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花香风景美阳春三月(株洲四月天众鸟踏歌来)

李卉

“爱鸟周”始设于1981年,最初是为了保护中日两国间的候鸟迁徙。1992年,国务院批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各地选定的爱鸟周时间也不尽相同,但基本都是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

近年来,株洲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一批批“天然氧吧”和“城市绿肺”为鸟类栖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你知道吗,株洲市区已调查发现的鸟类共有140余种。其中有70多种常驻我市,有近30种每年春夏会如约而至,它们为城市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有的甚至已深植于本地文化传说之中。在这个美好的4月,我们踏春游玩时,听听它们的歌声,寻一寻它们的身姿,想必也是一桩赏心乐事。

大杜鹃

文人笔下的“白月光”,动物界的“腹黑王”

出没地点:天台路上 ,城郊山林、城市公园,甚至小区绿地。

鸟语花香风景美阳春三月(株洲四月天众鸟踏歌来)(1)

(本版图片由廖常乐提供)

“布谷、布谷——”近段时间,好几位市民经过天台山庄,都听到了大杜鹃(又名布谷鸟)标志性的啼叫声。暮春初夏,正是大杜鹃的活跃期,城郊山林、城市公园,甚至小区绿地都可以听到它婉转悠扬的叫声。

只是大杜鹃喜欢躲藏在茂密林间,而且动作十分灵敏,当你循声去寻它,往往又难觅其踪影。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面”的状态,更是让大杜鹃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或悲情或凄婉,文人笔下杜鹃鸟总让人心疼

杜鹃其实并非一种鸟,而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大杜鹃是最常见的一种,此外还有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四声杜鹃又称子规,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

杜鹃入诗词,情真意更切。杜鹃鸟在我国生活的历史十分悠久,也特别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堪称才子佳人笔下的“白月光”。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的杜鹃,源自《华阳国志·蜀志》的一个典故,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这是何等的悲壮。

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也有“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句子,他说自己的居住地,低洼潮湿,院子周围也尽长些黄芦苦竹的植物。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此情此景,想想都觉得心中愁苦。

诗人李白在听闻好朋友王昌龄贬官后心情愤懑,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句首用“杨花落尽子规啼”来描绘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

或许是每到春夏之际,杜鹃鸟总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能勾起人们的愁肠,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的传说和诗篇。

在文学作品中,杜鹃的艺术形象不但总与凄婉挂钩,有时还被赋予了英雄主义的浪漫。例如,清代诗人黄遵宪写的“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将杜鹃与精卫组成“悲壮CP”,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

●大杜鹃的隐秘生活

虽然文人笔下的杜鹃总是让人心疼,但略懂生物习性之人都懂,大杜鹃其实挺“腹黑”的,这就要说说它繁衍下一代的过程了——

大杜鹃下蛋前,会先秘密侦查一番,然后趁其他鸟妈妈(宿主)离巢的时候,去对方家里生孩子。为了不让宿主发现鸟蛋数量的变化,大杜鹃会提前将其鸟窝里的鸟蛋扔掉。

说到这里,很多人表示不可思议,难道其他鸟妈妈这么笨,连自己的孩子也不认识么?有科学研究表明,大杜鹃产的蛋和宿主的蛋,在颜色和花纹上都很相似,确实能达到混淆视听的效果。

那么,问题又来了,莫非大杜鹃天赋异禀,想生什么样子的蛋就生什么样子的蛋么?事实并非如此。在大杜鹃这一物种之内,分成多个家系,每个家系都是“术业有专攻”的,会选一种或者一类鸟实施寄生——我在哪种鸟的窝里长大,我成年了也选这个物种的窝去下蛋。每个家系的蛋,都模仿特定的寄主,所以杜鹃蛋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白底褐斑、深蓝、浅蓝、粉色、蓝底褐斑,等等。此外,大杜鹃会在移花接木后,继续逗留在宿主巢穴的附近,明目张胆地用它那近乎宿主天敌的叫声,去干扰归巢的宿主对巢中鸟蛋的注意力,从而降低诡计被识破的风险。

同时,大杜鹃的蛋在孵化期也比宿主宝宝的孵化期要短,而且雏鸟发育特别快。大杜鹃的雏鸟破壳之后的几小时,就可以实施“排外策略”,它会将巢中宿主鸟的鸟蛋、雏鸟都往外拱,以达到独享资源的目的,在羽翼丰满后,它们也不会尽孝道,挥挥翅膀,远走高飞了。

翠鸟

狂虐猎物的冷艳杀手

出没地点:神农湖畔 、万丰湖畔,湘江风光带沿岸,以及城市公园、城郊水塘、溪流河道边。

鸟语花香风景美阳春三月(株洲四月天众鸟踏歌来)(2)

普通翠鸟在我市十分常见,属于“留鸟”的一种,神农湖、湘江风光带、城市公园、城郊水塘、溪流河道边都可以见到它的踪影。春夏时节,翠鸟会在陡峭的河岸上凿洞,建造自己的家。雌翠鸟凿洞时,雄翠鸟则担负起捕猎、送餐的职责,夫妇俩配合得非常默契。造完巢后翠鸟夫妻就开始准备生儿育女。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这是作家菁莽的散文《翠鸟》,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

按照生物分类排列,翠鸟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佛法僧”这个名称充满了神秘色彩,像是受到了菩萨点化的上古神鸟,至于为何得名,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有人说,因为佛法僧目的鸟类大多鸣叫声比较奇特,仿若佛音,有的说是它们习惯久站,仿佛是佛家高僧入定一般,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佛法僧”。

佛法僧目翠鸟科鸟类都可以统称为“翠鸟”,它们大都羽色艳丽多彩,外形大头小脚。别看翠鸟娇小美貌,生性其实相当凶猛,生活在水边的它们不但吃鱼虾,也捕捉昆虫甚至小型鸟兽,进餐前还要将猎物“摔打”一番,让猎物昏迷不再挣扎,减少吞咽时的潜在危险。此外摔打也可以让猎物“粉身碎骨”,更方便吞咽。由于翠鸟大多为蓝色,行动又十分敏捷,所以有“蓝色闪电”之称。

此外,中国传统金银首饰制作工艺“点翠”中的“翠”,指的便是翠鸟的羽毛。技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自古的帝王服装王后的凤冠,就采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经历漫长岁月仍是鲜艳闪亮。这项工艺从汉代发源,发展到清代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顶峰。早年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中,华妃娘娘就使用了点翠头饰——

“乌黑如云的发鬓间,一抹绮丽夺目的翠色,行一步,光线变换,翠色亦跟着光线流转,如幽幽湖水上点点灵动的浮光魅影,愈发衬出华妃容光焕发。”但是据说点翠工艺,需要活体取羽,过程残忍,对翠鸟也会造成极大伤害,被取过羽的翠鸟往往很快死亡,所以现在基本使用的都是用染色鹅毛代替的仿点翠。

所以,“鸠占鹊巢”的鸠,所指的并非斑鸠,而是古称“鸤鸠”的大杜鹃。古书《毛传》中也有说到:“鸠,鸤鸠,秸鞠也,鸤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其实,这里说的鹊,也并非喜鹊,因为喜鹊的体型比大杜鹃要大,而且身手矫健,大杜鹃压根不是对手,更没有胆量去打它们的主意,所以大杜鹃“欺负”的对象,往往是莺、雀这些鸟儿。

其实,客观说来,大杜鹃“腹黑”与否,只是基于人类道德标准的考量,对于生物而言,这只是生存策略的一种罢了。千百年来,正是在这种协同进化的作用下,宿主们也越来越聪明,不但对大杜鹃的警惕心越来越高,自我防御能力也不断提升。或许正应了那句“痛苦是进步的良药”吧。

千百年来守护炎帝陵的是白鹭 人送外号“聪明捕鱼郎”的是绿鹭

出没地点:天元区三门镇、渌口区朱亭镇、炎陵县炎帝陵等地。

鸟语花香风景美阳春三月(株洲四月天众鸟踏歌来)(3)

“有的在山林、有的在田野,每天进进出出、起起降降,前两天我数了数,不到一亩的田地里,竟然栖息了30多只,太壮观了。”渌口区朱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生田村、杉桥村、高福村、红旗村、黄龙村均是白鹭聚集的地方。从暮春开始,慕名而来的观鸟爱好者与摄影爱好者就络绎不绝,加上凤凰山古寺,以及凤凰山、蓬源仙山山脊上绵延的风电场,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这种游人如梭的场景一直要延续到国庆节后。

白鹭生活在河流、湖泊、滩涂、沼泽等湿地,因为对环境要求较高,所以有着“环保鸟”的称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文学作品中,白鹭也一直是美好的存在,它们选择在哪里栖居,意味着那里环境优美,生态宜居。

在炎陵县的炎帝陵,“白鹭守陵”是一大景观。千百年来,白鹭鸟每年深秋离去,次年五月前后准时返回,每到这时,观鸟爱好者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一睹白鹭的蹁跹魅影,同时,白鹭忠诚守护炎帝的动人故事也一次次被重温——

相传在炎帝神农氏逝世后,人间处处哀痛,飞禽走兽也为之悲伤,因为人类诞生以来,便以鸟兽为食,搓绳结网,到处狩猎。那时所有的禽兽,即使是狮子、老虎这样的猛兽,也难逃被吃的命运。到神农氏成为部落首领后,他意识到禽兽有限,而人又众多,所以制耒耜,植五谷,创医药,人类由狩猎生活,进化到垦殖生活,鸟兽得以休养生息。飞禽王国的大鹏听到神农氏去世的噩耗后,立即召集百鸟商讨,最终派了能长途飞行的一队白鹤和一组大雁前往参加炎帝葬礼。白鹤和大雁受命之后,身披白孝服,口念哀悼词,日夜兼程,朝着治丧的地方飞翔。可因为路途实在太遥远,飞到时炎帝的灵柩早已安葬完毕。它们十分自责未能赶上丧礼,于是在炎帝陵前天天哭泣,哭啊哭啊,声音哭哑了。它们的虔诚心意感动了天庭,玉帝于是下旨,给它们取名“白鹭”,任命它们作为守卫炎帝陵的天使。它们父而子,子而孙,世世代代肩负着这个神圣使命。

其实不仅仅是白鹭,牛背鹭、池鹭、夜鹭、绿鹭等鹭科鸟类,每到四五月份,也会陆陆续续抵达株洲,它们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分布在浅滩湿地,秋冬季节时再陆续离开。近年来,生性好静、喜欢独处的绿鹭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爱鸟者们的关注。

绿鹭以鱼为食,也吃蛙、蟹、虾、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它身手矫健、行动迅速,有时站在水边细心观察,有时栖息在树上静静等待,甚至在水面飞翔时,它也能扎到水中捕食。更值得一说的是,绿鹭在抓到虫子时,往往不急于吞下填饱肚子,而是小心地将虫子放在水面上,引诱鱼儿靠近,然后迅速出手,可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绿鹭版。

于是,不少观鸟爱好者认为它是“冷静的猎人”,还有人送它外号“聪明捕鱼郎”,有些摄影爱好者甚至一等数小时,拍摄绿鹭捕食的过程。

白头鹎

岁岁阅桃花 育儿很称职

出没地点:株洲任意校园、公园、庭院,以及高高的电线杆或是树上。

鸟语花香风景美阳春三月(株洲四月天众鸟踏歌来)(4)

白头鹎(又名白头翁),是我市的常见鸟类,常成群出现在校园、公园、庭院,以及高高的电线杆或是树上。甚至有观鸟人士戏称,在株洲你抬头看到十只鸟里可能有五只都是白头鹎,此言虽不免夸张,但也足证白头鹎在我市多见。

生性活泼,不甚畏人,又能吃掉农林害虫,白头鹎是十分讨喜的鸟儿。从古至今,文人骚客也不吝惜笔墨,让它成为主人公——“本是青春鸟,生来便唤翁。几多头白者,怀抱尚童蒙。”这是明代张宁的《白头鸟》,字里行间不无哲理;“海上春常满,人间日易斜。白头浑不老,岁岁阅桃花。”诗人傅汝楫的《白头翁》则点明了白头鹎的习性,春末夏初开始营巢繁殖,进入繁殖期后会聚集在树林里喧叫,末两句则是诗人“发虽白而心尚年轻”的自况了。

此外,不同于生而不养的大杜鹃,白头鹎堪称是父母中的典范。为了更好地保护幼鸟,避免它们被天敌(例如蛇类)发现,在幼鸟拉便便之后,白头鹎还会十分仔细地清理掉“臭臭”,并将这些生存法则告诉给后代知道。

小贴士

市民若想外出踏春观鸟,神农湖、万丰湖、湘江风光带、九郎山、石峰公园、大京水库等地都是不错的选择。

天元区三门镇株木村,渌口区朱亭镇杉桥村、高福村、红旗村、黄龙村,炎陵县炎帝陵每到春末夏初就会有大量白鹭聚集。

炎陵县牛头坳是观赏冬候鸟的最佳场所。因为每年秋天,成群结队的候鸟从西伯利亚、内蒙古草原、华北平原等地起飞,分东、中、西三路飞往中国南部地区越冬。炎陵县是我国内陆三大候鸟迁徙线路必经地之一,特别是牛头坳地区,是国内迁徙候鸟跨越湘赣两省的必经通道,素有“千年鸟道”之称,这也是株洲最佳观鸟区域。

140余种羽翼装点株洲上空

珍贵的中华秋沙鸭、黄腹角雉都曾留下芳踪

根据株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调查,株洲市发现的鸟类共有140余种,按居留类型,可以分为4种——

“留鸟”,即在株洲长期居住,例如神农湖上惬意畅游着,见到有人靠近则闪电般迅速钻进水中的小[~公式~],在大京水库以及城郊地区天空盘旋搜寻猎物的凤头鹰——凤头鹰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因此,不少观鸟爱好者常常相约前往大京水库等地,寻觅它的踪迹。

“冬候鸟”,是指每年冬季从北方迁徙而来,在我市过冬,春夏季节又返回北方的鸟类,其代表鸟类包括湘江上偶尔可见的鸬鹚,在远郊开阔地带才能偶觅其盘旋的大型猛禽——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夏候鸟”,春夏季节来到株洲生活、繁衍,待到秋冬季节,天气转冷,就拖家带口飞往南方过冬,例如有着“湿地魅影”之称的各种鹭鸟(白鹭、池鹭、绿鹭、夜鹭)。

“旅鸟”,仅仅在春秋迁徙季节经过某个地区的鸟种,既不在此越冬也不在此繁殖,例如犹如超模一般,有着傲人细长腿的黑翅长脚鹬。

株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廖常乐介绍,“留鸟”“冬候鸟”“夏候鸟”“旅鸟”这4种鸟类所占比例分别为:49%、19%、19%、13%。

近年来,随着我市环境改善,特别是园林绿化不断提质和一批高质量公园的修建,让鸟类栖息环境大大改观,鸟类数量也越来越多,除了丝光椋鸟、麻雀、白头翁这些常见鸟类,在连珍贵的中华秋沙鸭、黄腹角雉、白鹇、红腹锦鸡等,也在株洲留下了芳踪靓影。

2014年,家住河西的鸟类爱好者罗先生和朋友在湘江里发现了两只很特别的水鸟,目测应该是被誉为“鸟类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他连忙用相机记录下了这难得一见的身影,之后经省林业厅专家鉴定,这两只水鸟确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而这也是我市首次发现它的身影,意义十分重大,不仅是对株洲生态环境的肯定,也为我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黄腹角雉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鸟类,自然界幸存不足5000只,我市在早几年前先后开展了5批次黄腹角雉放飞行动,累计放飞30多只。

来源:株洲日报

审核:罗小玲

编辑:陈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