重要,是大脑发育的基础,宝宝通过五感(看、听、摸、闻、尝)来接收外界的信息,然后输入到大脑,从而促进宝宝脑部的发育,形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脚上分布着很多末梢神经。和手一样,宝宝脚部的触觉也是需要开发的,需要通过接触不同材质、不同硬度的物体来进行刺激。开发脚的触觉也很重要。

走路时,脚掌需要通过接触地面来向大脑输入信号,如果脚部的触觉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信号的输入就不会很灵敏,导致的结果就是有些人成年后走路容易摔倒或被绊倒。

《跟美国医生学育儿》大J小D

所以,在宝宝不会站,不会走之前,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给宝宝穿鞋子,多光脚接受各种材质的刺激,促进足底触觉发育。

如果需要外出或者天气太冷可以穿厚袜子或者软底鞋。但是记住,小婴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建议光脚的。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17)

词条机能鞋的编辑记录里面,贡献者不乏卖鞋的商家,百度百科这种UGC的内容质量有多高,不难想象。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18)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19)

宝宝金水

宝宝金水,集“祛痱、止痒、防蚊虫”三种功效为一体,婴幼儿及成人均可使用,无油腻、无刺激。

“洗呀洗呀洗澡澡,宝宝金水少不了,滴一滴呀,泡一泡,没有蚊子没虫咬”,深入人心。遣词造句里透露的都是安全无害,婴幼儿可用。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20)

事实上,看看具体的配料表,排在第一位的是乙醇、还有薄荷提取物。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21)

乙醇位列成分表第一位,说明含量不少,婴幼儿皮肤薄,直接使用在皮肤上,容易透过皮肤吸收,酒精本身刺激性也比较大,容易引发皮肤敏感。

薄荷提取物一般就是薄荷油、薄荷醇、薄荷酮,容易挥发,蚊虫厌恶此类成分,因此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

薄荷提取物是具有神经毒性的。台湾儿科医学会:薄荷脑有神经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神经毒性,过量使用可以引起呼吸停止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不适用于婴幼儿。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22)

https://www.pediatr.org.tw/people/edu_info.asp?id=20

因此,对于低幼宝宝来说,宝宝金水这样的产品并不推荐使用。这种词条几乎就是为营销而生的。

生牛乳

内容非常误导人,各种强调生牛乳的优点,并宣称适宜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还说生牛乳煮熟后就能饮用,再强调一遍,建议大家不要喝生乳,自行煮沸也不建议,因为无法保证杀灭所有的致病菌。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23)

生奶,一般指的是刚挤出来(未经消毒未经处理)的奶。一般常见有生牛奶,生羊奶甚至生骆驼奶,生奶已经被反复证明会携带多种病原体、寄生虫和病毒,包括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可引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菌属的细菌(简称布氏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24)

图片来源: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25)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所以,生奶是不能直接饮用的。自行煮沸灭菌做法也不可取,因为在操作上很难保证整个流程的卫生。

大家如果关注布病相关新闻,可以看到几乎每年都有因为饮用生牛乳感染的新闻案例。这个词条,误导性很大。

母婴水

什么是母婴水?母婴水是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从资源分配和需求细分的角度,按照中国营养协会“孕产妇和婴幼儿每日饮水量和营养需求量”的标准,提供给最适合孕婴群体补充矿物质和营养元素的饮用水。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26)

母婴水,如果只是看这一段介绍,那必须买了。但是事实上,无论是WHO还是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都是,只要水是安全的就能给孩子冲奶。也就是说安全的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其实都是可以的,不存在必须要用婴儿水的情况。

其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并没有所谓“婴儿水”“母婴水”的标准。所谓的“母婴水”也只需要达到瓶装饮用水标准就行了。

对于他们宣传中的矿物质含量不太高。其实,饮用水里面的矿物质含量再高,也比母乳、奶粉和其他食物中少得多,除了钠的含量有要求之外,矿物质含量不高并不值得大肆宣扬。即便是不含矿物质的纯净水,用于婴儿也没有问题,因为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在母乳、奶粉和其它食物中就能获取。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27)

综上,母婴水更多就是个噱头,如果家庭条件好,买个心理安慰开心也可以,因为除了贵倒也不会说饮用了有问题。

但是,作为百科词条,这么解释说明,真的很误导人。

宝宝上火

宝宝上火也有百度百科哦,“上火”,很多医生已经科普过“上火”这个概念并不科学。民间将人体的很多表现或者症状笼统地称呼为“上火”。对于宝宝出现的各种被归结为“上火”的问题,我们应该是具体分析对待,而不是一股脑地寻求“去火”秘方。

词条里说,“宝宝体质与成人不同,上火和消化不好引起的排便困难很重要。吃奶粉的宝宝出现大便干燥的情况时,应及时调整为不含棕榈油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预防和改善宝宝上火,也可以从饮食入手,合理的膳食和生活很有必要。”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28)

便秘是最容易被归结为“上火”的问题了,在婴幼儿群体也很普遍。便秘背后的原因也很复杂,肠道疾病,过敏,饮食结构存在问题等等,我们应当在医生的帮助下找到症结,对症处理,而不是像词条里这样,首先建议换奶粉。

7条小贴士,集满5条错误,中国家长太难了。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29)

再强调一次,6个月以内的婴儿无需额外喝水。

美国儿科学会(AAP)观点:6个月以内,无论是吃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婴儿通常都无需补充水。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观点:“母乳应是婴儿出生后头6个月的唯一食品,不需要加其他食品、液体,不需要喝水。”

母乳中80%以上属于水,尤其是每次喂养的前奶。只要孩子奶量够了,就不会缺水。即使天热时也是如此。小婴儿肾脏功能并不完善,过早给宝宝喂水,过多的水分会给他造成排泄负担。

一般6个月添加辅食以后可以每天给宝宝喂适量水。

以上,只是我在搜索一些母婴相关资料时得到的部分百度百科词条,远远不能覆盖所有有问题有误导的词条。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不寒而栗。

这样一个百科网站,庞大的受众群体。各种智商税词条,误导性词条都是利益相关者在背后编辑发送。

当然,百度百科从没标榜自己是完全正确的,他们是UGC社区,内容是用户生成的,是开放的,人人可编辑的。但是,对于母婴群体,如果漏洞百出,充满误导,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性?

对于看到这提条推送的读者,我能说的只能是大家不要“百度”育儿。

下面分享我平时获得“靠谱”育儿知识的来源吧。

育儿书籍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30)

这本书由全世界最权威的儿童健康机构之一美国儿科学会的上百位儿科专家共同创作审阅完成,是一本非常全面的婴儿喂养及健康百科。

美国儿科学会是一个由62000名儿科保健医生、儿科专科医生和小儿外科专家构成的健康机构,主要致力于保障婴儿、幼儿、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和幸福。该学会掌握着科学、全面、紧跟时代的信息,是美国儿童养育及儿童健康权威机构,也是美国及全世界颇具影响力的儿科研究学会。

这本书经过美国儿科学会7次修订,充分保证了内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你可从书中得到科学的、权威的育儿指导:为分娩的准备,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护理;关于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深入讲解;0~5岁孩子的基本养育方法,包括各阶段的饮食与营养、睡眠问题;孩子在各成长期体格、动作、情感、语言、社交和认知发育的标准;对家人情感和家庭问题的探讨;婴幼儿各种常见病、创伤、先天性疾病和其他问题的应对方法;媒体和科技对孩子的影响……

这本书内容全面,观点权威,是真正科学的育儿指南,新手父母必备。

美国儿科学会母乳喂养指南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31)

这本书由全世界最权威的儿童健康机构之一美国儿科学会综合十余年的科学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母乳喂养的百科全书,内容从如何促进乳汁分泌到如何断奶,涵盖哺乳妈妈想知道的一切信息:

我的奶够宝宝吃吗?

哺乳期应该补充哪些营养?

乳头内陷可以母乳喂养吗?

发生乳腺炎怎么办?

上班后怎么坚持母乳喂养?

如何给正在长牙的宝宝喂奶?

吃阿司匹林或其他药物会对母乳喂养产生影响吗?

……

美国儿科学会出版的其他书,也非常值得信赖。

《美国儿科学会健康育儿指南》是关于儿童健康的全面指南,从新生儿到青春期,涉及儿科疾病100多种,常见症状700多种,全方位关照孩子健康。作者团队中有90位医学博士,儿科实践累计超过80年。

《美国儿科学会母乳喂养指南》是一本关于母乳喂养的百科全书,内容从如何促进乳汁分泌到如何断奶,涵盖哺乳妈妈想知道的一切信息。

母乳喂养的女性艺术

国际母乳会在哺乳、育儿和营养领域出版多种图书。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图书是《母乳喂养的女性艺术》,这本书自1958年第一版问世,为母乳妈妈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已成为全球妈妈信赖的哺乳指南书。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32)

《母乳喂养的女性艺术》涵盖的内容广泛,从孕期的母乳喂养准备到如何观察喂养的信号,从哺乳姿势到如何挤奶和保存母乳等都有涉及,涵盖了分娩和哺乳期可能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这本书自问世以来,不断补充修订,目前已升级至第8版,在美国畅销300多万册,中文版也于2018年6月在国内出版上市。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33)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冀连梅凭借自己在中美两国药房的实际工作经验编撰的一本药学常识书,全面解析了36种常见疾病和45种非处方药。

看书名好像和育儿没什么关系,实际上书中大部分内容围绕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女性如何安全用药展开,比如:

哺乳期安全用药原则

哺乳期要远离的用药雷区

宝宝补钙还是补维生素D?

宝宝湿疹如何护理、治疗?

宝宝感冒要不要用药?

宝宝用药最容易范的7个错误

……

书中还详细讲解了抗生素、输液、常见病症非处方药选药推荐、国人常见用药误区等用药常识,这些基本用药常识并不只局限于新手父母,适用于每一个国人。

这本书内容非常符合中国国情,很接地气,强烈推荐每个家庭必备此书。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34)

这是“亲密育儿法”创始人威廉·西尔斯博士根据自己养育第四个孩子海登的经历写成的一本书。

海登是个挑剔难缠的宝宝,易哭闹,没玩没了地抱,放不下,爱挑剔,需要一刻不离的照顾。挑剔难缠的海登,让已经成功养育了3个孩子的西尔斯夫妇精疲力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父母的能力。西尔斯夫妇最终还是找到了养育这类宝宝的方法,就是“亲密育儿法”。

西尔斯用“高需求宝宝”定义海登这类“难缠”的孩子。高需求强调了宝宝需要更多:更多抚慰、更多理解,以及更敏感、更有创造性的抚养方式,这也是亲密育儿法的核心。

亲密育儿法不是一种随意、放任的育儿方法,相反,它能教会父母们如何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如何向孩子说“不”,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需求,帮助他逐渐变得独立,最终成为一个自信、有安全感的人。

在我被“恶魔宝宝”雪球没完没了的哭闹折磨得快要精神崩溃的时候,这本书成了我的精神支撑。我发现书中介绍的高需求宝宝的特性,雪球几乎每一条都满足,让我有了找到组织的感觉。

西尔斯并没有给高需求宝宝挂上一些不好的负面标签,在介绍高需求宝宝每一项特性的时候,都分别介绍了让人讨厌和之得欣喜的一面。让我意识到,那些让我崩溃的、让孩子背负恶名的行为特点,同样可以成为他们茁壮成长的个性特征。

这本书适合比较倾向“亲密育儿”理念的家长。

网站

美国儿科学会官网:http://www.aap.org 。不过这个官网提供的有价值的育儿信息比较少。

美国儿科学会有一个专门发布儿童健康相关内容的科普网站,网站上提供了0~21岁从婴幼儿到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健康知识,网站地址:http://www.healthychildren.org。

国际母乳会

国际母乳会由七位女士于1956年建立,是全球领先的母乳喂养倡导组织,世界上母乳信息的来源之一,在世界各地的68个国家有3000多个小组,为哺乳妈妈们提供面对面的帮助,并作为非政府组织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提供顾问服务。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35)

我个人认为国际母乳会是关于母乳方面最权威的机构之一了。

国际母乳会官网也提供了很多关于母乳喂养的信息,包括:母乳喂养的基础知识、乳汁量的问题、哺乳妈妈和母乳宝宝的常见问题、乳头矫正罩、双胞胎哺乳要诀、离乳的方法等。母乳喂养的妈妈,有任何关于母乳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国际母乳会-中国:http://www.muruhui.org

国际母乳会(英文网址):http://www.llli.org

国际母乳会在一些城市每个月举行一次聚会,参加聚会的准妈妈和哺乳妈妈可以得到母乳喂养方面的帮助、支持和鼓励。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36)

世界卫生组织经常发布一些和健康主题(比如母乳喂养、新生儿健康、疫苗、流感等)相关的专题、报告、观点、数据等。

下面列出WHO发布的和育儿相关的内容:

世卫组织有关疫苗的立场文件:

https://www.who.int/topics/immunization/positionpapers/zh/

流感专题:

https://www.who.int/zh/influenza/spotlight

母乳喂养:

https://www.who.int/topics/breastfeeding/zh/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简称CDC)是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所属的一个机构。

伪网红育儿帖子害死人(这些烂烂烂到离谱的科普词条)(37)

该中心的工作重点在于发展和应用疾病预防和控制、环境卫生、职业健康、促进健康、预防及教育活动,为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提供可靠的资料,以增进有利于公民健康的决策。

CDC对美国及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的减少乃至消灭的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DC发布的资料中,有部分涉及母婴健康、流行疾病、免疫管理等,可以做为我们获取育儿知识的可靠参考。

CDC官网:http://www.cdc.gov

各个国家都有类似美国CDC的职能机构:

英国国家卫生署:http://www.nhs.uk

香港卫生局卫生防护中心:http://www.chp.gov.hk/tc/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http://www.chinacdc.cn

各国权威政府机构

除了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外,各国政府都设有关于卫生健康方面的机构,这些机构会制定各种卫生健康相关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并组织实施,和我们育儿相关的就是药品、食品安全、疾病预防、免疫规划、妇幼健康等领域。

做为政府机构,其发布的信息要面向自己国家的千万甚至几十亿民众,若有丝毫差错,那将会造成无法想象的负面影响。

所以,这些机构发布的信息如果还不靠谱的话,那就没有可以靠谱的了。

下面列一些最常用到的国内外的权威政府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是原来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计委),这个是咱们国家关于卫生健康方面的最高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是国务院综合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和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的直属机构。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由美国国会即联邦政府授权,是专门从事食品与药品管理的最高执法机关,也是一个由医生、律师、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和统计学家等专业人士组成的致力于保护、促进和提高国民健康的政府卫生管制的监控机构。

加拿大政府官方网站(http://canada.ca),作为加拿大政府的官方网络发布渠道,非常值得信赖。该网站上经常会发布疫苗和免疫接种、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药品、健康生活等相关主题的信息。

提醒一下,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育儿观点也在不断更新变化、与时俱进。

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书。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再权威的机构提出的观点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你的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和书本上说的有一点点不一样,就紧张得不行。

对于父母来说,保持独立的思考,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方法和理念,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再多说一句,不要百度育儿。

雪球妈妈(snowballmom),陪娃一起长大的80后妈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